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葉

梓葉

梓葉,中藥名。為紫葳科植物CatalpaovataG. Don的葉。分布於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之功效。用於小兒發熱,瘡癤,疥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梓葉
  • 別名:木豆角葉、楸樹葉、水豆角葉、木王葉、蛔蟲樹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管狀花目
  • 紫葳科
  • :梓屬
  • :梓
  • 分布區域: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
  • 採集時間:春、夏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心、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殺蟲止癢。

主治

用於小兒發熱,瘡癤,疥癬。

相關配伍

1、治風癬疙瘩:梓葉、木綿子、羯羊屎、鼠屎等分。入瓶中,合定,燒取其汁塗之。(《試效錄驗方》)
2、治瘡癤:鮮梓葉適量。搗爛敷患處。(《吉林中草藥》)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煎汁塗;或鮮品搗敷。

採集加工

春、夏季採摘,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梓又名:木王,楸,花楸,水桐,河楸,臭梧桐,黃花楸,木角豆。喬木,高達15米;樹冠傘形,主幹通直,嫩枝具稀疏柔毛。葉對生或近於對生,有時輪生,闊卵形,長寬近相等,長約2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心形,全緣或淺波狀,常3淺裂,葉片上面及下面均粗糙,微被柔毛或近於無毛,側脈4-6對,基部掌狀脈5-7條;葉柄長6-18厘米。頂生圓錐花序;花序梗微被疏毛,長12-28厘米。花萼蕾時圓球形,2唇開裂,長6-8毫米。花冠鐘狀,淡黃色,內面具2黃色條紋及紫色斑點,長約2.5厘米,直徑約2厘米。能育雄蕊2,花絲插生於花冠筒上,花葯叉開;退化雄蕊3。子房上位,棒狀。花柱絲形,柱頭2裂。蒴果線形,下垂,長20-30厘米,粗5-7毫米。種子長橢圓形,長6-8毫米,寬約3毫米,兩端具有平展的長毛。

生長環境

生於低山河谷,濕潤土壤,多栽培於村莊附近及公路兩旁。分布於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

藥理作用

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產氣桿菌有抑制作用,但無抗真菌作用。

相關論述

1、《本草經集注》:“療手腳火爛瘡。”
2、《四聲本草》:“(煎)洗小兒壯熱,一切瘡疥,皮膚瘙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