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李中心國小

梅李中心國小原名梅李國小。1934年,在鄉賢吳聲慈、吳聲禁、吳呈先、吳聲快、吳文遠、吳宇目、吳松茂、吳聲歲、吳家底、吳聲操、吳求全、吳家柏、吳家濱、吳聲芡、吳家謗等先生的熱心倡導下籌辦。1935年1月正式上課,校舍先後借用吳求全先生水泥樓和吳移鄉先生住宅。校內工作由施靜波校長主持,並聘請洪先生、吳俊英(女)、劉輝風、吳家厚等教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李中心國小
  • 簡稱:梅李中心國小
  • 創辦時間:1937
辦學歷程,辦學理念,所獲榮譽,辦學規模,

辦學歷程

光緒三十年(1904),張善康將梅李書院改建為國小,初名蒙養學校,次年改為梅李初等國小堂。民國成立以後,改稱梅李市第一國民學校。抗戰勝利以後,更名為中心國民學校。
建國以後,國小教育事業發展迅速。1958年翻建新校舍,1959年進行五年制改革試點,1981年被縣確定為重點國小,1984年又被縣確定為首批辦好的農村中心國小,1984年、1989年先後兩次建造新校舍。
2001—2002年,梅李鎮人民政府籌措資金2000多萬元,在新鎮區建梅李中心國小新校。新校占地30400平方米,其中運動場館總面積10365平方米,綠化面積107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604平方米,蒙養樓、明德樓、博學樓、思源樓、體育館、藝海樓六棟建築風格各異,交相輝映!校內微機房、電視台、信息中心、演播室、課件製作室、自然實驗室、勞技教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舞蹈房等一應俱全。
止2012年秋,梅李中心國小共有40個教學班,學生1827人,教職工117名,其中專任教師109名,學歷合格率100%,高學歷99人,占教師總數的90.83%。學校擁有市學術、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32名。

辦學理念

學校以“博愛、平等”統領全局,堅持一切為了所有孩子,為了所有孩子的一切!操作層面有四:一年級、三年級、五年級三次根據學生的性別、品行、學業、能力等因素實施均衡分班;各班班主任、任課老師按照教齡、職稱、骨幹稱號等要素均勻組合;班級課桌椅、信息技術設施按照省一類標準統一配置;學校成立愛心基金會,對困難學生進行多方面幫助。
學校以“人本”、“服務”貫穿過程,堅持素質教育,面向全體,面向未來。不折不扣地實施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計畫,德育、教學、體育、藝術、心理教育、社會實踐既獨成體系,又彼此相容,致力提升所有學生的綜合素養,特別關心並熱忱服務於學有困難的學生,讓所有孩子在充滿陽光的樂園裡健康、快樂地成長!

所獲榮譽

學校先後獲得全國優秀家長學校,江蘇省實驗國小,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江蘇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江蘇省綠色學校,蘇州市文明單位,蘇州市教育現代化國小,蘇州市德育示範學校,蘇州市信息技術先進學校,蘇州市安全文明學校,蘇州市教育技術管理先進學校,常熟市教育科研二星級學校,特色建設項目實驗學校,教育質量發展性評估A等學校等榮譽稱號。

  

辦學規模

2001—2002年梅李鎮人民政府籌措資金2000多萬元,在鎮新區建梅李中心國小新校。新校按六軌規模設計,占地45.6畝,建築面積15000㎡,有綜合樓一幢,普通教學樓二幢,多功能教學樓一幢,體育館一幢,藝術樓一幢。校內微機房、電視台、信息中心、演播室、課件製作室、自然實驗室、音樂室、美術室、舞蹈房等一應俱全,學校裝備達到江蘇省教育裝備一類標準。
學校現有41個教學班,學生1900人,104名專任教師,學歷全部合格,高層次學歷比例超90%。骨幹教師成批湧現,現擁有市級學科學術帶頭人17名,教學能手16名,共33名,占專任教師30%以上,全市同類學校名列前茅。
百年老校,文化積澱濃厚,現代教育,又賦予校園文化新的內涵。學校以“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為辦學宗旨,以“辦有靈魂的學校,育有底氣的學生”為辦學理念,以“現代化校園,科學性管理,創造性教育,全面型人才”為辦學目標;學校高舉素質教育旗幟,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學校以“籃球文化”為特色,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籃球遊戲和班際籃球各項比賽,大力弘揚團結、協作、拼搏之籃球精神,實現尚德、益智、健體之育人目標,取得了豐碩的辦學成果,學生男子籃球隊獲得常熟市、蘇州市比賽第一名,省級比賽第一名。
近幾年來,學校先後獲得全國優秀家長學校、江蘇省實驗國小、江蘇省綠色學校、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江蘇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江蘇省二星級檔案室、蘇州市文明單位、蘇州市教育現代化國小、蘇州市德育示範學校、蘇州市體育教學先進學校、蘇州市安全文明學校、蘇州市合格心理室、蘇州市信息化先進學校、蘇州市教育技術裝備管理先進學校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