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耕地

棄耕地

棄耕地是人類原始農耕方式而造成的一類退化類型。這種退化類型也是相對於自然生態狀態而言的,從生態系統演替意義上講,這類退化生態系統有雙重性。一方面,是它的可恢復性強,如不再干擾,會按照群落演替規律逐步恢復到頂級群落;另一方面,在農業生產水平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棄耕地的增多是積極的,它為區域整體生態環境的改善提供了基本條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棄耕地
  • 來源:原始農耕用地
  • 特點:可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的雙重性
定義分類,產生原因,影響與後果,生態恢復,

定義分類

棄耕地的定義
棄耕地是人類原始農耕方式而造成的一類退化類型。這種退化類型也是相對於自然生態狀態而言的,從生態系統演替意義上講,這類退化生態系統有雙重性。一方面,是它的可恢復性強,如不再干擾,會按照群落演替規律逐步恢復到頂級群落;另一方面,在農業生產水平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棄耕地的增多是積極的,它為區域整體生態環境的改善提供了基本條件。
棄耕地的分類
在脆弱的自然因素影響下,由於各種人為因素,造成大批已開墾耕地不斷被棄耕。瑪納斯河流域棄耕地分三種類型:
一是山區草場開墾後因缺水或不適千耕種而棄耕;
二是綠洲內部因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技術導致的次生鹽漬化棄耕地,是棄耕地的主體;
三是綠洲外圍因土地沙淡化而引發的棄耕地。

產生原因

流域棄耕地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因素影響,也有人為因素作用,而歷史上的戰亂及現代不合理的水土開發方式等人為因素是棄耕地產生的主要原因。
自然地理因素
瑪納斯河流域棄耕地是在千旱區脆弱的生態背景下產生的。首先,綠洲依賴發源於山區的徑流而存在,而構成前山的中山帶第三紀地層大部分由含氯化物或硫化物等易溶性鹽很高的岩層組成, 因而徑流含有大量鹽分。由於地處內陸盆地,鹽分無外泄條件,造成土壤基質中鹽分積聚,鹽鹼地分布廣泛。同時,當地表徑流轉化為地下水之後,在乾旱少雨自然淋溶困難的條件下,強烈的蒸發加速了含易溶性鹽類的地下水不斷向地表蒸發聚集,加大了土壤基質中可溶性鹽分含量, 導致次生鹽漬化危害。其次, 綠洲北部緊接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境內大風頻繁,使綠洲與沙漠接壤的沿線均為沙漠化強烈發展地區。以上各種的自然地理因素,對流域棄耕地的發生髮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戰爭因素
瑪納斯河是天山北麓最大的一條內陸河,在交通技術不發達的時代,一條大河足以成為天塹。因此,瑪納斯河流域成為歷次戰亂的交匯點,戰爭造成的民逃地荒,使大拭耕地被迫棄耕。最早的唐代“安史之亂”,使當時開墾的數百公頃耕地及渠道廢棄:“唐朝渠… …相傳唐時所開,後為飛沙所壓, 漸成高阜” 。消代的“同光”之亂,更使衣業生產受到毀滅性打擊,據《新駙圖志》載, 綏來縣(今瑪納斯縣)“原額三十六萬五千另四十一畝,光緒三十
一年冊撥生科一十二萬二千四百六十三畝四分二厘。荒地二十四萬二千五百七十七畝四分二厘(荒地指原額之已熟復荒者)“,戰亂過後經過幾年的恢復,仍有2/3 的耕地擺荒。民國期間更是戰亂頻繁, 尤其是1945 年以後,瑪納斯河成為國民黨軍隊與“三區革命”民族軍長期對峙的分界線,耕地擺荒更為嚴重,雖然沒有確切的數目,但從當時人口減少情況就可知一般:瑪納斯河東岸的瑪納斯縣1945 年人口35 839 人,到年底約剩17 000 人,到次年只剩約1 萬人了;西岸被民族軍占領的沙灣縣情況更為嚴重,人口減少了1/3 多,必然導致耕地的摺荒。可推斷耕地擺荒比例也應該有這么多。可以說,在1949 年以前,棄耕地產生的主導因子是戰爭。
組織管理體制、政策
由於我國歷史上實際存在的人口壓力與食物安全問題等客觀原因,吃飯與生存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的首要問題,“以糧為綱”政策的指導下, 20 世紀50-70 年代,國家政策性地鼓勵大量開荒。在新疆,除了糧食問題,還存在邊疆的政治社會穩定問題,大規模的軍墾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任務。雖然按中央檔案規定,兵團是屯墾戍邊的大型企業集團,沒有土地審批權。但由於歷史原因,兵團、地方同時都擁有土地審批權,這就為化整為零開荒提供了便利。瑪納斯河流域一個區域內,兵團與地方兩種管理體制並存,難以有效地對稀缺資源實行統一管理、合理配置。無規劃的過度開荒,使大量山區優良草場和沙漠邊緣草場被盲目開墾,大量耕地因缺水或不適於耕作而棄耕。在乾旱區特殊的氣候背景下,棄耕後的土地,自然植被恢復困難,裸露的地表土壤很容易遭受風蝕而沙化。` 近些年雖然加大了對草地開墾的管理,但並未完全遏制對草地的開墾行為。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區域內仍有1 200hm2 耕地是屬於墾占的草場。
傳統水土開發技術造成的次生鹽漬化
鹽鹼化問題是乾旱區僅次於沙漠化的生態問題。但對瑪納斯河流域而言,鹽鹼化問題則是綠洲內部面臨的最主要的生態問題; 土壤次生鹽漬化問題已成為除水之外製約綠洲衣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次生鹽漬化是瑪納斯河流域棄耕地發生的主要原因,而不合理的水土開發方式是流域次生鹽漬化發生的主要誘因。因而,人類水土開發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者綠洲棄耕地的發生程度。

影響與後果

當耕地被廢棄後,農作物講將逐漸消失,雜草等開始出現。最初出現的植物是該地區植物區系中典型的一年生雜草,不久二年生雜草加入,然後是多年生草本,特別是禾本科雜草。以後是陽性或旱生灌木型群落、喬木群落,以致耐陰的喬木群落重新侵占。
棄耕地的演替最後階段並不是都為森林,這要取決於地區的氣候和破壞的周期性。

生態恢復

對農田進行森林恢復,時常需要人工造林,並且一般以植樹造林為宜。造林之初時常遇到的困難是緊密的耕作層的存在,這對林木發育不利,為此需要採用深耕的方法打碎這個緊密層。農耕地缺乏菌根,這不利於林木的成活和生長,為此,需要對苗木進行接種或施用菌根土。此外,也要注意下層植被和野生動物的重新引入。這些動植物本來是存在的,由於森林的消失而消失了,需要恢復。對於喬木樹種,要區分先鋒樹種和後期種,一般先栽植先鋒樹種,待環境改善後再栽植後後期樹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