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是2024年文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蘭芳
- 作者:么書儀
- 出版時間:2024年4月
-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
- ISBN:9787805548845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梅蘭芳》是2024年文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10月22日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演員。梅蘭芳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
梅蘭芳紀念館(Mei LanFang Memorial Museum),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護國寺街9號,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原是清末慶親王奕王府的馬廄,後修葺成住宅,占地700餘平方米,梅蘭芳於1951年至1961年在此居住,於1986年10月27日梅蘭芳故居改為梅蘭芳紀念館並正式對外開放。梅蘭芳紀念館正院保存故居原貌,會客廳、書房、臥室和...
《梅蘭芳》是2024年文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梅蘭芳,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與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並稱“四大名旦”。其生前曾任中國京劇院院長、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梅蘭芳在20世紀20年代前,根據名著《紅樓夢》編演了三出劇目,這在當時北方是第一次出現...
舞劇《梅蘭芳》是由遼寧歌舞團傾心打造的一台舞劇作品,該劇聘請梅葆玖擔任藝術總監,遼寧歌舞團團長羅怡春擔任編劇,著名編導、楊威受邀執導該劇,青年歌手霍尊演唱主題曲《花雅禪》。舞劇《梅蘭芳》創作獨闢蹊徑,沒有選取任何有關梅蘭芳先生的“傳奇”作噱頭,而是從梅蘭芳先生如何進行京劇藝術創作的角度展開寫作。同時,...
梅蘭芳大劇院以中國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命名,隸屬於中國國家京劇院,建築面積:13000餘平方米,地處北京西城區官園橋東南角,西二環和平安大道的交叉點。建築層數為地上5層,地下2層,是集傳統與現代藝術完美結合的現代化表演場所,內有觀眾席位:1028座。具有演出、展覽、會議、聲像錄製等多種功能,也是品味高雅、...
梅蘭芳,字畹華,是中國當代傑出的戲曲藝術家。原籍江蘇泰州,1894年生於北京,祖父和父親都是著名的京劇演員。他9歲學戲,11歲開始登台演出,1961年8月8日逝世,享年67歲。在60年的藝術實踐中,堅持不懈地勤修苦練,勇敢地探索,繼承了中國戲曲的優良傳統,多方面地革新創造,在旦角行當的表演藝術上形成了獨具風格...
梅蘭芳 《梅蘭芳》是以梅蘭芳大師的名字命名的京劇交響劇詩,特點是融合了西方交響音樂與京劇。由梅葆玖為總顧問,于魁智、李勝素、孟廣祿等一大批著名的演員的加盟。
泰州市梅蘭芳史料陳列館位於泰州市東河風景區南端的鳳凰墩。郵編:225300 展館簡介 館內基本陳列是《梅蘭芳藝術生平展覽》。該陳列用大量圖片和實物,輔以泥塑和麵塑的景箱以及聲光設備,形象而概括地介紹了梅蘭芳先生的藝術業績和高尚品格,介紹了梅蘭芳和家鄉人民的親情以及家鄉人民對梅先生的緬懷和紀念。全部陳列展線131...
梅園坐落在泰州市區東郊、有著美麗傳說的鳳凰墩上。梅蘭芳公園中有“四絕”最值得一看。梅亭為園中一絕;二絕為梅蘭芳大型半身漢白玉雕像;陳列廳外水池中間的梅蘭芳,在《太真外傳》中飾演的楊太真大型漢白玉的藝術形象亦稱得上第三絕;第四絕則為一座巨型石碑,上書趙朴初先生來泰時所作《踏莎行》詞一首。公園介紹 ...
梅蘭芳紀念館位於江蘇泰州迎春東路90號,俗稱梅苑,是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故鄉的紀念建築群,占地26000平方米。簡介 梅蘭芳紀念館在環城河風景區的鳳凰墩上,三面環水,綠樹成蔭,風景雅致。分梅亭區、史料陳列區、蘭圃區等三個景區。梅亭由著名古典園林專家陳從周指導設計,梁枋上雕有《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等五出梅...
《梅蘭芳》是央視《百家講壇》於2008年推出的系列講座。內容簡介 華東師範大學研究員翁思再講述了抗日戰爭期間梅蘭芳是如何抗日愛國的,解放後梅蘭芳又如何改革和保護京劇的以及梅蘭芳晚年對京劇的貢獻。分集目錄 第一集發憤苦學 第二集一舉成名 第三集德藝雙馨 第四集美的化身 第五集愛的情懷 分集劇情 主講人簡介...
《梅蘭芳》是作者林瑩創作的一部以京劇界傳奇人物梅蘭芳先生為原型而創作的長篇漫畫作品,它所帶給讀者的不只是一個漫畫家繪製的精美畫面,所講述的不僅是引人入勝的章節,更主要的是通過這部作品去發現一個戲劇藝術家在創作背後的所經歷的艱苦、辛酸、成長,以及一個時代的變遷,還原當時真實的梨園情景,人民的文化...
影片《梅蘭芳》由陳凱歌執導,黎明、章子怡、陳紅、孫紅雷、王學圻、英達、余少群、安藤政信等聯袂出演主演。影片於2008年12月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電影講述了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傳奇的一生。圍繞著這兩個人之間的故事展開的,以梅蘭芳引路人和保護者自居的邱如白因為不能忍受梅蘭芳和孟小冬的愛情,在幕後導演了刺殺...
梅蘭芳舊居,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護國寺街9號,原是清末慶親王慶王府的馬廄,民國時期歸禁菸總局,占地面積1000餘平方米,梅蘭芳於1951年至1961年在此居住,於1986年10月27日闢為梅蘭芳紀念館並正式對外開放。梅蘭芳舊居坐北朝南,是一座典型的小型北京四合院。大門開於院落東南隅,門內有一字影壁一座。一進院北側有二門...
《梅蘭芳》是白永成領銜主演舞台劇,並開啟2022年大灣區巡演,首站4月在廣州隆重開幕。演出特色 《梅蘭芳》首演於2008年,初版《梅蘭芳》由導演吳思遠執導,更邀請到梅蘭芳之子、梅派藝術傳人梅葆玖先生擔綱藝術總監。梅葆玖先生不僅親授主演白永成正宗京劇唱法和旦角表演技巧,對劇本等各方面的創作也貢獻出寶貴意見,2022年...
《梅蘭芳》由龔孝雄、毛堅編劇,毛堅導演的大型原創話劇,講述一代京劇宗師梅蘭芳的“朋友情”、“夫妻情”、“手足情”、“祖國情”,展現梅蘭芳與與孟小冬、福芝芳和師哥之間的情誼與矛盾,展示梅蘭芳在抗戰期間“蓄鬚銘志”的愛國情懷,並以此體現出梅蘭芳作為“伶界大王”的複雜情懷。梅蘭芳作為“伶界大王”的複雜...
黎明是從上百位男演員中被挑選出扮演梅蘭芳,經過多次試妝,最終博得陳凱歌、梅葆玖及投資方的一致認可,定妝照堪稱“驚艷”。而為了再現梅蘭芳時代的恢弘景象,製片方從梅家借了兩掛梅蘭芳珍藏的守舊。梅蘭芳在世時最為珍藏的守舊有四掛,其中有兩掛是上海灘一代梟雄杜月笙親手相贈,而另兩掛也頗有來歷,而這四掛...
《梅蘭芳》是1994年劉子蔚主演電視劇。天津電視台播出,優酷獨播的電視連續劇。導演 宋崇 劇情簡介 梅蘭芳先生是我國傑出的京崑劇旦行表演藝術家,公元1894年冬天,梅蘭芳降生在一個京劇世家。祖父梅巧玲是當時四大徽班名伶,被譽為“同光十三絕之一,其父梅竹芬亦是京城名伶,在梅蘭芳四歲那年早逝。逝時才26歲。父母早...
《梅蘭芳老唱片全集》記錄了梅先生各個時期繼承加工的傳統戲和個人本戲的精彩片斷,可以說是梅先生藝術鼎盛時期演劇活動的一個縮影。唱片全集分成傳統青衣戲、傳統花衫戲、新編古裝戲、新編歷史戲、崑曲吹腔戲、反串小生戲及未出版過的《生死恨》全劇絕版唱片七大類。全集根據錄音時間先後進行編排,聽眾能清晰地了解梅派...
《梅蘭芳》是2014年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梅蘭芳1894年出生在北京的一個京劇世家。在清末的中國,戲子的地位等同於娼妓。儘管梅蘭芳的祖父梅巧玲受甄宮廷的賞識,卻因演的是女人,必須半裸地在台上表演。在觀眾的滿足之後,梅巧玲得到的只是鄙視。梅蘭芳是在這樣的家庭長大的,而且同他祖父一樣,演的...
《梅蘭芳傳》是2016年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在梅。本書主要介紹了梅蘭芳的生平。內容簡介 梅蘭芳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表演藝術大師、京劇表演藝術家,他上承京劇前輩譚鑫培、王瑤卿,以無比的藝術勇氣探索新的藝術道路,汲取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藝術的營養,讓京劇這一國粹不斷發展、壯大,適應觀眾不斷提高...
上海梅蘭芳故居位於盧灣區馬斯南路121號(今黃浦區思南路87號)。1932年梅蘭芳從北京遷居上海後就住在這裡,一直住到1938年,1942年從香港回來後繼續在此居住,直到抗戰勝利後回到北京。這裡是一棟四層西班牙式花園洋房,被稱為“梅華詩屋”。在思南路居住期間,梅蘭芳排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戲,來激勵國人的...
《梅蘭芳全集》是2016年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梅蘭芳全集》分為八卷,這裡簡單介紹這八卷的內容。前三卷收錄的是1919年3月至1961年梅蘭芳署名發表的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單篇文章251篇,其中也包括部分梅蘭芳逝世後發表的遺稿。在這一部分,還特別附錄了近50篇各類報刊的梅蘭芳專訪,這些專訪的主體都是...
京劇四大名旦是指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他們是中國京劇旦角行當中四大藝術流派的創始人。他們的優秀藝術,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起源 “四大名旦”並稱在20世紀20年代中期就已有流傳了。1927年,北平《順天時報》舉辦“徵集五大名伶新劇奪魁投票”,1931年四人合作《四五花洞》唱片的流行,加上1932年...
梅蘭芳創立的“梅派”藝術,是京劇旦行中首先形成的,影響極其深遠的京劇流派。“梅派”主要是綜合了青衣、花旦和刀馬旦的表演方式,在唱、念、做、舞、音樂、服裝、扮相等各個方面,進行不斷的創新和發展,將京劇旦行的唱腔、表演藝術提高到了一個全新的水平,達到了完美的境界。梅派介紹 “梅派”藝術的特點是從不...
京劇梅蘭芳 梅蘭芳,名瀾,又名鶴鳴,字畹華、浣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江蘇泰州人,1894年生於北京,他出生於京劇世家。擅長反串,8歲就開始學戲,10歲登台在北京廣和樓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連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舉行京劇演員評選活動,張貼菊榜,梅蘭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