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棘螈
- 拉丁學名:Acanthostega
- 別稱:棘魚石螈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四足總綱
- 科:棘螈科
- 屬:棘螈屬
Acanthostega(棘螈),種群數量堪比大熊貓(目前1590隻)、新疆北鯢(目前不足4000尾)...... Acanthostega(棘螈),種群數量堪比大熊貓(目前1590隻)、新疆北鯢(目前不...
棘螈(學名Acanthostega),又名棘魚石螈,是一種已滅絕的四足總綱動物,是最初有明顯四肢的脊椎動物。它出現於約3億6000萬年前的上泥盆紀,是肉鰭魚類與第一種能...
鎮海棘螈(學名:Echinotriton chinhaiensis)為蠑螈科棘螈屬的兩棲動物,是中國的特有物種,無亞種。分布於浙江等地,一般棲息於沿海丘陵地區山腳旁以及陰暗潮濕土質...
有些種類的蠑螈,特別是無肺螈科的蠑螈完全是陸棲動物,它們遠離河流和池塘。[3]點擊載入更多詞條目錄 百科名片 外形特徵 生活習性 生長繁殖 分布範圍 主要品種 ...
九峰山旅遊區內的稀世珍寶——鎮海棘螈,可謂一絕,其形成至少有一千五百餘萬年曆史,堪稱活化石,現存數量比珍稀的大熊貓還少,具有非常珍貴的物種多樣性和遺傳性...
2014年12月《動物分類學》(Zootaxa)期刊上刊登一篇報導,在我國東南部發現新的蠑螈亞種:高山棘螈(Echinotriton maxiquadratus)。這種棘螈擁有較大的方骨凸起,因此...
琉球棘螈 イボイモリ 疣井守(Ibo-Imori)(Echinotriton andersoni Boulenger, 1892)分布:奄美大島、徳之島、沖縄本島、渡嘉敷島、瀬底島,中國台灣。( 這裡...
~5個月;疣螈屬、棘螈屬、瘰螈屬等多在5月左右一次性產卵,繁殖期約1個月。幼體一般在夏末或秋季完成變態,但也有越冬的情況。靜水類型一般在幼體早期有平衡枝,...
1952年,與魚石螈共生的棘螈被描述,格陵蘭仍然是泥盆紀四足動物的惟一產地。古生物學家開始在世界其他地區尋找魚石螈類化石。1977年,澳大利亞發現了一件被認為是泥盆紀...
紅瘰疣螈,為蠑螈科兩棲動物。雄螈全長136毫米~150毫米,雌螈147毫米~170毫米。頭部平扁,兩側脊棱顯著隆起,無唇褶,體兩側各有1排球形瘰粒14~16粒。彼此分界...
1952年,與魚石螈共生的棘螈被描述,格陵蘭仍然是泥盆紀四足動物的惟一產地。古生物學家開始在世界其他地區尋找魚石螈類化石。1977年,澳大利亞發現了一件被認為是泥盆紀...
從整體上看,中國螈下頜與格陵蘭島發現的棘螈下頜最為接近,要比在澳大利亞發現的澳洲螈下頜進步。中文學名 中國螈 界 動物界 目 魚石螈目 科 魚石螈科 ...
2002年冬,科學家在中國寧夏發現了一種距今大約3.55億年的四足動物化石―――中國螈,使四足動物起源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這是全球發現的第10種泥盆紀四足動物,是魚石螈...
黑麒麟是文縣疣螈、海南疣螈、細痣疣螈、莽山疣螈、大涼疣螈和鎮海棘螈的一種說法,因為這些蠑螈種類體色基本都是全黑的,所以被爬友稱為黑麒麟。...
腔棘魚目,(Coelacanthiformes) ,硬骨魚綱肉鰭亞綱的1目,本目有2科。除矛尾為現生種類外,其他均為化石。腔棘魚類是總鰭魚類一特化類群始見於中泥盆紀,在...
村中有一張照片,拍攝的是棘螈。棘螈分布在北侖、鎮海以及琉球群島。這是具有100多萬年曆史、我國特有珍稀瀕危物種。2002年5月25日,洋山村村民俞國富與三位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