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浦村地處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棠浦鎮腹部,為棠浦鎮政府駐地。2003年底,全村轄樓下、林坪、劉家、坪橋,下坊、儀堂、朱木橋、沙里、嚴家9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共227戶876人,農民人均純收入770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棠浦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棠浦鎮腹部
- 人口:876人
村情概況,歷史沿革,經濟發展,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
村情概況
棠浦村地處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棠浦鎮腹部,為棠浦鎮政府駐地,村之東北向與澄溪村樓下自然村、竹林自然村相連,東南方之下坊自然村與陳家村的新村自然村毗鄰,南與陳家接界,西靠棠浦河、北與車田為鄰。儀堂、朱木橋自然村緊靠棠浦鎮新浦大道左右兩側,沙里自然村與棠浦錫候路為鄰。都為集鎮規劃之內,2003年底,全村轄樓下、林坪、劉家、坪橋,下坊、儀堂、朱木橋、沙里、嚴家9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共227戶876人,農民人均純收入770元。
歷史沿革
清末屬新安鄉第十八都三圖。民國時期,分別歸屬第六區、第三區,解放前夕屬棠浦鄉之第一、二、三保。解放初期歸棠浦區浦澄鄉管轄。1955年成立4個初級社,1957午組建為下坊和聯合兩個高級社。1958年成立下坊大隊和聯合大隊,1959年,下坊大隊併入聯合大隊,1964年又獨立為下坊大隊.1968年,聯合大隊與陳家大隊合併為敬忠大隊,1971年又從敬忠大隊析出改稱坪橋大隊。1974年,下坊大隊歸屬坪橋大隊,之後建置未變1984年改為坪橋村,1991年更名棠浦村。
經濟發展
2003年底,全村有山林資源3000畝、油茶山100畝;水田面積1237畝,其中山坑水田457畝,平地大詛水田856畝,早地94畝。棠浦村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紅薯、大豆、蕎麥、芝麻、油菜、蔬菜等。解放前,大部分稻田只栽一季早稻,畝產在300斤左右,晚稻只有下坊、林坪、儀堂、沙里4個自然村在早稻收割前栽插(俗稱椏禾),面積不超過100畝,畝產在100—150斤以內。解放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引導農民對傳統的耕作方式進行了革新,大面積試栽二季晚稻,引進和推廣優良品種,使糧食產量逐年上升,水稻栽種面積不斷擴大。1994年,全村栽種早稻980畝、二季晚稻1040畝,糧食總產1104噸,播面畝產達431公斤。解放前水稻品種單一,以栽種高稈品種為主。50年代初開始引進“南特號”、“長粒秈”等品種,產量提高了30%;人民公社化後,引進“農墾58'、“紅旗一號”等矮稈品種,高稈品種逐漸淘汰;60年代中期開始引進6033"、“宜豐早”、“浙長9號”、“棉花糯”等,畝產提高到450斤;70年代初又引進“7055"、“6044”、“浙伏802”、“珍珠矮”等新品種;1977年,從海南引進晚稻雜交品種,試栽50畝,後全面推廣;1989年又引進早稻雜優品種,1994年,早稻雜優面積達60%以上。
解放前,早稻浸種多為“懵懵懂懂,清明浸種”,方法採用稻草打包、裝入谷簍內,放於池塘里或河裡浸1~2天,待發芽後,散描在大塊田內。如遇低溫天氣,成活率相當低。解放後,進行了大膽革新,浸種時間提前5—10天,即“驚墊早清明遲,春風浸種最適時”,浸種方法用鐵鍋選種,石灰消毒、溫水催芽的方法;秧田平整後扒成1米多寬的畦,芽谷均勻地散播其上,大大地提高了秧苗的成活率。70年代採用薄膜;90年代初推廣芒谷播種法,即稻種浸48小時,不催芽,直接插入秧田中發芽育秧;1994年又開始推廣旱床育秧法,通過歷年育秧技術的改進,保證了早稻的插秧期,使糧食產量大幅上升。
自然資源
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81畝(其中:田30畝,地251畝),人均耕地1.84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11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8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4.44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6畝,荒山荒地320畝,其他面積59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30戶通自來水,有7戶飲用井水。有37戶通電,有2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7.5%和67.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戶(分別占總數的40.54%和27.03%)。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5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5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5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0畝,有效灌溉率為10.6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4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6 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25萬元,占總收入的43.23%;畜牧業收入6.2萬元,占總收入的17.5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0頭,肉牛4頭,肉羊40頭);林業收入4.99萬元,占總收入的14.15%;第二、三產業收入2.06萬元,占總收入的5.83%;工資性收入4.27萬元,占總收入的12.11%。農民人均純收入125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2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人(占勞動力的7.84%),在省內務工6人,到省外務工6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6年底,該村有農戶37戶,共鄉村人口153人,其中男性77人,女性76人。其中農業人口153人,勞動力72人。該村以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49人漢族4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人,占人口總數的1.31%;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3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6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3公里。該村沒有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10戶,占農戶總數的27.03 %。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函關完小,中學生就讀到腰街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5公里,距離中學14公里。截止2006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3人,其中小學生25人,中學生28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81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