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梅縣區梅興中學

梅州市梅縣區梅興中學

梅州市梅縣區梅興中學是一所創辦於1935年的農村初級中學,現有教職工40人,現有9個教學班學生523人,校舍占地面積40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

基本介紹

成立時間,中學層次,中學地址,積分入學,創辦人,領導機構,教職工情況,

成立時間

梅縣區梅興中學創辦於1935年。

中學層次

全日制國中

中學地址

梅興中學

積分入學

梅州市梅縣區教育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積分入學
梅縣區外來務工就業人員不斷增長,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入學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據了解,梅縣區國小一年級新生入學報名採取“分階段招生、學校設點報名、統籌安排學位、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進行。該區戶籍適齡兒童入學已登記報名,有空餘學位的公辦學校將於6月21日受理非梅縣區戶籍適齡兒童入學申請。梅縣區教育局經過對本轄區內幼稚園的摸底調查,根據滿6周歲的適齡兒童人數,作出了相對應的招生計畫。該區總計劃招生5950人,其中城區計畫招生2700人,將按比例分配到程江鎮中心國小、新城國小、麗群國小、扶大中心國小、扶外國小、扶貴國小等6所國小。
梅縣區教育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符合條件的梅縣區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可以填寫一張總積分為100分的《入讀積分申請表》,併到居住地附近有學位的一家公辦學校提交申請及有關證明。受理學校及有關部門根據積分方案計算出申請人積分,按積分從高至低錄取。據悉,父母學歷程度、職業資格或專業技術職稱高低、在梅縣區就業契約年限長短、近5年參加獻血、義工服務活動、慈善捐贈與否等社會活動成加分項目,而近5年受過勞教或其他刑事處理、違反計畫生育政策等,則成了扣分大項。

創辦人

周輝浦,1872年生於今梅州市梅縣區南口鎮荷泗太平村(現南口鎮董田村)。其父勛臣,於清朝鹹豐、同治年間官至副總戍,治軍二十年,後以親老,年40即棄官歸養。
輝浦幼年在家隨父習文練武,17歲負笈遊學,因失意遠走南洋,後結識同盟會革命黨人,加入同盟會。他為宣傳革命,募集經費而奔走中外。
1911年11月,輝浦回到家鄉,與梅州同盟會員和冷圃詩社革命同仁一起參與和平光復嘉應州,結束了清政府在梅州的統治。後因革命黨人內部矛盾惡化,發生磨擦,這就是“五甫鬧梅州”事件。周輝浦不忍內部鬥爭,悄然離去。到廣州後,參加了姚雨平為總司令的廣東北伐軍。
輝浦先生命其子周達出南洋,以輝浦之名義召回大批愛國華僑青年,組成華僑炸彈隊(後改為炸彈營)。北伐軍到南京後,周達失慎因炸彈自炸殉難。輝浦強忍失子之痛,毅然接任炸彈營營長職務。“父襲子職”——軍中一時傳為佳話。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年已六旬的周輝浦將軍,在廣州聞訊後義憤填膺,他串連組織華僑志士幾百人,於當年10月份分途北上援助北方抗日軍。他率大刀隊轉戰閘北,禦敵瀏河,殲敵數百人,擊沉敵船七艘。豈料,中方代表郭泰琪與日方代表重光葵在醫院中簽訂《上海停戰協定》,承認日方侵占東北三省為“合法”,十九路軍因此奉命後撤。周輝浦報國無門,心灰意冷,嘆曰:日寇不除,何以家為!
從戎報國不得其志的周公回歸故里,本打算不與世事聞問,將一腔熱血溶進詩歌,就此終了餘生。然而,方圓四十里沒有中學的景況和鄉里子弟強烈的求學願望終於讓年邁的將軍坐不住了。1933年冬,周公召集興梅六堡人士,倡辦梅興中學。窮鄉僻壤的山區人民,雖有辦學之心,卻無籌資之策。周公利用他的品德、聲望和號召力,動員鄉賢僑賢和眾鄉親,出資出力,並由其子恕初先生測繪校舍圖。1935年仲冬,校舍奠基,周公親自督建。1936年夏,東樓落成,即於是年秋招收第一屆國中學生一班,65歲的周公親任校長。爾後,周公再赴南洋募款興建西樓、鐘樓、禮堂、膳堂。從此,飛機形校舍便矗立在大嶺山麓,興梅六堡子弟有了自己的中學,有了圓讀書夢的地方。恕初先生奉父之命,在梅興中學任教務主任。他是通才,什麼科目的課都能上。
1942年,年逾古稀的周公耗盡了自己的心血,終於不能再擔負校長的工作了。在周公的感召下,留德博士孫秉衡先生毅然放棄在外工作的優厚待遇,回鄉接任校長職務。
是年,周輝浦先生辭世於家鄉,按其遺願安葬於梅興中學校後大嶺岡上。其墓地成了梅興中學校史教育的場所,每年清明節,梅興中學都組織師生到墓前祭拜。

領導機構

校長:葉光海
副校長:梁國良
教導主任:賴寶華
教導副主任:黃巧輝
教導副主任:黃喜明
教導副主任:利宇平
總務主任:張千帆
團總支書記:張勝發
少隊總輔導:徐基新
保衛組副組長:鐘坤榮[1]

教職工情況

團總支書記:張勝發
少隊總輔導:徐基新
政史地組:闕國瑜何清建利引章周炎輝黃小滿李小凡
語文組:周榮盛鄧艷珍張俊渠管綺苑余婉珠
數學組:周建群黃志良劉芳管曉萍
英語組:黃喜明黃宜平黃芳吳楚鳳
理化生組:陳惠興羅立乾江柳平管宇煉黃華勝
體藝組:鐘均華林國盛鐘坤榮李淑雲
後勤組:賴順芳余小明羅森昌羅富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