基本介紹
- 中文名:植物有機養分
- 定義:植物能夠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機化合物
植物有機養分,亦稱植物有機營養物質。植物能夠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機化合物。如胺基酸、葡萄糖、有機磷、核苷酸和核酸等。植物有機養分與礦質養分的根本區別在於養分吸收瞬間的化學形態,如為有機形態,則為有機養分,如為礦質形態,則為礦...
有機養分,是指土壤有機質或微生物軀體所含的養分。這些養分不能直接供植物吸收利用,屬難溶性養分的範疇。有機養分只能分解後才能釋放出養分,但比難溶性礦質養分容易釋放。土壤中有機養分是指土壤來自動植物的所有有機物質,外觀上可 分為基本上保持動植物殘體原有狀態的有機物,被分解而原始殘體狀 態已辨認...
植物有機營養 植物有機營養是1998年公布的土壤學名詞。定義 植物直接吸收利用胺基酸、葡萄糖、核苷酸和核酸等有機養分的過程。出處 《土壤學名詞》。
養分三要素,是指氮、磷、鉀三種元素。在必需的17種元素中,植物對氮、磷、鉀的需要量較大,而土壤供應的有效量有限,供與求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矛盾和不協調現象。因此這三種元素就成了養分供應的重點,必須經常以施肥的形式加以補充。養分三要素或營養三要素顯示了農業中供應這三種營養元素的重要性。實踐證明,大多數...
可溶性養分,是指溶解於土壤溶液或水中的植物營養物質。主要指無機養分和小相對分子質量的有機養分。化學肥料多為可溶性養分,能溶解在土壤溶液中直接或經轉化後被作物吸收利用。可溶性養分包括氮、磷、鉀的鹽類物質,鈣、鎂及微量元素的螯合態物質。有機物主要是小分子的胺基酸、磷脂等物質,作物的根系分泌物也占有一定...
養分,漢語辭彙,拼音是yǎng fèn,意思是有營養的物質或化合物;尤指被綠色植物攝取的和有機合成中套用的化學元素或無機化合物(如硝酸鹽) 。釋義 有營養的物質或化合物;尤指被綠色植物攝取的和有機合成中套用的化學元素或無機化合物(如硝酸鹽) 。如農家肥、腐蝕植物等都含有豐富的植物需要的養分。出處 郭沫若...
土壤養分形態,是指土壤中養分物質存在形式。根據在土壤中存在的化學形態可分為有機態和無機態兩大類。植物以吸收無機態養分為主,吸收有機態養分較少。按照其存在的狀態可分為三種類型:①水溶態養分,土壤溶液中溶解的離子和少量的低相對分子質量有機化合物;②吸附態養分,即吸附在土壤顆粒或礦物表面,易於交換而...
一般可根據肥料養分含量與釋放比例、蔬菜營養需求和產出確定施肥量。病蟲害防治技術 病蟲害的防治是有機蔬菜種植中的難點和重點。要想擺脫長期以來對化學合成農藥的依賴,必須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措施,來預防和防治各種病蟲害。1、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利用植物本身抗性和栽培措施控制病蟲的發生和發展,主要措施有:、(1)選用...
植物組織中,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它們的生理功能是相適應的。例如,葉肉細胞含有許多葉綠體,執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質;莖幹具有發達的管狀系統,輸導水分和營養物質,根系的根尖部分表皮細胞外壁凸出,形成毛狀結構,擴大了根的表面,能夠更多地接觸土壤,從中吸收水分和溶於水的無機鹽養分。這些都說明植物組織的形態、...
“’有效養分”(available nutrient)概念的提出,最早來自於土壤化學家。在對土壤進行了大量的化學分析之後,發現土壤中各種營養元素的全量是很豐富的。但是,其中絕大部分對植物卻是無效的。由於當時這一概念尚處於籠統與模糊狀態,許多人迴避這一術語。經過大半個世紀以後,隨著農業增產對科學施肥的要求不斷提高,...
相對於礦質營養學說,有機營養學說認為植物生長過程中直接吸收有機物質維持其生長。這一觀點現在看來是不完全正確的。隨著研究技術手段的不斷提高,人們逐漸認識到礦質營養和有機營養均可以作為植物營養的直接來源.這主要取決於土壤狀況和植物種類。在植物營養理論發展的最初階段,植物有機營養學說曾經占據了很大優勢,...
養分分層現象,是指土壤不同深度養分狀況不均一的現象。不僅養分有分層現象,水分、pH、有機質均有分層現象。養分分層現象對於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長既有積極的作用又有消極的影響。由於土壤不同層次不均一的耕作,植物殘渣、肥料養分很難與下層土壤混合,導致許多養分和有機質經常分布在土壤表層,特別是0〜5cm頂層有...
土壤、植物和周圍環境是養分循環的主要體系,各種無機養分和有機養分在三者之間存在輸入和輸出平衡,同時它們在每一個體系中又存在轉化、遷移、利用等過程。上述這些養分循環途徑和過程受到人類活動特別是施肥的強烈影響。為了確保整個生態系統的最佳生產力,維持生態系統的可持續利用,需要了解養分在土壤、植物和周圍環境中...
大量元素養分 大量元素養分是1998年公布的土壤學名詞。定義 為植物生長所必需,但需要量相對較多,一般占乾物重百分之幾到百分之幾十的元素。如碳、氫、氧、氮、磷、鉀等。出處 《土壤學名詞》。
養分礦化,是指土壤中有機養分轉化為礦質養分的過程。例如,土壤中含氮有機物質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經氨基化作用逐步分解為簡單有機態氨基化合物,再經氨化作用轉化成氨和其他較簡單的中間產物。又如土壤中部分有機磷以核酸、植素和磷脂形式存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為能被植物吸收的無機磷化合物。大量研究...
藍藻的出現,在植物進化史上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因為藍藻含有葉綠素,能製造養分和獨立進行繁殖。今日地球上的鬱鬱蔥蔥的樹木,茂盛的莊稼,美麗多姿的花卉,它們都是由低等的藻類,經過幾億幾十億年的進化,發展而來的。植物界最大家族 地球上已被人們發現的植物,有四十餘萬種,分屬幾個大類。把大自然裝飾得絢麗...
一些植物會提供內生真菌居所,而真菌則會產生毒素以保護植物不被草食性動物食用。高羊茅中的Neotyphodiumcoenophialum即為一種內生真菌,其在美國的畜牧業造成了極嚴重的經濟傷害。許多種類型的寄生在植物中亦是很普遍的,從半寄生的檞寄生(只是從其寄主中得取一些養分,但依然留有光合作用的葉子)到全寄生的列當和...
所以,植物激素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重要的調控作用。生長素、赤黴素、細胞分裂素能促進植物生長和發育過程,而脫落酸和乙烯的作用則是抑制植物生長,促進成熟和衰老。這幾種激素在植物生長發育的不同時期除各有其獨特作用外,還能互相促進或抑制,充分發揮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作用。一些礦質養分如氮、磷、鉀和土壤逆境...
1.4 植物養分的礦物資源 1.5 植物養分資源管理技術體系 2 土壤養分資源化學分析及其套用 2.1 土壤有機質 2.2 土壤氮素養分資源 2.3 土壤磷素養分資源 2.4 土壤鉀素養分資源 2.5 土壤鈣素養分資源 2.6 土壤鎂素養分資源 2.7 土壤硫素養分資源 2.8 土壤微量元素養分資源 2.9 土壤...
這個過程主要在土壤、植物、畜禽和人這四個養分庫之間進行,同時,每個庫都與系統外保持多條輸入與輸出的養分流聯繫。有關物質流動過程也涉及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整體過程。例如,農田生態系統養分平衡的主要收支項有:①農田養分的輸入,包括化肥、有機肥、乾濕沉降和灌溉水的輸人。②農田養分的輸出,包括收穫物的輸出...
養分再利用,是指由根吸收或同化的養分通過木質部運到地上部莖葉,再從莖葉細胞通過韌皮部運到植物其他正在生長的器官的過程。植物體內不同養分再利用的程度差異很大,氮、磷、鉀和鎂屬再利用的元素,而鈣、硼屬不可再利用的營養元素。養分再利用過程要經歷以下步驟:①養分的活化,由需要養分的新器官或部位發出...
土壤中的有機質也會通過礦化作用釋放無機養分。與有機養分相比,無機養分在土壤中的遷移運輸能力更強,易於被作物吸收利用,也易於造成養分的損失。確定哪些無機養分是植物必不可少的常用D.I.阿爾農及P.R.斯托特1939年提出的3原則:①為正常的生長或生殖所必需;②需要必須是專一的,不能被其他元素所代替;③...
難溶性養分,是指土壤中難溶於水、弱酸的植物營養物質。主要指土壤原生礦物組成中所含的養分,如磷礦石、礦物態鉀等,一般很難溶解,不易被作物吸收利用。難溶性養分在土壤養分總量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是作物養分的基本儲備和主要來源。難溶性養分在礦物風化過程中也會轉化為有效養分。有機肥在分解過程中產生有機酸...
研究胺基酸態氮增施、全部或部分取代硝態氮對蔬菜硝酸鹽、礦質養分、維生素C 、可溶性糖、游離胺基酸、可溶性蛋白質含量等主要營養品質指標的影響,胺基酸態氮對蔬菜硝酸鹽積累、人體必需重點微量元素鐵、鋅吸收利用及鐵生物有效性的作用機理。以便全面闡述植物有機營養的作用和意義,豐富植物營養理論,
植物營養素是指存在於天然植物中對人體有益處的非基礎營養素,每種植物所含的植物營養素都不相同。由於科學技術水平有限,植物營養素被正式找到的種類還比較少,有待科技水平提高,發現更多的植物營養素。發現並套用在保健上的有多酚類,番茄紅素等植物營養素。簡介 選取最常見的幾種植物營養素“代表”,來說明植物...
有機覆蓋物在美國已有30年的生產、使用經驗,技術成熟、穩定,而且非常環保。近幾年來引入國內的一種新型的城市綠化地表覆蓋材料,具有保持土壤水分、改善生態、保育土壤、美化環境、促進樹木生長健康等多種功能。特性 有機覆蓋物的特性 養分:有機覆蓋物在再分解過程中可釋放N、P、K、Ca、Mn等礦物營養元素,增加...
有機肥料養分分析,是指有機肥料或有機-無機複合肥料中的氮、磷大多以有機態存在,鉀以離子態存在,其氮、磷和鉀等養分分析的方法與植物分析相類似,用硫酸-過氧化氫法消煮樣品。使之轉化為銨鹽、正磷酸鹽和鉀鹽。同一消煮液可供同時測定氮、磷、鉀。其中氮用蒸餾法測定,磷用釩鉬黃比色法測定,鉀用火焰光度...
氮磷鉀(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化學元素,施用肥料,是植物生長需要的三種營養元素。氮信息 氮是植物生長的必需養分,它是每個活細胞的組成部分。植物需要大量氮。氮是植物體內蛋白質、核酸和葉綠素的組成成分,葉綠素a和葉綠素b;都是含氮化合物。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使光能轉變為化學能,把無機物(...
礦質營養(mineral nutrition),植物對礦質的吸收、轉運和同化,稱為礦質營養。礦質營養的吸收是指高等綠色植物為了維持生長和代謝的需要而吸收、利用無機營養元素(通常不包括 C,H,O)的過程。與動物不同之處在於後者主要吸收、利用有機養分。植物所需的無機營養元素,因需要量不同,可分為常量(營養)元素及...
(6)微量元素肥料:是利用含有微量營養元素的物質製成的肥料。植物體內大量元素的含量通常是百分之幾,而微量元素的含量通常是萬分之幾或百萬分之幾。常用的微量元素肥料有硼肥、鋅肥、鉬肥、錳肥、鐵肥和銅肥。表示方法 肥料利用率(%)=(施肥區作物吸收養分量-未施肥區作物吸收養分量)/(肥料施用量×肥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