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木塞姆石窟

森木塞姆石窟

位於新疆庫車縣東北約40公里的庫魯達格山各地。開鑿的年代約在公元四世紀,略晚於克孜爾石窟,大約在公元九世紀逐漸衰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森木塞姆石窟
  • 地理位置新疆庫車縣東北
  • 景點級別:石窟
  • 門票價格:免費
石窟介紹,石窟壁畫,突出特點,周邊環境,地圖信息,

石窟介紹

森木塞姆,是維語“細水漏漏”的意思。顧名思義,這是從石窟前的這股淚淚流出的溪水而得名的。目前,森木塞姆石窟保存著52個編號的洞窟,其分布範圍直徑約800米,由於年代久遠,窟體破損嚴重,
至今尚保存原窟體一半以上的洞窟約有19個。
整個森木塞姆石窟群按位置可劃為東1南1西1北1中五區。中區土丘上還留有長近80米1兩端有高大建築殘跡的地面寺廟遺址。
從建築上看,森木塞姆石窟群氣勢雄偉,規模巨大。遠望如一幢幢大廈在深山峻岭之中拔地而起,蔚為壯觀。森木塞姆石窟可統計窟形的39個窟中,中心柱窟22個(其中包括中心柱正麵塑立佛的大像窟4個),方形窟15個(其中套斗頂窟10個,穹窿頂窟5個),僧房窟2個(其中禪堂1個)。

石窟壁畫

在森木塞姆石窟中,作為洞窟繪塑主體的塑像多已不存,現存壁畫題材以因緣、佛傳故事為主,人物畫多以土紅色勾畫輪廓,暈染法表現明暗與立體,用色艷麗。晚期洞窟壁畫則出現了漢族及回鶻的畫風。
現存編號洞窟52個,大多數是禮拜窟,稱為佛堂。佛堂內各壁面均有彩色壁畫,以描繪釋迦牟尼佛為主,題材有佛前世本生故事、佛傳、佛游化說法、佛涅盤,還有禮佛、樂舞供養、供養人像和山林景觀圖案等,大體上是按小乘派經律繪製的。此外,講堂壁面和窟頂也均繪有壁畫。壁畫用土紅色線勾描輪廓,平塗填色,用暈染法表現明暗與立體。畫面人物密集。具有龜茲地區特有的藝術風格,同時也明顯受到中亞與印度藝術的影響。

突出特點

較突出的特點是,是期佛本生故事多選用獼猴有關題材,如獼猴王捨身救群猴,獅子王捨身救獼猴等。早期多屬小乘佛教思想,具有明顯龜茲藝術風格。

周邊環境

這裡綠樹成蔭,溪水漏緩,清涼爽人,是綠洲邊緣最大的一個村子。出克爾希村向西北方向前行約5公里,進入一片戈壁之中,就可以望見前面巍峨的哈爾克山。再行5公里許,便到達哈爾克山的山口。往前看去,在兩旁高山夾峙的山谷中有一股小溪流出。在溪水東西兩岸的山腰岩壁上鍺落有致地開鑿出一個個洞窟,這就是森木塞姆的石窟群。

地圖信息

地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縣克孜爾里亞山(吐和高速公路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