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乾霉病

梨乾霉病,病原,拉丁文名稱及分類地位 : 貝倫格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de Not.),屬於子囊菌亞門,無性時期主要為大莖點霉(Macrophoma sp.),屬於半知菌亞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梨乾霉病
  • 外文名:Pear scab
  • 病原類別: 真菌
  • 危害對象 :梨、蘋果等
  • 危害部位: 枝幹
  • 形態特徵:與梨輪紋病原菌相態相似
基本信息,侵染循環,發病條件,危害症狀,防治方法,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 與梨輪紋病原菌相態相似
分布 : 發生遍及全國各梨產區

侵染循環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發病的枝幹上越冬,少數情況下也可以在發病後形成的僵果上越冬。春天潮濕條件下病斑上形成分生孢子,借雨水傳播,形成當年枝幹和果實上的初侵染。

發病條件

枝幹發病與樹體生長狀況有關。樹勢衰弱,土壤水分供應不足,能加快病斑擴展。在水利條件較差,土壤肥力水平低,土質粘重、春秋季乾旱、管理粗放的地區和果園發病較重。苗木和幼樹施用氮肥較多、枝條徒長,發病較重;在同梨園中,生長勢弱的樹發病重,梨樹種、品種間對乾腐病的抗性差異不顯著。

危害症狀

斑早期在枝幹上為深褐色或黑色病變,病部較淺,病斑呈條帶狀縱向擴展較快,病斑後期失水、乾縮、凹陷,邊緣裂開,病斑上形成密布的黑色小點,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潮濕條件下病斑上溢出茶褐色汁液。病斑上黑點小而密,在果實上初期為圓形、褐色、略凹陷的病斑。適宜溫濕度條件下病斑擴展很快,病斑上呈現同心輪紋。後期斑內可見黑色小點。果實症狀同輪紋病非常相似。

防治方法

1. 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增施肥料、合理修剪、剪除病枯枝、適時灌水,低洼地注意排水。
2. 苗木和幼枝合理施肥,控制枝條徒長。乾旱時應及時灌水。
3. 藥劑防治:在苗木生長期,可噴布160倍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已發病的苗木,應於發病初期刮除病斑,並用托布津油膏塗抹病部,或塗S—921抗菌劑20~30倍液或2%的401抗菌劑。也可不刮除病斑,用刀將病斑縱向劃條,然後塗抹401抗菌劑20倍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