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梅峐記
- 創作年代:1845
- 作者:鄭珍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鑑賞,
基本信息
【名稱】梅峐記
【作者】鄭珍
【年代】清代
【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峐,即所謂側掌而襠臍者也。南於墓,徑可百步[2],高與臍等,而掌末適直墓門[3]。山蓋得此,乃環合而雄深,其中始圓窊[4],可田可池。無則枯短直露,舉不足觀也。初土人鏟腰為田。庚子秋[5],余得之,始復舊。相其勢若植巨木,則婉秀為所奪。且前山之雲委而波屬者皆蔽矣[6],乃種梅焉,至今四年。於是峐之上乃無非梅者。
梅之初也,府君蓄盆梅一[7],修逾尺[8],大如指,千葉而白花。一日,先孺人撫而言曰[9]:“凡物皆有全量[10]。使夭閼不盡其性者[11],皆人為害之也。”因出植籬間。越年,其條大發;又越年,行樹下而冠已無礙。余因雨水前削枝之近土者,半夾以石,深擁之。期年發,擁其根者三而得一或二焉。乃斫而樹之,樹者又如是分之,因是堯灣寓宅多有梅。其祖樹當丁酉六月[12],花一枝,是秋余舉於鄉。及庚子,先孺人棄養,遂不花,明日乃枯以死。木之可感也如是。今此峐之或喬或稚者[13],皆其子孫也。
憶余在十年前,結草亭於寓東大棗下,左右植梅五六株。割前之田為方池,中菰蓮而上萱柳。每春夏葉茂,枝撐相交,一亭皆綠。先孺人或坐梅下,紡棉績麻[14];或行梅邊,摘花弄孫子。及秋霽冬晴,則又架竹槎枒間[15],曝衣襦,乾旨蓄[16],徐徐然來往其際。亭之外皆圃,中植者患防菜,則以余酷護也[17]。時余出,稍芟之[18],家人閒舉以為笑。至今皆移來此。某某株為所倚而撫者,某枝為所芟者,某槎枒為所架竹者,宛宛皆能記識。而據峐北望,累然一丘,音容莫復,徒使茲峐為瑤林,為雪海,過焉者嘖嘖道山中之勝,能無悲乎!詳述之,以見諸梅之能盡其性者,皆出自先孺人手也。峐者,寓陟瞻之意[19]。屺、峐同字義,蓋依《毛詩》雲。
作品注釋
[1]峐(gāi):無草木的山。
[2]徑:直徑。可:大約。
[3]直:臨。
[4]窊(wā):低陷地。
[5]庚子:1840年(道光二十年)。
[6]雲委而波屬:如雲之相疊,如波之相接。比喻連續不斷、層見疊出。
[7]府君:作者對其父的敬稱。
[8]修:長、高。
[9]先孺人:作者對故去母親的敬稱。
[10]全量:此處指發展限度。
[11]夭閼:受阻折而中斷。
[12]丁酉:1837年(道光十七年)。
[13]喬:高。
[14]績麻:緝麻。
[15]槎枒:樹枝錯雜橫出。
[16]旨蓄:儲備過冬的食品。
[17]酷護:極力保護。
[18]芟:割除。
[19]陟瞻:語見《詩經魏風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毛詩》箋曰:“此又思母之戒,而登屺山而望之也”。後因以陟屺喻思親。陟瞻之意,即思親之意。
作品鑑賞
該文選自《巢經巢文集》卷三,作於1845年。此文語言平實,卻韻味深厚,感情真切,既記述了梅峐的由來,又因物思人,表達了對母親的深切懷念,充滿梅樹依舊、親人音容不復的感傷。作者追述了母親所說的一句話:“凡物皆有全量”,因而要使物“盡其性”,不受人為損害。這也揭示了順應自然、發展個性的道理,給人以啟示。此文與《斗亭記》,在寫法上類似歸有光的《項脊軒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