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城市

森林城市

森林城市,森林城市可以直接吸收城市中釋放的碳,同時森林城市通過減緩熱島效應,調節城市氣候減少我們使用空調的次數,可以間接減少碳的排放,仿佛人們就生活在“天然氧吧”里的“森林城市”中,最終目的是為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還我們城市一個清潔、健康的“肺”,讓我們生活在一個可持續生存和發展的生活空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森林城市
  • 外文名:forest city
  • 作用1:直接吸收城市中釋放的碳
  • 作用2:調節城市氣候
  • 作用3:間接減少碳的排放
  • 目的:可持續生存和發展的生活空間
簡介,內涵,發展現狀,國外現狀,國內現狀,全球變暖,低碳排放,功能,低碳城市,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主要優點,回歸自然,森林城市,創森意義,評價指標,

簡介

森林城市,低碳城市建設也呼喚著森林城市,因為森林城市可以直接吸收城市中釋放的碳,可以間接減少碳的排放,森林城市不單只停留在美化城市的功能,在不少城市到處充斥著塵土和汽車尾氣,讓人們漸漸忘卻了帶有泥土和青草氣味的新鮮空氣。然而漫步在森林城市充滿綠意的街頭,仰望天空,天高雲淡;遠處眺望,滿目綠色;張口呼吸,沁人心脾。仿佛人們就生活在“天然氧吧”里的“森林城市”中。

內涵

城市森林的內涵豐富。從國內外對城市森林概念的界定來看,它已不僅僅指一般意義上的樹林。狹義上講,城市地域內以林木為主的各種片林、林帶、散生樹木等綠地構成了城市森林主體;而廣義上看,城市森林作為一種生態系統,是以各種林地為主體,同時也包括城市水域、果園、草地、苗圃等多種成分,與城市景觀建設、公園管理、城市規劃息息相關。因此,城市森林的建設既要重視傳統意義上的具有一定面積的樹木群體的森林涵義,又不能忽視單株樹木的作用。
有關專家指出,我國的城市綠化建設應抓好3個轉變:從注重視覺效果向視覺與生態功能兼顧的轉變;從注重綠化建設用地面積的增加向提高土地空間利用效率的轉變;從集中在建成區的內部綠化美化向建立城鄉一體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的轉變。

發展現狀

國外現狀

森林城市的提法最早源於美國和加拿大。1962年,美國甘迺迪政府在戶外娛樂資源調查中,首先使用“森林城市”這一名詞,城市森林建設蓬勃發展,極大推動了生態城市的建設水平。美國對森林城市的理解比較廣義,泛指一般意義上的城市範圍內的所有樹木。而歐洲一些國家,像德國、芬蘭等把城市森林主要定義為城市內的較大林區和市郊森林。這些國家森林資源豐富,各城市中綠化率幾乎達50%以上,環境優美,綠化遍及各個角落,同時或在市中心,或在市郊都建有城市森林,成為市民的天然氧吧,生存環境宜人,環保意識已經深入到每個市民的腦際,是真正的森林城市和生態城市。日本對城市森林的建設也十分重視,城市森林有相當的規模和質量,而且賦予了濃烈的文化氛圍。

國內現狀

我國城市森林建設始於上世紀80年代,相對於歐美國家起步較晚,但是也給予了相當的重視。在國家相關部門的推動下,很多城市紛紛回響。為積極倡導我國城市森林建設,激勵和肯定我國在城市森林建設中成就顯著的城市,為我國城市樹立生態建設典範,從2004年起,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啟動了“國家森林城市”評定程式,並制定了《“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和《“國家森林城市”申報辦法》。同時,每年舉辦一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為首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作出“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重要批示,成為中國城市森林論壇的宗旨,也成為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競爭力,推動區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新理念。
由《城市綠化條例》——《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的制定,各方面對森林、生態平衡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達成共識,而“森林城市”建設對生態平衡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城市森林的理論研究和實踐都在不斷深化。全國已經有22個城市被授予森林城市稱號。
我國城市森林發展理念日漸清晰,通過近30年的研究與實踐,符合中國特色的城市森林建設指導思想“森林環城、林水相依”的城市森林建設理念得到廣泛認同,即實現在整體上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城市活力的城、林、水一體化城市森林生態系統。
安徽:宣城著力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宣城市圍繞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城市、國家園林城市,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科學發展之路。為實現天更藍、水更清、城更美的“園林宣城”建設目標,宣城市政府投入近20億元,先後建設了大壩塘遊園、梅溪公園、宛溪河綜合整治(一期)等8個公園廣場;圍繞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目標,劃定了植物園、明鏡湖公園等34個項目綠線,完成了植物園、九曲公園、宛溪河二期5個項目的景觀規劃編制,開展了梅溪河、城市綠軸、彩金湖新區等5項景觀規劃。

全球變暖

生活在“天然氧吧”里的“森林城市”中
風靡全球的好萊塢大片《2012》預言2012年將是人類末日,就情況來看似乎也不靠譜。說它是誇大其詞也好,製造恐慌也罷,但片中場景絕非空穴來風。人類的工業活動造成全球變暖,已經成為全人類的共識。研究表明如果地球平均氣溫上升1℃,將會使高山的冰川和北極的冰層融化,海洋中的珊瑚礁白化,高山植物枯萎;如果地球平均氣溫上升2℃,將會給我們的社會經濟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尤其對熱帶、亞熱帶開發中國家的農業造成更為嚴重的影響;如果氣溫上升超過3℃,就會使海洋大循環停止,永久性凍土地帶急劇融化,凍土層中所含的甲烷氣體將大量排放,進一步加劇氣候變暖,導致地球系統的調節發生異常現象。到那時電影中的山崩地裂、滔天海嘯也許就真的離我們不遠了。
50年前還很少有人會提到地球環境問題。幸運的是,在過去的20年中,全球對於這個問題的認識已經越來越深化,富於智慧的人類絕對不會被動地生活在惡化的地球環境當中。如今如何節約能源,降低碳排放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正在研究的課題。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氣候是構成這個系統的重要一環。而氣候的變化無非是因為自然氣候波動與人類活動影響兩大原因。所以,生活在地球家園上的我們同樣可以用我們的行動來改變環境,保衛地球。

低碳排放

低碳意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人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關注二氧化碳。因為其濃度的不斷攀升,使全球變暖等一系列問題隨之而生,已經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低碳經濟、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一股低碳風悄然刮來。種種跡象表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特徵的低碳理念正在向經濟運行、城市發展和居民生活等各個方面滲透,也讓我們身邊的環境變得更適宜。
人們逐漸認識到,在環境資源匱乏的當下,應該把有限的資源用於滿足人們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費。因此,藉助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方式,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從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護地球環境不再持續變暖。低碳的真實含義是要給人們身體健康提供最大的保護和舒適感,對環境的影響更小或有助於改善環境。

功能

1. 吸收有害氣體,淨化城市空氣
2. 吸滯煙塵和粉塵,監察有害氣體
3. 減菌、殺菌,城市森林保健
4. 減弱和消除噪聲
5. 調節和改善小氣候
6. 涵養水源,防風固沙,防止土蝕
7. 美化環境,改善人居環境
8. 維護生物多樣性

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呼喚建設城市森林,低碳城市的建設,主要有以下幾個著力點:一個是產業結構要調整,第二建築要節能低耗,第三個生活要低碳消費,環境要降溫,增加碳匯。然而就我們當今的技術水平、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階段來說,要大幅度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還有一定的難度,對發展經濟也會造成影響。但是作為城市當中重要的設施、元素,建設城市森林與它大量的吸收城市二氧化碳是同步的,所以建設城市森林是和建設低碳城市是能實現兩全其美的。
城市森林城市森林

效益

生態效益

通過城市森林建設,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將得到最佳化,進而減輕城市發展中所面臨的壓力和帶來的負面影響。通過大範圍的植綠增綠,可加快實現“有路皆綠、有城皆綠、有村皆綠”的目標;並可節約能源,吸收大氣中二氧化碳,改善大氣和水源質量,減少洪水徑流,減弱噪聲,遏制土地沙化,減少浮塵天氣,改善空氣品質。

社會效益

城市森林可美化環境,有益市民健康,使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和休閒環境更加舒適宜人,是構成城市景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也為城市居民提供戶外休閒娛樂場所;森林樹木往往成為一個城市的特色,可提高城市知名度,並可提高市民主人翁意識和愛護環境的責任感。

經濟效益

城市森林建設的林副產品可帶來直接經濟效益,並且可為旅遊資源的開發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城市森林建設可促進地方經濟和社區發展,增強城市和周邊地區經濟活力。

主要優點

1、森林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科學研究表明,森林蓄積每生長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噸二氧化碳,放出1.62噸氧氣。造林就是固碳,綠化等同於減排。
2、人工林的固碳作用更加顯著,如人工桉樹林生產力相當於天然林(針葉林)的20倍至30倍,5年至7年就可以成材,生物量相當於原始林在自然情況下100年至150年的產量。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人工林可達158萬平方千米。若人工林平均蓄積量提高一倍,將使人工林固碳總量達到88.4億噸。
3、當然森林在呼吸的過程當中也會釋放出二氧化碳,但是從整個碳平衡來看,森林是巨大的碳匯。估計全球目前有四大碳匯,是大氣、陸地、海洋和森林。
4、據估計陸地生態系統中儲存了2.48萬億的二氧化碳,其中1.15萬億儲存在森林生態系統當中,所以說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最大的碳庫,森林植物的含碳量占很大的比重。
5、所以說低碳城市建設也呼喚著城市森林,因為城市森林可以直接吸收城市中釋放的碳,同時城市森林通過減緩熱島效應,調節城市氣候,減少我們使用空調的次數,可以間接減少碳的排放。城市森林不單只停留在美化城市的功能,城市森林的碳匯功能在打造低碳城市過程中,顯現強大的作用。

回歸自然

在不少城市,到處充斥著塵土和汽車尾氣,讓人們漸漸忘卻了帶有泥土和青草氣味的新鮮空氣。然而,漫步在贛州這個充滿綠意的街頭,在取得“國家園林城市”稱號的起點上,正圍繞“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目標,積極開展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工作,打造“森林城市”,這也是實現低碳城市的重要途徑。
為爭創生態園林城市,增綠工程就是一項重要舉措,原來以低灌木為主、植物層次單一的長征大道、贛江源大道綠帶,增加了大中小喬木、大灌木等上中層植物,樹型優美、冠型飽滿;翠微路增植小葉榕、八月桂、山茶、扶桑、紅葉石楠球,層次分明、色彩豐富;原來種植了大葉榕的瑞金路,增植了蒲葵蘇鐵垂絲海棠美麗針葵、櫻花等中下層植物,豐富了植物層次;黃金廣場西側綠地以落葉樹種及秋色葉樹種為主,增加了中層植物及低矮灌木,營造出群落式園林植物景觀;客家大道提高了綠化種植密度,增植紫薇棕竹龜背竹南天竹海桐等植物,增加了道路綠地的含綠量
打造“城市森林”就是模仿自然界的森林生態模式,依據城區道路綠化景觀概念規劃,按照植物多樣性的復層種植和多層次種植的配置,科學打造有層次有變化的道路綠化,以彰顯生態效益,實現路邊有綠化、道路從森林中穿過而進行設計的。這種綠化方式,使綠化景觀從上到下都很豐滿,極具層次,創造出了複合型綠量。這些植物將大量吸收城市中的二氧化碳、粉塵,產生大量的氧氣,制氧量將呈幾何級成倍增長,從而改善中心城區的自然環境

森林城市

2004年,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啟動了“國家森林城市”評定程式,同時每年舉辦一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國家森林城市以“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為宗旨,是我國目前評價一個城市綠化成績的最高榮譽。
2004年,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首批授予貴陽、瀋陽、長沙3個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截止2011年6月18日,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已經授予了三十個城市為國家森林城市:
貴州貴陽、遼寧瀋陽、湖南長沙、四川成都、內蒙古包頭、河南許昌、浙江臨安、河南新鄉、廣東廣州、新疆阿克蘇、浙江杭州、山東威海、陝西寶雞、江蘇無錫、湖北武漢、內蒙古呼和浩特、遼寧本溪、貴州遵義、四川西昌、江西新余、河南漯河、浙江寧波、江蘇揚州、遼寧大連、吉林琿春、浙江龍泉、河南洛陽、廣西梧州、四川瀘州新疆兵團石河子
2011年10月14日,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決定授予南寧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據悉,全國僅有8個省會城市獲此殊榮。
2012年7月9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遼寧省鞍山市、江蘇省徐州市、浙江省衢州市、浙江省麗水市、河南省三門峽市、湖北省宜昌市、湖南省益陽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重慶市永川區10城市被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至此,全國已有41個城市獲此殊榮。
2013年度,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的17個城市:分別是:江蘇省南京市、山西省長治市和晉城市、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遼寧省撫順市、浙江省湖州市、安徽省池州市、福建省廈門市、山東省臨沂市、河南省平頂山市和濟源市、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和玉林市、四川省廣安市和廣元市、雲南省昆明市、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
2015年國家森林城市擬批准名單:河北省石家莊市、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遼寧省營口市、遼寧省葫蘆島市、浙江省紹興市、浙江省義烏市、安徽省黃山市、安徽省宣城市、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龍巖市、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省宜春市、山東省濟南市、山東省青島市、山東省泰安市、湖北省鹹寧市、湖北省荊門市、湖南省永州市、廣東省東莞市、雲南省普洱市、青海省西寧市。
2016年國家森林城市擬批准名單:吉林省長春市、黑龍江省雙鴨山市、江蘇省常州市、浙江省金華市和台州市、安徽省六安市、福建省三明市、江西省九江市和鷹潭市、山東省濰坊市和煙臺市、河南省焦作市和商丘市、湖北省十堰市、湖南省常德市、廣東省珠海市和肇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和崇左市、四川省綿陽市、陝西省西安市和延安市。
2017年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的19個城市是:河北省承德市,吉林省通化市,安徽省銅陵市,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江西省上饒市、贛州市、景德鎮市,山東省日照市、萊蕪市,湖南省張家界市,廣東省佛山市、江門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四川省攀枝花市、宜賓市、巴中市,雲南省臨滄市,陝西省安康市。
截至2017年公布的,國家森林城市共有137個。
2018年國家森林城市擬批准名單:北京市平谷區,河北省秦皇島市,江蘇省南通市,浙江省舟山市、桐廬縣、安吉縣和江山市,安徽省蕪湖市,福建省莆田市,江西省萍鄉市、武寧縣和崇義縣,山東省濟寧市、聊城市、滕州市、鄒城市和曲阜市,河南省濮陽市、駐馬店市和南陽市,湖北省黃石市和宜都市,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廣東省深圳市和中山市,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重慶市榮昌區。

創森意義

國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態系統以森林植被為主體,城市生態建設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各項建設指標達到國家林業局規定的標準並經國家林業主管部門批准授牌的城市。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是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與諧社會、體現以人為本,全面推進我國城市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發展道路的重要途徑,是加強城市生態建設,創造良好人居環境,弘揚城市綠色文明,提升城市品位,促進人與自然與諧,構建與諧城市的重要載體。

評價指標

國家林業局2007年3月15日公布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指標如下:
一、組織領導
(一)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林業、綠化的方針、政策、法規;
(二)政府高度重視、大力開展城市森林建設,創建工作指導思想明確,組織機構健全,政策措施有力;
二、管理制度
(一)認真編制城市森林建設總體規劃,並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予以實施。城市森林建設按照規劃嚴格實施,能按期完成年度建設任務,並有相應的檢查考核制度;
(二)相關法規和管理制度配套齊全,執法嚴格有效,無嚴重非法侵占林地、破壞森林和樹木事件,近三年沒有發生破壞綠化成果案件;
(三)城市森林建設有長期穩固的科技支撐;
三、森林建設
(一)綜合指標
(二)覆蓋率
(三)森林生態網路
(四)森林健康
(五)公共休閒
(六)生態文化
(七)鄉村綠化
四、考核檢查
五、解釋和修訂
本指標由國家林業局負責解釋,並適時修訂完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