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巴
- 梅巴:又名巴烏
- 是哈尼族:、彝族單簧氣鳴樂器
- 流行於:雲南省南部的紅河
形狀構造,構成,外形,音調,演奏方法,套用,
形狀構造
構成
外形
管身上端(或左瑞)由竹節或木塞封閉,中間竹節打通,管身下端(或右端)敞口。因竹管長短、粗細不同,規格可分為高音、中音、低音梅巴三種。高音、中音梅巴,管長30厘米~50厘米、內徑0.8厘米~1.4厘米;低音巴烏管長60厘米~80厘米、內徑1.6厘米~2厘米。
在距封閉端1.5厘米~ 2厘米的管壁上,開有一個長方形吹孔,孔長2.4厘米~3厘米、孔寬0.7厘米~1厘米。將吹孔四周邊緣削平,用蜂蠟貼上上一枚銅刺簧片。吹孔的大小多據簧框大小而定, 一般應略小於簧框。為保護簧舌,常用兩根細竹棍鑲在簧框兩側,只留一條縫隙作為吹孔。也有的用細竹篾皮編織成一個保護簧舌的活動環套,吹奏時將其移開。
管身上開有八個(前七後一)圓形按音孔。橫吹的梅巴,音孔與吹孔不在一條直線上,而呈45度角。還有的梅巴在尾端開有尾音孔。簧片是梅巴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最早都使用竹製簧片,後來才改進為用黃銅(62或68樂器銅)製作,也可用合金銅、磷銅或炮彈銅殼製作。銅製簧片的厚度尤為重要,不應超過0.03厘米,厚者一定要用錘鍛薄。將銅片剪成長2.5厘米、寬0.8厘米的長方形坯片,然後用鋒利的尖刀在其上刻出銳三角形簧舌。
音調
簧舌的大小根據調高而定,以F 調為例,舌長1.7厘米,舌根寬0.25厘米,刻好後將簧舌理平,底面用水砂紙磨去毛刺,再把舌尖挑起,使其翹高0.15厘米左右,達到簧舌與黃框縫隙微小、自由振動通暢。簧片調音最為關鍵,簧舌根部較厚,中部及尖端較薄,應一邊刮削一邊裝在梅巴上試聽,以靈敏度高、音色優美、各孔發音協調為佳。
簧片本身是有音高的,不同調高的梅巴所用簧片的音高也各不相同。通常應為調高的下方五度音,如F調梅巴,簧片應發升B音。簧片的音高允許有小二度的遊動範圍,如將簧片音提高為下方四度音,就要將基音孔的位置錯後或利用管口,才能使發合靈敏、明亮。梅巴與笙同是簧管配合系的樂器,但簧片不同。笙是每管一簧發一個音,簧舌是長方形的;梅巴是一管一簧發九個音,簧舌是銳三角形的,並且舌尖翹起。雖然都可以做自由振動,但音色根本不同,如果將梅巴換上空的簧片,就不會發出濃厚而柔美的音色。
演奏方法
演奏時,管身細而短者豎吹,管身粗而長者橫吹。豎吹時,用嘴含住近頂端的簧片,橫吹則將簧片部分放在兩唇之間,氣流使簧片的簧舌部分振動並激發管內空氣柱的共鳴而發音,當手指按閉全部音孔時,管中形成的空氣柱最長,發出的是基音,但演奏時一般不使用。
套用
在民間,梅巴常用於獨奏、合奏或為舞蹈和敘事歌等說唱伴奏。雖然梅巴的音域窄、音量小,但它獨具民族風格,極富民族色彩,吹奏起來,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鳧鳧,不絕如縷,深受哈尼族、彝族人民喜愛。哈尼族人人隨身攜帶,老人和青年們都喜歡用巴烏來表達情意或追憶往事。彝族喜歡用兩支同調的梅巴齊奏或對奏。居住紅河南岸的彝族同胞,常在集體歌舞活動中,用梅巴與竹笛、直簫、小三弦、月琴和木葉等樂器一起合奏,來為特色濃郁的歌舞伴奏。特別是未婚青年小伙子,常用梅巴來演奏情歌、和姑娘“說話”,傾吐愛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