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舊居,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護國寺街9號,原是清末慶親王慶王府的馬廄,民國時期歸禁菸總局,占地面積1000餘平方米,梅蘭芳於1951年至1961年在此居住,於1986年10月27日闢為梅蘭芳紀念館並正式對外開放。
梅蘭芳舊居坐北朝南,是一座典型的小型北京四合院。大門開於院落東南隅,門內有一字影壁一座。一進院北側有二門一座,二門兩側接有看面牆,院內西側有門可通西跨院。二進院迎門有木影壁一座,正房三間,正房兩側有平頂廊與東西廂房相連,平頂廊東、西兩側院牆各開有月亮門一座。正房後有後罩房七間。西跨院內西房兩座連為一體,共六間。梅蘭芳舊居是北京僅存的一處保存梅蘭芳生前原貌的故居。
1984年5月24日,梅蘭芳故居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梅蘭芳舊居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蘭芳舊居
- 地理位置:北京市西城區護國寺街9號
- 所處時代:1951—1961年
- 占地面積:1000 m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7-1621-5-014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主要建築,南座房,正房,東廂房,西廂房,歷史文化,相關人物,傳說軼事,文物價值,文物保護,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路線,
歷史沿革
清朝末期,護國寺甲1號院為慶親王慶王府的馬廄。
民國時期,護國寺甲1號院歸禁菸總局,被作為宿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護國寺甲1號院修葺成住宅。
1951年,梅蘭芳入住護國寺甲1號院(現門牌號改為9號)。
1986年10月27日,梅蘭芳舊居闢為梅蘭芳紀念館並正式對外開放。
建築格局
梅蘭芳舊居坐北朝南,是一座典型的小型北京四合院。大門開於院落東南隅,門內有一字影壁一座。一進院北側有二門一座,二門兩側接有看面牆,院內西側有門可通西跨院。二進院迎門有木影壁一座,正房三間,正房兩側有平頂廊與東西廂房相連,平頂廊東、西兩側院牆各開有月亮門一座。正房後有後罩房七間。西跨院內西房兩座連為一體,共六間。
主要建築
南座房
梅蘭芳舊居外院的南座房原是工人居所和梅先生戲服存放地,現已闢為梅蘭芳生平陳列室,展有梅蘭芳56年演出生涯內的各種劇照。
正房
梅蘭芳舊居院中四間正房是梅蘭芳夫婦生前的起居室、客廳、臥室和書房。客廳風格中西兼容,西邊一組牛皮沙發,屋頂懸有西式百合吊燈。中間置有一張六角雕花紫檀木桌和四隻紅木坐墩。
東廂房
東廂房原是餐廳和梅蘭芳女兒梅葆玥的臥室。
西廂房
西廂房三間原是長子梅葆琛一家居住,現展出有梅蘭芳的《墨梅》圖以及演出曾用過的戲箱等。
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 梅蘭芳
傳說軼事
1949年周恩來建議梅蘭芳回北京居住,當時的梅蘭芳有三套房可供選擇,護國寺甲1號院(現門牌號改為9號)是梅蘭芳重回北京看房的第一站。這裡雖比不上無量大人胡同的大四合院和上海馬斯南路的洋房,但有個安定的住處梅蘭芳便已滿足。梅蘭芳隨即表示“此處甚好,其餘兩處不必再看。”1951年到1961年,梅蘭芳在梅蘭芳舊居度過了他最後一段人生旅程。
文物價值
梅蘭芳一生遷居十餘次,僅北京就有李鐵拐斜街、百順胡同、鞭子巷三條、蘆草園、無量大人胡同等幾處,但唯有梅蘭芳舊居仍以舊時模樣留存於世。
文物保護
1984年5月24日,梅蘭芳故居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3月5日,梅蘭芳舊居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梅蘭芳舊居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護國寺街9號。
梅蘭芳故居
交通路線
- 公交
北京市內乘坐55路公車,在劉海胡同站下車前往;
北京市內乘坐3、4、13、42、107、111、118、612路公車,在廠橋路口東站下車前往;
北京市內乘坐13、38、68路公車,在廠橋路口西站下車前往。
- 駕車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距離梅蘭芳舊居約3.7千米,駕車前往約18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