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澤鑿井
- 類型:傳說
歷史背景,文化傳說,後世紀念,興建廟宇,
歷史背景
自貢,因鹽而興,因鹽設市,鹽味十足,這裡的一切打上鹽的烙印,是鹽塑造了這座城市,得其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與鹽密不可分。曾經的自流井鹽場,天車林立,鹽井遍地。鹽業滋養了鹽都大地,創造財富,使自貢一度富甲全川。鹽都兒女也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巨大貢獻,如天平天國時期川鹽濟楚,抗戰時期的獻金運動。鹽業也衍生出美味可口、鮮香麻辣的鹽幫菜,使各地朋友來到自貢大飽口福、流連忘返。
文化傳說
自貢本沒有鹽井,老百姓只吃淡味飲食,渾身無力。鹽神想幫助人們,便化身為一個窮老者,來到自貢。每到一處,都有人給他吃的和穿的。鹽神覺得,這裡的人們心地善良,便稟報了玉皇大帝。於是,玉皇大帝決定送給自貢人民一口鹽井。為了考驗人們,上天故意把鹽井放到了一片叢林裡。
傳說東漢時期,有一個叫梅澤的獵人,一天他追逐一隻小鹿,發現這隻鹿並不怕他,而是繼續吃地上的東西。細心的梅澤很快便發現剛才那隻鹿在舔著地上的一塊石頭,石頭上有一泉眼。梅澤也蘸點水來嘗,發現水是鹹的,吃了以後感覺身體特別有勁。於是,梅澤在此安家,打井取滷水熬製成鹽。
據說,富順本來是沒得鹽井的。鹽神在上界察看,見到富順的老百姓只吃淡味飲食,渾身無力,便下凡來看個究竟。鹽神變成一個窮老者,走到富順的每一處,都有人給他吃的和穿的。鹽神覺得,富順人敬老惜貧,心地善良,便稟報了玉皇大帝。於是,玉皇大帝就給富順開了一口鹽井。取啥子名字呢?鹽神說:“這裡的老百姓很講義氣,就叫‘富義鹽井’吧。”為了考驗富順人的耐性,上天故意把鹽井放到了一片叢林裡,也想看看富順人的運氣如何。
話說一個叫梅澤的富順土著獵人,善射飛禽走獸。一天,梅澤走進一片叢林,發現了一隻美麗的梅花鹿。正當梅澤拈弓搭箭準備放弦之際,梅花鹿抬眼也看見了他。梅澤見梅花鹿可愛,一時心善,便放下了弦上之箭。仿佛有某種默契,梅花鹿也沒有落荒而逃,而是往叢林深處緩步騰躍。梅澤尾隨梅花鹿一步步往叢林裡趕,趕到一個小水凼前,忽然發現,居然有幾隻鹿子圍在水凼邊喝水。梅澤趕到時,鹿子就散去了。
獵人梅澤很納悶:咋個一群鹿子都圍在一個水凼里喝水?梅澤也伸手一舔嘗,鹹鹹的,竟意外發現了這種後來被稱作“鹽巴”的寶貝,配上這個寶貝,不但食物變得美味可口,而且渾身會有使不完的力氣。“梅澤射鹿”與“梅澤鑿井”的美麗故事由此產生。富順人終得以享用到上天的恩賜,並環繞富義鹽井經營出了一個千年古縣——富順。
後世紀念
雕塑家李紹端以鹽為靈感,將故事中的男子換成溫婉女子,結合當時熱映的電影《少林寺》,將鹿換成羊,並受法國油畫家安格爾的作品《泉》的啟發,一幅牧羊女牽群羊在鹽泉滋潤下,“漫步”鹽都大地的草圖日漸清晰。為展現牧羊女的曲線美,李紹端特地找到自貢市歌舞團的舞蹈演員肖繼萍作為牧羊女的雕塑原型。
至今,富順縣城黃葛樹的古井鹹泉花園,人們也把它叫作“梅澤花園”。富順縣城關派出所所在的西湖街口,是原來的鹽官衙門,所有馱鹽馬匹都要在這裡檢查上稅,至今還叫“鹽馬壩”。縣城西湖居委會茶館一帶,現在叫“張芝壩”,老人們說這地名以訛傳訛叫錯了,應該叫“掌子壩”。早前,這裡是幾家鐵匠鋪,專門給運鹽的馱馬釘鐵掌,所以叫“掌子壩”。
興建廟宇
井神廟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是古富榮西場鹽商集資修建的用於祭祀井神梅澤的寺廟,也為井灶業主之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