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坪竹馬

棗坪竹馬

棗坪竹馬是一種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民間藝術,以12人為一陣營,以自制竹馬為主要道具,表演者在扮演不同角色時著不同人物服裝、頭飾以及道具。

表演場地多選為場畔、村里較大空間,野外空地,大約以15平方米為宜。表演場內以宮燈為城門,演員們及所有表演均在場內圍繞宮燈進行。

在表演過程中,演員們以大元帥即指揮者的令旗旗語為動作指南,以鼓點的快慢為節奏,以頭馬的縱馳為基準。要求表演環環相扣,張馳有度,體現這一藝術形式的完美結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棗坪竹馬
  • 地理標誌:陝西省涇陽縣
  • 非遺級別: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流行地區:陝西
歷史淵源,表演程式,表演器具,基本特徵,主要價值,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竹馬”最早起源於人類童年時期的兒童遊戲一黃口稚兒,以竹枝騎於跨下作跨馬狀,你追我趕。後經漫長的人類歷史,竹馬逐漸又演變為成年人的遊戲抑或是體育項目或娛樂活動。這個項目最早大多用於豐收的慶典、民間的祭祀活動。在近當代,他才被從慶典、祭祀等實用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種娛樂功能大於實用功能的民間藝術。
棗坪竹馬
棗坪竹馬作為一種民間竹馬藝術,起源於何時,歷史上沒有任何文字記載,但卻有口傳歷史為我們留下了線索一藥王孫思邈尋找草藥途經棗坪東溝,遇到涇河之北一身患惡疾之人。這個人已被病魔折磨得生不如死了,想到東溝來早早地了此殘生。孫思邀給了他一個偏方和幾副草藥,這個人服完後竟痊癒了。這個人滿懷感恩之心來到東溝感謝孫思邈時,這裡早已人去溝空。這個人為了紀念孫思邈,請人在東溝鑿洞建廟,當廟建成後,這個人請棗坪人來慶祝,棗坪人就在廟前拉開場子,表演就是自己的竹馬。

表演程式

1.“教場操練”(又稱“亮相觀燈”)
依次單個“出馬”;
“點將”即每個表演者向大元帥報出所扮角色名稱;
緊接著繞場,過中燈後分為雙隊停列兩邊,然後由引馬人在場中指揮雙方對殺,以協調佇列。
引馬人指揮雙方各隊一人出場,相互轉燈後回到原地,及至每人完成此動作。
2.“馬占四角”(又稱殺帳)
即領受元帥指派的任務後,整個佇列以不同的表演程式將場子四周跑遍,也類似於“踢場子”,向四周觀眾亮相致意;
3.“蚰蜒滾豆”
依次單馬“出場”;
引馬者繞頭馬滾圈,頭馬繞二馬滾圈,二馬繞三馬滾圈,依次類推,形如蚰蜒滾豆。
4.“雙蚰蜒滾豆”
依次雙馬同時出場,表演“蚰蜒滾豆”。
5.“萬馬奔騰”(又稱“十剪子花”、“繞八字”)
單馬出場,繞場地亮相一周,由引馬者引馬相互交叉,形成剪刀形。在催征鼓的鼓點中,過中燈繞八字,在繞八字中交叉隊形,變化多端。
這個部分對表演者的技巧要求較高,表演者的動作稍不協調,嫂個表演即前功盡棄。
6.“力破迷陣”(又稱“耙齒子”)
雙佇列出馬,引馬人將6米餘長的竹篾子發給各佇列的頭馬,相互交叉,搭成弧形城門;兩隊交叉鑽城門,跑起來形成八卦陣勢。古人稱其為布八卦陣。此表演難度大,技巧要求高,稍有失誤,就會亂了陣腳。
7.“喜迎凱旋”(又稱“風攪雪”)
單佇列出馬,繞場一周;
按順序兩馬之後插一個紙台,共插五個紙台;
繼續繞場一周,雙馬引一個紙台游燈,全場五個燈都分布有雙馬和紙台;
雙馬引一個紙台在燈的空間折花,折完花後竹馬退場,由紙台單獨表演轉燈、十剪子花等。
此段表演要求隊形整齊、速度要緩。把風攪雪的意境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
8.“鴿子旋窩”
隊形變換頻繁,有如鴿隊飛旋,整個表演圍繞宮燈旋轉、迴環、舒展,大開大合。
9.“六門布陣”、“九門廝殺”
隨著表演難度不斷增加,對表演者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六門”、“九門”均以宮燈代表城門。表演者須以最少兩套以上的斜角8字隊型,交叉圍繞六個燈、九個燈做出表演動作。斜角8字隊型的變換,不但使觀者眼花繚亂,就是表演者稍不留神也找不著北,對表演者的技巧和心理素質都是一次考驗。在這個表演過程中,轉的斜角8字越多,越被視為表演進入佳境。
10.“獅躍龍騰”
整個竹馬表演的大結局。操練完畢,班師回營,在歡天喜地的竹馬表演中,加入了舞獅舞龍表演。該結局視表演場地情況,有時舞單龍,有時舞雙龍,伴隨著煙花爆竹,獅子出來助陣,在眾竹馬的簇擁下神龍騰空而起,扶搖直上,把竹馬表演推到了極致。

表演器具

一、道具
竹馬,以竹蔑紮成馬之骨架,用袼褙從泥坯模具上“盔”出來的殼子作馬頭、馬身,用布幔、麻絲作馬尾。
槍,戟、劍、鞭等,根據竹馬所扮角色持不同道具。
二、服飾
表演者身著所扮不同故事之角色服裝,觀者從其著裝即可看出所扮角色。
三、樂器
兩面大鼓,四隻鑼,20多付鐃。

基本特徵

1、結構嚴謹。棗坪竹馬以“教場操練”(又稱“亮相觀燈”)、“馬占四角”(又稱殺帳)、“蚰蜒滾豆”、“雙蚰蜒滾豆”、“萬馬奔騰”(又稱“十剪子花”、“繞八字”)、“力破迷陣”(又稱“耙齒子”)、“喜迎凱旋”又稱“風攪雪”、“鴿子旋窩”、“六門布陣”、“九門廝殺”、“獅躍龍騰”為表演程式,環環相扣,張馳有度,具有完美的藝術結構。
2、故事性強。棗坪竹馬這一藝術形式與中國傳統文化緊密關聯,水乳交融,它所表演的內容大多為《封神榜》、《回荊州》、《劈山救母》、《楊門女將》、《下河東》等故事,起到了高台教化的作用,體現了民族精神和氣節。
3、要求技巧高。棗坪竹馬的表演程式相對固定,每一組動作都相當規範,隊形變換複雜,尤其是“撲鴿旋窩”、“十剪子花”、“十五觀燈”的表演不要說觀者眼花繚亂,就是表演稍不留神,也會破綻百出。
4、民族特色鮮明。棗坪竹馬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即就是現在它已成為了一種純娛樂性的民間藝術,但仍不難窺出它所蘊含的慶典、祭祀的文化氣息。

主要價值

1、棗坪竹馬既完整地保留了傳統的表演程式,又保留了傳統的竹馬製作工藝。棗坪竹馬程式固定,代代相傳都是這么演過來的,沒有人輕易去更改它,所以它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始的表演形式;棗坪竹馬所用竹馬之道具,也是村民用泥坯做模具,用袼褙從其上“盔”出馬頭、馬身,再用竹蔑扎其馬骨架,這些均為手工製作。
2、棗坪竹馬始終與中國傳統文化緊密相連,水乳交融。它所表演的內容,從最早的祭祀、慶典,到後來的民間故事,古今傳奇,戲劇人物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所在。
3、棗坪竹馬的文化內含比較豐富。這裡既有沙場秋點兵的悲壯氣勢,又有悠然漫步的閒情逸緻,既有元帥點兵布陣、士卒短兵相接的威威陣勢,又有蚰蜒滾豆、撲鴿旋窩、駿馬馳騁的田園牧歌……,觀棗坪竹馬,猶如觀看黃塵漫天的沙場征戰,兒童稚氣的田間嬉戲;猶如聽一個個緊扣心弦的故事,一曲曲敞開嗓門吼出來的桄桄亂彈。
4、棗坪竹馬建國前就被國民黨某部學會到處演出籌措軍餉。建國後先後受臨潼、富平、耀縣、潼關、寶雞等地邀請演出。1958年獲全縣“百花齊放”大獎。多次受邀為縣“兩會”演出,並被列出《涇陽縣誌》。

傳承保護

涇陽縣縣委、縣政府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當作大事來抓,縣上主要領導多次強調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專門成立了組織機構,使措施安排和組織實施都落到了實處。在棗坪竹馬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對棗坪竹馬的表演形式、內容、程式、人員進行了全面普查,將所獲資料歸檔、存檔,以備作更深入的研究。二是制定保護政策,出台了五年保護工作計畫。繼續發揮棗坪竹馬協會的作用,採取財政撥款、社會集資、村上投入、個人投資的方式,實施其保護。三是成立了由縣文化館業務部、群文部專業幹部、村上老藝人、村幹部等人員組成的棗坪竹馬保護小組,挖掘棗坪竹馬的歷史淵源,探求其藝術特點,做好傳承工作。四是建立資料室,用文字、音像等形式迅速把最原始以及演變中的表演形式保留下來,做好檔案。五是充分利用每次活動培養傳人,爭取在每一次大的表演活動中,都能發現和培養幾個熱愛此項藝術的好苗子加以培養。
棗坪竹馬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喜逢文藝百花爭艷的盛世。涇陽作為陝西省文化先進縣,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不斷加大力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棗坪竹馬2006年已被列入陝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其傳承和發展必將迎來更加明媚的春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