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翅目,蝽科。在中國梨果產區普遍發生,是梨樹的重要害蟲之一。除危害梨外,還危害蘋果、山渣、桃、李、杏、櫻桃等果樹。屬半翅目、蝽科。以成蟲和若蟲群集吸食梨樹幼芽、新葉、花蕾、新梢和果實。嚴重時葉片發黃枯萎,正面有若蟲分泌的油亮粘液。受害枝條生長衰老,變黑,甚至枯死。受害果實變硬,畸形,不能食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梨蝽象
- 別稱:臭板蟲、臭大姐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昆蟲綱 Insecta
- 目:半翅目
- 科:蝽科
- 分布區域:中國梨果產區普遍發生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10—20毫米,寬5毫米,扁平,褐綠色, 觸角5節。前胸背板近前緣處一黑色“八”字紋。
卵
橢圓形,長徑0.8毫米,淡黃綠色,頂端有棒狀刺3條,幾十粒卵混於白色透明的膠狀物中。
若蟲
似成蟲,無翅,腹部背面有幾個黑斑,並散布許多小紅點。
生活習性
此蟲一年發生1代,以2齡若蟲在樹皮裂縫和翹皮下越冬。 翌春4月中、下旬,梨樹發芽時開始活動,為害幼芽、花蕾、新梢、新葉和果實。白天若蟲在樹幹陰面群集,夜晚活動為害,經4次脫皮後,於6月中下旬出現成蟲,7月中、下旬成蟲大量出現。成蟲畏熱怕光,喜陰暗涼爽,在炎熱的中午爬到枝陰面或葉背靜伏,天氣涼爽時分散到新梢、果實和1—4年生低齡枝段上取食為害。9月上、 中旬交尾產卵,卵產在粗皮裂縫中,卵期10天左右, 於9月下旬開始孵化,10月初孵若蟲大量出現,群集脫一次皮後,以2齡若蟲越冬。
防治方法
(1) 春季結合刮老翅皮,刮除越冬若蟲,集中燒毀。
(2) 夏季梨蝽象在樹枝陰面群集時,人工捕打或噴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