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狀
棉盲蝽以成蟲、若蟲刺吸棉株汁液,造成蕾鈴大量脫落、破頭葉和枝葉叢生。棉株不同生育期被害後表現不同,子葉期被害,表現為枯頂;真葉期頂芽被刺傷則出現破頭瘋;幼葉被害則形成破葉瘋;幼蕾被害則由黃變黑,2~3天后脫落;中型蕾被害則形成張口蕾,不久即脫落;幼鈴被害傷口呈水漬狀斑點,重則僵化脫落;頂心或旁心受害,形成掃帚棉。
生活習性
棉盲蝽
由南向北發生代數逐漸減少,因種類和地區的差異,每年可發生3~7代。在大部分地區,棉盲蝽以卵在
苜蓿、
苕子、蒿類的莖組織內越冬,少數地區則以成蟲在雜草間、胡蘿蔔、
蠶豆、樹木樹皮裂縫及枯枝落葉、藜科雜草等下越冬。春季棉盲蝽主要集中在越冬寄主和早春作物上為害,棉花幼苗期轉移到棉苗上為害,為害盛期在棉花現蕾到開花盛期。成蟲在棉花上的產卵部位一般為棉花葉柄、嫩組織,甚至嫩莖稈上。
棉盲蝽受氣候條件的影響較大,幾種盲蝽中以綠盲蝽適宜的溫度範圍較廣。幾中盲蝽的越冬卵一般要在相對濕度為60%以上時才大量孵化。一般6~8月降雨偏多的年份,有利於棉盲蝽的發生為害;棉花生長茂盛,蕾花較多的棉田,發生較重。
棉盲蝽的發生與棉田周圍環境有直接關係,一般靠近冬寄主和早春繁殖寄主的棉田,常發生早而重。
棉盲蝽的天敵有蜘蛛、寄生蟎、草蛉以及卵寄生蜂等,以點脈纓小蜂、盲蝽黑卵蜂、柄纓小蜂3種寄生蜂的寄生作用最大,自然寄生率高達20%~30%。
防治方法
⒈農業防治
3月份以前結合積肥除去
田埂、路邊和墳地的雜草,消滅越冬卵,減少早春蟲口基數,收割綠肥不留殘茬,翻耕綠肥時全部埋入地下,減少向棉田轉移的蟲量。科學合理施肥,控制棉花旺長,減輕盲蝽的為害。
⒉化學防治
棉盲蝽的抗藥性弱,一般在6月至7月初,可以用藥劑防治,適用的藥劑有:
①20%林丹可濕性粉劑稀釋800倍;
②2.5%溴氰菊酯乳油稀釋3000倍;
③20%氰戊菊酯乳油稀釋3000倍;
④50%對硫磷乳油稀釋2000倍噴霧。
要每隔5至7天噴一遍藥,並做到以上藥物交替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6月上旬棉盲蝽進入為害盛期,應連續噴藥2至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