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田地老虎

棉田地老虎

昆蟲名,屬鱗翅目,夜蛾科。主要危害茄科、葫蘆科、豆科、十字花科等多種植物。分布在中國各省(區)均有分布,其中以沿海、沿湖、沿河以及低洼內澇、土壤濕潤而多雜草的旱糧區和糧棉間種地區發生最重,在其他旱作區、疏菜區也有不同程度的為害。 棉苗出土前,幼芽在土中即被幼蟲吃掉,棉籽被吃空;棉苗出土後,食子葉成孔洞或缺刻,生長點被吃斷,形成“多頭棉”,開花結鈴少且遲,或者棉苗基部被咬斷,斷苗莖葉被幼蟲拖至土穴中,造成缺苗斷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棉花棉田地老虎
  • 拉丁學名: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
  • 別稱:土蠶、地蠶、切根蟲、截蟲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昆蟲綱 Insecta
  • :鱗翅目
  • :夜蛾科
  • 分布區域:中國各省
形態特徵,小地老虎,黃地老虎,發生規律,防治方法,化學防治,生物防治,

形態特徵

小地老虎

成蟲翅展42-52mm;雄蛾觸角雙櫛形;前翅暗褐色,環紋、腎紋黑邊,腎紋外有一黑色楔形紋,亞端線中段內側有三個楔形黑紋;後翅灰白色。幼蟲黃褐或暗褐色,體表粗糙,臀板有黑點。蛹紅褐或暗褐色。
小地老虎小地老虎

黃地老虎

成蟲體長14-19mm,翅展32-43mm,灰褐至黃褐色。額部具鈍錐形突起,中央有一凹陷。前翅黃褐色,全面散布小褐點,各橫線為雙條曲線但多不明顯,腎紋、環紋和劍紋明顯,且圍有黑褐色細邊,其餘部分為黃褐色;後翅灰白色,半透明。卵扁圓形,底平,黃白色,具40多條波狀彎曲縱脊,其中約有15條達到精孔區,橫脊15條以下,組成網狀花紋。幼蟲體長33-45mm,頭部黃褐色,體淡黃褐色,體表顆粒不明顯,體多皺紋而淡,臀板上有兩塊黃褐色大斑,中央斷開,小黑點較多,腹部各節背面毛片,後兩個比前兩個稍大。蛹體長16-19mm,紅褐色。第5-7腹節背面有很密的小刻點9-10排,腹末生粗刺一對。
黃地老虎黃地老虎

發生規律

1年生3-4代,以一代幼蟲為害棉苗。小地老虎發生較早,一代卵孵化盛期在4月中旬,4月下旬-5月中旬進入幼蟲為害盛期。黃地老虎發生稍遲,於5月中旬進入一代卵孵化盛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進入幼蟲為害期。幼蟲共6齡,個別7-8齡,3齡前多集中在表土或田間雜草或寄主植物的葉背或心葉里,晝夜取食不入土,食量小,3齡後,白天潛伏在2-3cm的表土裡,夜間咬食幼苗。成蟲具趨光性、強趨化性,老熟幼蟲具假死性。成蟲晝伏夜出,以黃昏後活動最強並交配產卵,卵多產於5厘米以下矮小雜草上,特別喜歡貼近地面的葉背面或嫩莖上,也可直接產於土表及殘枝上。地老虎喜溫喜濕,18-26℃,相對濕度75%,30℃以上高溫對其生長發育不利。

防治方法

化學防治

(1)藥劑拌種用1kg75%甲拌磷乳油對水25-50kg,拌乾棉種100kg防治苗期地老虎,同時兼治苗期薊馬。
(2)出苗期定苗前新被害株10%、定苗後新被害株5%時,及時噴灑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0%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
(3)毒餌誘殺用90%晶體敵百蟲1kg加水5-10L,噴在100kg碾碎後炒香的棉籽餅或油渣上拌勻,傍晚把毒餌撒在棉苗四周,每667㎡用10-20kg誘殺幼蟲。
(4)鮮菜葉誘殺 將鮮嫩菜葉 (也可用嫩草或從河中撈取水草,攤晾至半乾)用90%晶體敵百蟲400倍液浸約10分鐘,於傍晚撒入田間誘殺,如圍繞作物植株撒1圈,效果更佳。
(5)糖醋液誘殺 地老虎嗜好糖醋氣味,可利用這一習性配製糖醋液誘殺成蟲。即取糖0.5公斤、醋1公斤、白酒0.1公斤、水7.5公斤,加入15~25克晶體敵百蟲,或滴入1~2滴敵敵畏,將上述原料充分攪勻後置於盆中,在傍晚放在離地約1米高處,次日清晨將藥盆收回,可誘殺大量地老虎成蟲。

生物防治

(1)實行棉花與水稻等其它非寄主作物進行輪作。
(2)利用成蟲的趨化性和對黑光燈的趨光性進行誘殺,老熟幼蟲還可利用假死性人工捕殺。
(3)播前清除田內外雜草,受害重的田塊可結合灌水淹殺部分幼蟲。
(4)噴辣椒水 取1份乾辣椒,加水25份煮成濃液,取1份濃液加10份溫水噴作物育苗床,每周1次。
(5)噴蓖麻葉水 取蓖麻葉1份,加水10份煮成濃液。取1份濃液加20份溫水噴作物育苗床,每周1次。
(6)澆兔糞水 取1公斤兔糞,加10公斤水,盛於缸中密封漚制15~20天。攪拌均勻,澆於作物根部,既防治地老虎又有肥效。
(7)噴衛生球水 取10公斤水,加入研成細末的衛生球2粒,將其溶解後噴於作物根部,10天后再噴1次。
(8)泡桐葉誘殺 針對地老虎喜愛泡桐葉獨特氣味這一習性,將採集的新鮮泡桐葉用清水浸泡20~30分鐘,於傍晚放入大田或菜園中,每畝大田或菜園放60~80片葉,次日清晨可將聚集在泡桐葉上的地老虎幼蟲捕捉滅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