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耶M64

m64就是著名的黑眼星系,有時也被稱為“睡美人星系”。明顯的黑暗結構是由一片顯著的塵埃帶遮擋了後側的星光而形成的。這一結構也讓人可以判斷,至少是估計,星系的哪一側離我們更近,哪一側更遠;就m64這個星系而言,似乎南側更靠近我們一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西耶M64
  • 簡介:著名的黑眼星系
  • 別名:睡美人星系
  • 赤經 :12 : 56.7(小時:分)
星系簡介,詳細信息,

星系簡介

梅西耶M64
赤緯 +21 : 41(度:分)
距離 19000(千光年)
視亮度 8.5(星等)
視大小 9.3x5.4(角分)

詳細信息

由edward pigott在1779年發現。
明顯的黑暗結構是由一片顯著的塵埃帶遮擋了後側的星光而形成的。這一結構也讓人可以判斷,至少是估計,星系的哪一側離我們更近,哪一側更遠;就m64這個星系而言,似乎南側更靠近我們一些。
j.d. wray在他的《星系彩圖集(color atlas of galaxies)》一書中指出,m64也許是一類被稱為“eswag”的星系的原型,即“第二波恆星形成中的活動星系(evolved second wave (star forming) activity galaxy)”。這在彩色照片中顯得相當明顯,主要的旋臂結構是由年齡中等的星族組成的。恆星最初是在星系外側沿著密度梯度而形成的,哪裡有足夠多的星際介質,哪裡就會形成恆星。隨著氣體逐漸消耗,恆星形成也逐漸停滯下來。而當恆星演化到末期時,它們會通過星風、超新星、和行星狀星雲的活動將物質重新釋放到星際空間,越來越多的星際介質被重新聚集起來,最終將出現足夠多的物質,再次引發新的年輕恆星的形成。第二波恆星的形成目前正波及到黑暗塵埃帶所在的區域之中。
即使在較小的望遠鏡中,塵埃結構也能清楚看見。人們最近發現,m64的星系盤中存在著兩套旋轉方向相反的恆星和氣體系統:半徑約3,000光年的內側部分和至少延伸到40,000光年以外的外側部分旋轉方向相反,兩者以大約每秒300公里的速度在邊緣處相互摩擦。星系中被觀測到的劇烈恆星形成過程很可能就是這種摩擦過程所造成的,這種恆星形成過程仍在持續,這可以從核心一側奇特的黑暗塵埃帶中隱藏著的藍色亮斑上看出來。如此奇特的星系盤和塵埃帶被推測是由一個被吞併的前伴星系所造成的,它還沒來得及與星系盤的旋轉平面融為一體。
m64是由edward pigott在1779年3月23日發現的。僅僅12天之後,johann elert bode也在1779年4月4日獨立地發現了它。將近一年之後,梅西耶才在1780年3月1日獨立地再次發現了這個星系,並且將它編號為pigott的發現權或多或少地被忽略了,直到2002年4月才由bryn jones為其正名!
另外,m64很早就被認證為一個射電源,其編號為pks 1254+21。儘管sandage把它簡單地歸類為sb型漩渦星系,按照de vaucouleurs分類法被歸類為(r)sa(rs)ab型,但它的核心仍然有些活躍,顯示出相當微弱的塞佛特2型發射線。
這個星系的距離似乎還沒有得到很好地測定。kenneth glyn jones和mallas/kreimer認為大約為1200萬光年,tully的《鄰近星系表(nearby galaxies catalog)》給出的是1400萬光年,而burnham則認為是“2000-2500”萬光年,holmberg提出的則是4400光年(奇怪的是,最後一個數值也曾出現在kenneth glyn jones著作的簡介中,第二版第7頁)。kepple和sanner的《夜空觀測者指南(night sky observer's guide)》給出的距離為2400萬光年。每秒377公里的徑向速度表明距離大約為1600萬光年(取哈勃常數h0=75),不過這當然是非常不準確的,因為這個星系靠近室女座星系團的方向,因此它與哈勃定律之間相當大的偏差也必須被考慮在內。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最近的一篇新聞稿(stsci prc 99-10)中提供的m64距離為1900萬光年,這也是我們所採用的數據。
距離的如此不確定是有點奇怪,因為這個星系中的造父變星應該在現有望遠鏡的觀測能力之內,也許用最大的地基望遠鏡就能看到。
按照這一距離,這個星系9.3角分的視大小對應的真實直徑大約為51,000光年,它8.6等的視星等對應的絕對星等為-20.3(沒有考慮星際吸收,因為在高銀緯天區,星際吸收較少)。
m64和不規則小星系ugc 8024(也被稱為ngc 4789 a或者ddo 154)一起,組成了一個小星系群。de vaucouleurs (1975)曾將這兩個星系,連同m94和一些較暗的星系一起,看成為一個鄰近星系群——獵犬座i(cvn i)星系雲或m94星系群的成員星系。這樣的分法也被schmidt和boller (1992)提到過。不過r. brent tully在他的《鄰近星系表(nearby galaxies catalog)》一書並沒有採用這一觀點,而是將m64和ugc 8024列為一個單獨的小星系群,標號為14+3+3。
這個星系中至今未觀測到超新星爆發。
m64用優良的雙筒望遠鏡就能瞥見,對中小口徑的業餘望遠鏡來說是個值得觀測的目標。目視觀測時,它展示出不規則的外形,表面帶有紋理,亮度極不均勻,總體來說是個東南偏東-西北偏西方向排列的明亮卵形光斑,擁有明亮巨大的核心。黑眼星系m64的特徵結構,黑暗塵埃帶,位於核心的西南偏南方向,用口徑4英寸以上的望遠鏡可以瞥見,在6英寸的望遠鏡中可以完全分辨出來。john mallas甚至發現黑眼結構在2.4英寸的鏡子中就能瞥見,在4英寸鏡中很容易看見,不過在8英寸鏡中卻有些困難。
為了尋找m64,首先就要先找到5等雙星——后髮座35號星(ads 8695,struve 1687;子星a:5.1等,光譜型k0;子星b:7.2等,光譜型f6;角距1",方位角182度,曆元2000)。有幾種方法可以找到這顆雙星。一種方法是,關注后髮座alpha到gamma星連線的1/3處;35號星就位於alpha星以北3度,以西3處的位置上。另一種方法是找到由后髮座35號星和39、40號星組成的直角三角形,後兩顆星位於后髮座alpha和beta星連線以西將近1度的地方,它們的連線與前者平行,幾乎成南北排列,只是要短了許多;35號星幾乎就在39號星正西方大約3度的位置上。最後,你也可以通過後發星團,mel 111最南側的5等星——后髮座20、23和26號星來尋找,它們組成了一個明顯的等邊三角形,其中一條邊(20-26)按東西方向排列。將這條邊向東延長3度,就能找到35號星。一旦找到了后髮座35號星,m64就在其東北偏東方向,大約3/4度的位置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