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害蟲

植物害蟲

植物害蟲(plant,insect pest of)主要指為害農作物及其產品的昆蟲和蟎類等。種類多、分布廣、繁殖快、數量大,除直接造成農作物及其產品的嚴重損失外,還是傳播植物病害的媒介。昆蟲屬節肢動物昆蟲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植物害蟲
  • 英文名:plant inset pest
  • 定義:害農作物及其產品的昆蟲和蟎類等
  • 特點:種類多、分布廣、繁殖快、數量大
  • 危害:危害農作物,傳播植物病害
  • :動物界
簡介,繁殖和生長發育,繁殖方式,活動方式,食性,產卵,為害方式,防治,典型蟲害,介殼蟲,蚜蟲,

簡介

主要指為害農作物及其產品的昆蟲和蟎類等,種類多、分布廣、繁殖快、數量大,除直接造成農作物及其產品的嚴重損失外,還是傳播植物病害的媒介。昆蟲屬節肢動物蚜蟲門昆蟲綱。其主要特徵是:體軀分節,由一系列堅硬的體節組成,分頭、胸、腹3個體段 。 蟎類屬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蜱蟎目。其主要特徵是:體軀分頭胸部和腹部兩個體段,無觸角,無翅,具分節的足4對,以肺葉或氣管呼吸。為害植物的昆蟲大多屬於有翅亞綱的直翅目(口器咀嚼式)、等翅目(通稱白蟻)、半翅目(通稱蝽象)、同翅目、纓翅目(通稱薊馬)、鞘翅目(通稱甲蟲)、鱗翅目(通稱蛾或蝶)、雙翅目和膜翅目(多數為通稱的蜂類)9 類。為害植物的蟎類,主要屬於蜱蟎目的葉蟎科、走蟎科、葉癭蟎科。貯糧害蟲的蟎類多屬粉蟎科。

繁殖和生長發育

植物害蟲具有十分複雜多樣的繁殖方式,其生長發育過程,包括變態和生活年史等也有不同的類型。

繁殖方式

植物害蟲大多為有性生殖,以危害馬鈴薯葉片為主的美國科羅拉多甲蟲性交配後受精卵產出體外,然後發育成新個體。有少數種類的卵則不經過受精就能發育成新個體,稱孤雌生殖(單性生殖),其中有的是偶發性的,有的是周期性的(如多種蚜蟲),有的是經常性的(如一些粉虱、蚧類、薊馬、葉蜂、癭蜂等)。進行孤雌生殖的害蟲,繁殖率更高 。一個卵一般產生1個胚胎髮育成個體 ;也有的一個卵產生2個或更多個胚胎 ,稱多胚生殖 。少數種類為胎生。也有些害蟲既可有性生殖 , 也可孤雌生殖 ; 既可胎生,也可卵生,如蚜蟲。

活動方式

絕大多數害蟲的活動均有一定的晝夜節律。白晝活動的為日出性,夜間活動的為夜出性。無論日出或夜出,其主要活動的時刻還都受天氣的影響而有一定的規律。行動方式有飛行、跳躍、爬行或幼蟲吐絲下垂借風力擴散等。有些害蟲的活動有一定的經過路線,如梨尺蠖雌蛾無翅,羽化出土後必須爬上樹幹與雄蛾交配產卵

食性

植物害蟲以植食性為主,被取食的植物稱為寄主植物。根據寄主植物的範圍,即對食料的專一性程度,植物害蟲可分為:單食性,僅寄生於1種植物;寡食性,僅取食1個科包括個別相近科的植物 ; 多食性 , 能取食不同科的植物。寡食性或多食性害蟲在其可取食的植物範圍內,也常表現有偏嗜性。寄主專一性還表現在對正常取食的一種植物的不同品種有一定的選擇,這可為作物品種抗蟲性的研究提供部分依據。

產卵

植物害蟲對產卵植物和產卵部位通常有選擇性。產卵方式有散產、排列成卵塊、作成卵囊將卵包藏其中以及產卵於植物組織內等。不同蟲種間卵與卵塊的形狀、色澤和構造也有區別,是識別蟲種的依據之一。

為害方式

植物害蟲的為害方式與它們不同種類的形態構造、生長發育規律和生活習性等都有密切關係。由於直接的危害主要是通過它們取食植物體而造成的,為害的方式一般可根據害蟲的食性以及相應的口器類型而分為咬食、刺吸、蛀入、潛葉為害和為害植物地下部分。除取食外,其他的為害方式還包括產卵於植物組織內而造成蟲傷;吐絲或排泄體內物質污染農產品;分泌大量蜜露於葉片,影響光合作用並招致黴菌寄生;傳播植物病害等。
植物受害的症狀常因為害方式而異;但同一為害方式也能造成不同的受害症狀。主要可分為葉片受害症狀、莖部受害症狀和繁殖器官受害症狀 3 類,其中某些典型症狀常可作為辨認害蟲種類的依據。

防治

植物害蟲是以作物為中心的農業生態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發生、為害情況受氣候因素、土壤因素、食料和其他生物因素的影響。蟲害防治主要可有以下一些途徑:控制田間的生物群落,減少害蟲的種類與數量。這是害蟲防治的關鍵性措施,其內容包括消滅或減少蟲源,惡化害蟲發生、為害的環境條件,及時採取措施抑制害蟲在大量發生之前等。增加天敵生物的種類與數量。控制作物易受蟲害的生育期,使與害蟲盛發期錯開。具體措施應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加強預測預報,因地因時制宜地協調採用必要的不同措施,達到安全、有效、經濟簡便地控制害蟲為害的目的。 立枯病的病原是立枯絲核菌,其生長最適溫度為24至28℃,當溫度在20℃植物幼苗在土壤濕度大時,極易發生立枯病。如果再加上地勢低洼、土質粘重、前作物為寄主植物和用舊苗床土、施用未充分腐熟堆肥等因素,會加重發病,其症狀為莖基產生橢圓形暗褐色病斑,有時,在病部可見淡褐色菌絲。防治方法:1.播種前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較好、疏鬆、無病地或輕病地作苗圃。2.用福馬林熏蒸,每平方米苗床用360ml藥液加水9至27kg,均勻噴灑藥液,然後用塑膠薄膜蓋嚴密,過一星期後揭膜,耙松土壤,讓藥充分揮發,兩星期後播種。3.開始發病時,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幼苗基部,也可用草木灰(8:2)混合後撒於幼苗基部。
白粉病常見的有牽牛花白粉病、紫白粉病、瓜葉菊白粉病,其病狀大致相同,葉片上初發病時均會出現白色霉斑,以後迅速擴大並相互連線,形成大片白色霉層,嚴重的會使病株畸形、矮化,有的不能正常開花,葉片變黃枯死。防治方法:1.植株不宜過密,應通風透光,濕度不宜過高。2.秋季、冬季清除落葉,剪除病株,集中燒毀。3.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4.發病時,可噴灑20%的粉銹寧1000倍液,以後根據病情發展用藥。
鏽病芍藥鏽病於5月份開始發病,葉片上出現不規則褐色病斑,葉背產生黃褐色小顆粒狀物,而玫瑰鏽病於玫瑰花含苞待放時發病,其葉片正面出現黃色斑點。防治方法:1.及時並徹底清除病株和病殘體,集中燒毀。2.種植地應排水良好。3.萌芽後,噴灑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防治。

典型蟲害

介殼蟲

月季紅葉李海桐女貞黃楊的介殼蟲主要危害期在3至5月份,以卵在寄生植物根部周圍的土中越夏或越冬,隨著溫度上升,開始出土上樹危害,也有的不上樹而在地下莖、根部危害。防治方法:1.冬末春初,在樹幹基部刮除老皮,塗上寬約10厘米的蟲膠,阻止若蟲上樹。2.在若蟲孵化期進行藥劑防治,可選用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40%的氧化樂果1000至1500倍液進行噴霧。3.保護和利用優勢天敵,如瓢蟲等。 盾介殼蟲具有蠟腺,因此能分泌蠟質介殼,雌蟲無眼,無腳,亦無觸角。雄蟲則具發達之腳,觸角及翅,營孤雌或兩性生殖,部分種類是重要害蟲。通常是在植物上吸汁為生,嚴重時會造成枝條凋萎或全株死亡。盾介殼蟲是介殼蟲類中最大的科,雌雄都有扁平的卵形軀體,有臘質介殼,介殼形狀因種而異。常見的外型有圓形、橢圓形、線形或牡蠣形。幼蟲具短腳,幼齡可移動覓食,稍長則腳退化,營固著生活。常見的有紅圓蚧、褐圓蚧、康片蚧、矢尖蚧吹綿蚧殼蟲等。此外,介殼蟲的分泌物還可引起煤煙病。
介殼蟲是一類小型昆蟲,大多數蟲體上被有蠟質分泌物。雌雄異體。雌蟲無翅,雄蟲有1對膜質前翅,後翅特化為平衡棒。介殼蟲是花卉上最常見的害蟲,常群集於枝、葉、果上。成蟲、若蟲以針狀口器插入花卉葉、枝組織中吸取汁液,造成枝葉枯萎,甚至整株枯死,並能誘發煤污病,危害極大。 介殼蟲繁殖能力強,一年發生多代。卵孵化為若蟲,經過短時間爬行,營固定生活,即形成介殼。介殼蟲抗藥能力強,一般藥劑難以進入體內,防治比較困難。因此,一旦發生,不易清除乾淨。

蚜蟲

月季、木槿、紫荊、菊花等都容易受到蚜蟲的危害,其危害期從3月份開始,以成蚜和若蟲在寄主莖幹殘茬的芽葉上或葉背越冬,隨著氣溫的上升,蚜蟲發生以後,由於繁殖快,蔓延迅速,必須及時的防治。防治方法:1.保護利用天敵。瓢蟲、草蛉、蜘蛛等。2.選用對花卉植物安全性好,副作用小的植物性藥劑,例如25%魚藤精600至800倍液或洗衣粉300倍液進行噴霧。3.噴灑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50%亞胺硫磷1000至1500倍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