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肯號飛艇
- 數據:飛艇長240米
- 素材:軍事歷史學家
- 地點:史丹福大學
簡介,建造背景,搭載武器,盛傳逸聞,
簡介
梅肯號過去數十年,史丹福大學大量師生和校友對“梅肯”號進行了研究,他們的努力對最終揭開“空中航母”塵封已久的故事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固特異公司開始建造“梅肯”號及其姊妹飛艇“阿克倫”號時,美國海軍對這一項目寄予厚望。與充氣式飛艇不同,“梅肯”號和“阿克倫”號的堅固外殼全部是用鋁合金材料製造,飛艇長785英尺(相當239米),可搭載5架“雀鷹”雙翼單座戰鬥偵察機,裡面有12個充滿氦氣的大隔間,從而讓這個龐然大物可以在空中漂浮飛行。據莫費特機場歷史學家稱,海軍計畫將“梅肯”號及其“雀鷹”雙翼偵察機作為遠程偵察機供太平洋艦隊使用,向海軍艦隻提供來自空中和海上迫在眉睫的威脅的預警。
建造背景
1900年,德國的齊伯林伯爵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艘硬式飛艇——LZ-l號。很快飛艇就登上戰場,1915年,德國出動LZ-38型“齊柏林”飛艇對英國進行空襲,飛艇成為最早用於戰爭的航空器。一戰結束後,美國軍方立即開始研製硬式飛艇,提高海軍的空中偵察能力,用以對付日益強大的日本海軍。20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斥資600萬美元(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算巨資了),造出了兩個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空中巨無霸——“阿克倫”號(ZRS-4 USS Akron)和“梅肯”號。“梅肯”號長240米,直徑約40米,有堅固的鋁合金外殼,容積達18萬立方米,裡面是12個充滿氦氣的大隔間,從而讓這個龐然大物可以在空中飄浮飛行。
搭載武器
梅肯號飛艇
“梅肯”號飛艇也被稱為“空中航母”,因為它可以搭載5架偵察機。飛機通過飛艇上的一種特殊的“鞦韆”式裝置進行釋放和回收,經過專門培訓的飛行員可以在半空中自由的操縱它們,這些偵察機可以伴隨飛艇大範圍巡邏而不用降落。儘管總重達到200噸,但由於採用8台動力強勁的汽油發動機,飛艇每小時的飛行速度仍可達到129公里以上。按計畫,飛艇和搭載的偵察機將作為遠程偵察力量,為太平洋艦隊提供空中和海上預警。美國海軍希望這些滯空能力超強的“空中航母”可以在太平洋沿岸築起一道空中防線。“梅肯”號可搭載5架寇蒂斯公司生產的F9C-2型“雀鷹”雙翼戰鬥/偵察機。該機重約1.25噸,這些偵察機離開飛艇還算容易,但想要返回就難了,這要求飛行員具備極高的技巧。首先,飛機航速必須與“梅肯”號保持一致,然後接近“鞦韆”吊鉤,把自己飛機上的固定著艦鉤套進“鞦韆”的圓環內。與此同時,“梅肯”號上的回收人員會放下回收架固定住飛機機身,一旦回收架和機身“對接”完畢,飛行員的任務即告完成,之後就是啟動吊車,把飛機“吊”回飛艇內的機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