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亭陸公祠

植亭陸公祠位於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市雅瑤鎮隔朗村。建於清道光十九年(1839)。坐東北向西南,總面寬25.2米,進深47.7米,面積1200平方米。中軸為兩進院落加後樓式布局,兩邊有青雲巷和廂房。硬山頂,博古脊,人字形風火山牆,青磚牆花崗岩勒腳。施以石雕、磚雕、木雕、灰雕等裝飾。門前地堂寬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植亭陸公祠
  • 位置: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市雅瑤鎮隔朗村
  • 建於:清道光十九年(1839)
  • 面積:1200平方米
  • 進深:47.7米
  • 總面寬:25.2米
基本概況,建築特色,建築來歷,現在的祠堂,

基本概況

植亭陸公祠

建築特色

斗門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九架。前廊以柁墩、斗栱隔架抬梁,木雕精美,牆上花鳥壁畫工細艷麗。門廳施瓜柱樑架,後金柱間設屏門。
後堂當中高懸“慎思堂”木匾,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十三架,前面軒廊施雕花板異形梁架,後為瓜柱樑架。天井兩側有廡溝通前後兩進,三間九架卷棚頂。
左右路兩廂前座有閣樓,后座有小天井。兩條青雲巷盡頭與後樓相通。後樓兩層,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後堂與後樓之間隔著一個庭園,砌有3個花池,種植花草。
本祠用材貴重,雕刻華美,保存較好,對研究鶴山的地方史和家族史有重要的價值。

建築來歷

這間大祠堂的大門之上有一塊刻著“植亭陸公祠”五個大字的木扁。祠堂是植亭公的後代為紀念他而興建的。據說,這一位植亭公,原在家鄉務農。有一年,他種植了幾畝田生薑,但到了收成的季節,姜價大賤。他捨不得賤賣,留在田裡不收挖,讓它明年再長。因為生薑這種根塊植物,如不挖取,根塊不會腐爛,明年再長,根塊也增加。生薑一連三年價賤,他就三年不挖。到了第四年,已經沒有多少人願意種生薑了,而市場需求增加,姜價大漲。那時植亭公待價而沽,大大賺了一筆。他的子孫過埠謀生,後來經商賺了錢,成了大富。為了光宗耀祖,於是花白銀數萬兩興建植亭祖祠。又在溪山門內外,蓋了一批石腳青磚高房,擴大了半截村莊。興建植亭祖祠的當事人別出心栽,把古老的祠堂和別墅的建築形式揉合在一起,正門和大堂這一部份是傳統的宗祠形式,而正堂後面則是別墅式的設計。這處庭院深深,庭前種植奇花異草。寬敞明亮的兩層樓房重檐疊瓦。樓下有石腳階磚長廊,樓上是雕檐彩棟;兩人合抱的堅木園柱光可照人,翡翠的石灣陶瓷欄桿長駐春色。緊靠庭院右邊是一座俯視四鄉的五屋高樓;左邊長廊盡處小門通向小院。小院內迎面一株醉酒芙蓉。小院南面是一個六七十平方米的大廚房,一邊並排三隻米半直徑的大鐵鍋,一邊便是排列案板和小爐灶了。廚房的對面,隔著院子再上五級石階是個與廚房等大面積的飯堂,僅從這廚房和飯堂的規模,可以想像這一家庭當時的盛況。醉酒芙蓉的後面有一個圓門,出了圓門便是後花園。花園依山而築,廣闊的後花園裡竹木扶疏,果樹掩映,還有假山魚池,四是花草。這樣的祖祠,可算別具一格。在全縣來說也是絕無僅有的。

現在的祠堂

植亭祖祠在一九二一年闢作隔朗國小校的校址。正堂用作禮堂,兩廊、後樓下層和飯堂用作課室,二樓用作圖書館、童子軍室和教師宿舍。後花園闢作校園。在筆者上學時仍有古貌遺風,那株長著巴掌般的大葉,開碗口大粉紅色花朵的醉酒芙蓉樹,使我在小時候便能理解“芙蓉如面柳如眉”的唐人詩句。校園裡兩株兩人合抱的古梅,到了冬天,梅花盛開,校園裡一片耀眼銀光,濃香撲鼻令人慾醉。眾多的蜜蜂,圍繞群花亂轉,鳴聲振耳。暮春三月,青青梅子掛滿枝頭,不久梅子轉黃,每經樹下令人垂涎欲滴。到了夏天,濃蔭覆蓋了校園一角,坐在樹下的石凳乘涼,陣陣蟬聲催人慾睡。這兩株古梅解放後猶存,卻被毀於最不尊重歷史的那個年代。那座巍峨的五層樓,卻早在距今一百多年前毀於大火,夷為平地,國小成立之後成為操場。只留下花崗石基座、石階和門前灰沙地塘。僅憑上述的這些遺蹟,也可令人想像這座植亭陸公祠當年的豪華氣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