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翅鵟鷹

棕翅鵟鷹

棕翅鵟鷹(學名:Butastur liventer)體型與鷹相近,身材、尾羽和跗 足庶 都顯得很修長;但它們的翅型又接近於,不像多數鷹類那樣顯得寬圓,而是呈長矩形,後翅緣顯得平直,翅膀收起後飛羽尖幾乎伸到尾羽稍。背部尤其兩翼泛較艷的磚紅色,頭頂、頸項、上背灰褐色,具微暗色羽乾紋,逐漸至下背和尾上覆羽轉為赤褐色。尾亦褐栗色,具四條窄的黑色橫斑和黑色端斑。飛羽粟褐色,具黑色橫斑和暗色尖端,翼下粉紅白色,具暗色橫斑。下體大都灰色,喉微具白色條紋,胸灰色而具暗色羽乾紋。腹、腿和尾下覆羽雪白色。嘴黃色,具黑色尖端。腳橙黃色。

棲息于山區森林地帶,見於山地林邊或空曠田野。遷徙中常常結成大群,性情不是很兇猛,主食小鳥、鼠類、小型兩爬和大型昆蟲,它們既能樹冠上築巢也會在地面築巢,這點在林棲的鷹類中比較特殊。分布於緬甸南部到印度尼西亞等地。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棕翅鵟鷹頭、頸和上背灰褐色,羽軸紋較暗,背和翅上覆羽灰褐色,綴有棕色;腰和尾上覆羽赤褐色,尾棕栗色、尖端淡灰色,具黑色亞端斑和3道窄的黑色橫斑;翅緣白色,外側覆羽和初級覆羽棕色,尖端褐色;飛羽棕栗色,尖端和外緣綴有褐色,內翈基部羽緣有寬的白色和窄的黑色橫斑;最內側次級飛羽暴露部分灰褐色。下體灰色,具不明顯的黑色羽軸紋。肛區和尾下覆羽純白色或此黃白色。格里腿羽亦純白色。
幼鳥頭、頸和整個上體褐色或棕褐色,具淡色羽緣,前額更淡和具一白色眉紋;背較暗,具粗著的黑色條紋,翅覆羽具白色斑點和橫斑。頦、喉白色,兩側褐色,其餘下體淡灰色,具細的黑色軸紋和模糊的白色橫斑。肛區、尾下覆羽和覆腿羽白色。
虹膜黃色、有時呈金黃色,嘴黃色、尖端黑色,蠟膜和嘴裂黃色,腳和趾暗黃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體長350-400毫米,嘴峰28-31毫米,翅雄261-275毫米、雌264-280毫米,尾139-145毫米,跗蹠62-66毫米。

棲息環境

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疏林、灌叢與河岸地帶,有時也出現在農田和村屯附近。喜歡出入在開放的有龍腦香樹的叢林林地和樹木繁茂的大草原,通常靠近溪流和濕地。也生活在有稀疏的樹木灌叢、稻田和其他類型的環境中。可以在平原和丘陵,甚至在蘇拉威西島的城市中看到。這些鳥類從海平面到海拔1500米的高度都有分布,但首選棲息地低於800米。

生活習性

常站在樹頂枯枝上或電線桿上,性孤獨,單獨活動。飛行輕快,動作敏捷。飛行時兩翅不斷鼓動,有時作直線飛行,有時圍繞著某一地點作圈狀翱翔。遷徙時通常下午3-4時成群在棲息地上空不停地盤旋,直至黃昏,才在棲宿地山坡樹林中停息。通常貼近地面飛行或棲於窺伺獵物,也常徘徊於地上捕捉食物。通常分散活動覓食,但在遷徙期間,常結成小群,伴隨追逐小型鳥類南遷。一旦檢測到獵物,它就會下降並猛烈地打擊,通常在高草的中間,然後返回另一個棲息地。
主要食物有小形齧齒動物、小鳥、蛇類、蜈蚣、蜥蜴、蛙類和各種大型昆蟲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高棉、中國、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泰國和越南。中國國內6月見於雲南景東和西雙版納的勐養。
棕翅鵟鷹分布圖棕翅鵟鷹分布圖

繁殖方式

營巢于山地森林地帶,常在疏林中樹上或開闊地帶孤立的大樹上營巢。繁殖期在不同中的地區有所差別,在印度築巢季節3-6月。在蘇拉威西島產卵主要在6月。巢是用樹枝建造的相對較輕的結構,被放置在樹木中不同的高度。有時也被放置在樹木繁茂的區域邊緣。每窩產卵2-3枚,卵有大小為平均46.3毫米×37.8毫米。其孵化時間是不確定的。尚不清楚幼鳥在巢中的停留時間以及親鳥養育的時間。

種群現狀

棕翅鵟鷹分布面積僅為100萬平方公里,實際上可能低得多,分布密度似乎相當低而且在下降。 在爪哇島,該物種的數量直很少。在泰國東北部已經消失,鄰近的寮國和高棉也在不斷下降。 即使它們可以以稻田作為狩獵場,但人類的存在和林地開放及照明對棕翅鵟鷹的生活方式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該物種的數最多可能達到1000隻。 估計總數量在670-6,700人之間。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瀕危物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