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台村

梅台村

梅台村為福建省周寧縣鹹村鎮下轄的行政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梅台
  • 別名:梅坮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周寧縣
  • 民族:漢族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自然交通,古蹟名勝,紅色革命,

歷史沿革

梅台村86戶,386人,有高、黃、詹、孫、李、陳、湯等姓氏,主姓為高氏,入遷最早。據《梅台高氏族譜》記載,源於吳蘇(今江蘇蘇州)八角井的高氏始祖於元末從長樂龍門遷至屏南硋窯村,再遷居棗嶺高里灣,明洪武年間(1368-1398)三遷至梅台定居繁衍至今。屬渤海郡望,以渤海為堂號。
村民稱“面前坮”的村前小山包,傳說古時“坮”上盛長楊梅樹,故稱“梅坮”。族譜里寫“梅坮”。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的《寧德縣誌》記為“田螺”。1933年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的一個參謀長許一峰所作的《閩東地下革命交通聯絡圖》標為“田坮”。民國27年(1938)《周墩區志》寫為“梅嵬”。在方言中,“梅”與“田”、“螺”與“坮”同音。“坮”同“台”,新中國成立後“坮”簡寫為“台”。
梅台村,元末明初建村時屬寧德縣青田鄉東洋里十八都,世稱“梅峰境”。清雍正十三年(1735),劃出東洋里十五至十八都共4都8圖47村為周墩縣丞分治,東洋里十八都的梅台劃入周墩縣丞轄治。民國24年(1935)6月,設立周墩特種區,脫離寧德縣管轄,隸屬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區。梅台屬周墩特種區七個聯保之一的棗嶺聯保。民國29年(1940)1月,梅台屬特種區五個鄉鎮中的李棗鄉,鹹村屬寧德縣鹹杉鄉。民國31年(1942)8月,梅台屬特種區三個鄉鎮之一的西社鄉。民國34年(1945)8月,成立周寧縣政府,區劃仍舊。
民國37年(1948)9月,寧德縣鹹杉鄉劃入周寧縣轄後,劃出蒲溪鄉的碧岩、樟源,西社鄉的棗嶺、樟岡、詹家和鹹杉鄉的鹹村、洋坂、桐坑、雲芹共9保,設桃源鄉。梅台屬桃源鄉棗嶺保。1949年6月28日,周寧和平解放。1950年4月,梅台村屬第三區(鹹村區)的棗嶺鄉。1958年8月,撤區建鄉,鹹村區改設鹹村、棗嶺、樟源3個鄉,梅台屬棗嶺鄉(9月改稱人民公社,相應成立大隊)。1959年1月,全縣改設城關、端源、純池、李墩、七步、鹹村6個公社,梅台大隊屬鹹村公社。1984年4月廢公社為鄉鎮,梅台屬鹹村鄉。1985年梅台大隊改為梅台村委會。

地理環境

梅台行政村,坐落於鹹村盆地西北部峰巒疊嶂的青山翠竹間,為革命老區村,下轄岩兜、下洋坑、呂斗、拱橋頭4個自然村。
梅台村距離鎮政府所在地鹹村6公里,海拔400米。村落坐北朝南,依山勢建於半山腰,從村對面的高山上俯視全村,整個村落形似獅子戲球。村中部山體高隆圓潤如獅子頭,環山頂及高聳的後門山雄偉厚重,森林蔥鬱延綿如獅子頭髮並頸背;東邊山樑綠樹成排,民居主要集中於這兩山脊之間柔和的條形彎中,多為土木結構,細密的樹枝多有探到青磚青瓦的屋頂之上;西面小山為層層菜園與梯田,東西兩山體對中間的山體形成合攏之勢,猶如一隻臥獅的前腳左右環抱。村前有一低山包,因鞍部穿村而過的村道剛好把山包與村落稍稍隔開,宛如獅子球。山包頂雖與村落差不多高,但距山腳下自西而東的梅台溪高而陡。過溪即村對面是一座比村後山高得多的巍峨大山。遊目騁懷,整個村落充滿著詩情畫意,“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像是鑲嵌在大自然中一個樸實無華的瑰寶。

自然交通

梅台地處古代寧德通往屏南的交通要道上。自鹹村經梅台、棗嶺、王宿,過五丈溪(吾東溪)橋,經際會、阮洋中到貢川與通屏南古道接線,全長25公里,再由貢川經芹溪、樓坪12公里與政和縣西門村交界。此路線曾為寶豐銀場礦區要道,也是屏南通往杉洋的捷徑。1976年貢川至際會改建公路。1982年際會至吾東溪筒易車道修通後,王宿至貢川段古道廢。由於閩東人民濃厚的林公信仰,各村每年正月都要前往林公祖殿迎請香火,至今仍有不少屏南北部村落選走此路前往杉洋。
梅台村四周分布著眾多山村。在那群山峻岭之中,有四通八達的山間小路通向這些鄰近山村。翻過後山往北可到呂斗、拱橋頭、半嶺、茶廣、碧岩等村;沿穿村過道往西可到岩兜、下洋坑、棗嶺、樟崗等村;東邊山下是方圓最大的貨物集散中心鹹村。當年中共閩東特委機關遷至橫坑,成為閩東革命鬥爭的指揮中心時,附近的呂斗、拱橋頭、天山、岩兜、下洋坑等村成為革命活動區,而地處交通主幹道上最靠近集鎮的梅台成了革命前哨。
村里幾乎所有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要得下山到鹹村鎮購買,以前是靠人扛肩挑地往返,如今通了水泥公路靠汽車運輸。

古蹟名勝

眾廳俗稱大廳,坐落於村中央。據族譜,當始建於建村初期的明洪武年間(1368-1398),後幾經修建,今為1987年重修。為單檐硬山頂抬梁穿斗式土木結構,馬鞍形火牆包棟,屋面青瓦,牆面鑲以白灰粉刷。面闊三間,深三間,4榀22柱,柱枋梁椽交錯有致,斗拱榫卯連線無間。最裡面坐著一排神明塑像,每尊神像後還貼有神單。中間正中央是奶娘婆陳靖姑,其東是林公,其西是當境土主鄭九公;東間是開基始祖高三、高四、高五公;西間是保產虎、馬二位將軍。兩側靠山牆的三角架上各置一鼎,燒香火用。村中集體的,重大的事情都在此舉行,如嬰兒出生“做三旦”、女兒出嫁“分家計”、新娘拜奶娘等儀式。
高氏宗祠位於眾廳東側,僅一牆之隔。當建於民國13年(1925)。為單檐硬山頂抬梁穿斗式土木結構,東山牆為貓拱背式火牆包棟,西山牆就是稍高些的眾廳馬鞍形火牆包棟,屋面青瓦,外牆粉白。建有翹角門樓,大門上方橫書“高氏宗祠”,門聯書:“昭穆不失其倫,子孫亦明為序”。進門有小天井,二進正中間天花藻井。最靠裡面中央擺著一排龍頭神主牌;西面牆上一排紙展板,有“宗親樂捐芳名錄”、“中華高氏八閩宗親聯誼會周寧第一屆理事會”等圖文;東面有一上書“庚婺聯輝”的牌匾,筆力蒼勁古樸,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賜進士例贈文林郎寧德知縣馮傑為耆民高天派同妻湯氏所立的。
土主翁位於村東山樑的嶺中間,在一棵老欏木石楠的樹頭上壘起了小石山,樹頭上石山邊一個大的新建琉璃神龕里套著一個舊神龕。神龕中央石碑豎刻“當境土主鄭九尊公香位”,碑前有一石香爐,古樸典雅,正中間豎刻“鄭九尊公香位”,左爐耳刻“民國二十四年三月立”,右耳刻“弟子高達成叩酬”。神龕面前有一石制大供案,每逢年節或喜慶時日村民擺供品於其上,答謝土主。供案左側為二米多高的香爐塔。
名剎慧日 慧日寺俗稱外院,是著名的支提寺的外院,並與之遙望相對。慧日寺位於梅台村東約3公里的慧日峰上,原稱慧日庵。明代陳鳴鶴在《支提寺始末記》里說,曾獻《華嚴經》於吳越王錢俶並促成支提寺創建的宋代高僧元白“結庵于慧日”,至開寶九年(976),元白竟失所在。《寧德支提寺圖志》的作者寧德縣人崔𡵝《募修小引略》曰:“慧日庵者,元泰定間(1324-1327)林茅洋居民黃、柴二姓因感夢兆,捐舍與支提德臬禪師為靜修蘭若,並施山場,是為支提下院也。志載始誅茅時,東方未曙,林間有光,赫如晨曦,因名慧日焉。迄明鐘奎之誣,庵同寺廢,業浸民間,而茲地屢現光芒,時多神異,居民鹹訝曰:此伽蘭舊跡也。仍結茅延僧以居,既而僧復他往。康熙元年(1662),柏容長老與徒無畏上人募都督吳公,贖回庵址、田產、山場,小構精舍,依然菩薩土耳。”
可見,慧日寺在清康熙朝還是相當鼎盛興旺。後何時何以衰敗無從稽考。1970年代院址平整闢為農田,現又改為茶園。1996年開始修復慧日寺,但非在慧日峰上的原址,而于慧日峰下的虎頭山[1]。建有大雄寶殿、天王殿、平麓祖師殿、觀音堂等,現已成為虎頭山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明三山陳錡《游慧日庵》詩:“復嶺煙深半是苔,登臨此地獨徘徊。參差峰自雲中出,仿佛人從天上來。潭畔戲龍僧已去,亭前效鶴興偏催。春遊不覺春歸盡,客思悠然未肯灰。”

紅色革命

革命老區行政村梅台,緊挨當年中共閩東特委機關駐地橫坑,在革命戰爭年代是革命活動的紅土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葉飛、阮英平、張華山、郭文煥、戴炳輝、羅富弟、左豐美、鄭一成、江濤、黃垂明、陳邦興等都曾在這裡領導過革命活動,本村居民曾為閩東革命鬥爭做出了重大貢獻。
梅台轄區內的革命活動主要有三次重要會議。
呂斗會議:1936年,中共周墩縣委南區區委書記張華山,建立呂斗中心支部,南區根據地得到鞏固和發展。同年9月,中共周墩縣委在呂斗召開各村革命委員會、貧農團負責人會議,布置秋收抗租分糧鬥爭。隨後和張雲騰帶領游擊隊發動一、二區碧岩、呂斗、郭洋等村2000多民眾,分土豪糧食1000多擔,沒收部分土豪家產分給貧苦農民。這一系列革命行動解決了民眾口糧和游擊隊給養困難,團結了民眾,加強對敵鬥爭信心。
拱橋頭會議:1939年8月,戴炳輝接任中共閩東特委書記,次年3月,戴炳輝在拱橋頭主持召開周墩、寧德幹部和武裝部隊參加的特委擴大會議。
下洋坑會議:1939年9月橫坑事件之後,閩東特委書記羅富弟、閩東特委委員兼周墩縣委書記張華山、婦女部長羅桃妹及交通員張新德4人,在梧柏洋賴頭崗被周墩自衛中隊圍擊犧牲。這時,閩東特委只剩下江濤、丁進朝兩名特委成員,他們隱蔽於下洋坑山頭腰。1940年10月省委即派左豐美接任閩東特委書記,江濤接任中共周墩縣委書記。11月左豐美在下洋坑山頭腰召開特委會議,會期二天,集中周墩、寧德兩縣幹部和黃垂明、雷成太、吳安秀的隊伍,進行學習整頓。會議主要貫徹中央指示,強調內部組織精幹,防止突然事變。會議學習討論了黨的任務,並結合當時形勢研究決定:(一)加強聯繫民眾工作;(二)加強對上層的統戰工作;(三)整頓黨的組織和隊伍,統一指揮,決定由王一平同志擔任部隊的政治工作,並把部隊分成兩部分活動,一部分30人由吳元富、雷成太、方福強帶領到福安白雲山、曉洋一帶開展工作籌集經費;另一部分特委機關、教導隊,由左豐美、王一平、黃垂明、丁進朝等帶領到寧德一帶活動。在會議期間,閩東主力游擊隊指導員吳謀思想動搖,串通其他4人企圖拖槍當土匪,特委發現後,當即處決了變節分子,立即任命方福強同志為閩東主力游擊隊指導員。會後左豐美、王一平率閩東幹部、戰士50多人北撤,留下特委委員兼周墩縣委書記江濤、特委委員丁進朝和吳安秀等人,堅持鬥爭。
本村籍居民曾為閩東人民的解放鬥爭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革命烈士有3人:下洋坑村孫伏,1937年10月在回家途中被捕犧牲。呂斗村孫宗如,1936年9月在寧德抗租反霸時被捕犧牲;孫紹團,1938年在送信途中被捕,犧牲於霍童。在本村犧牲或被捕的烈士主要有下面3人。
戴炳輝(1907~1940年),原名戴廷雁,霞浦縣柏洋上南樓村人。193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先後任霞浦游擊隊長、閩東獨立師縱隊政委、新四軍第三支隊六團三營教導等職。1939年5月奉命回閩東工作。9月,福建省委委員左豐美到橫坑向閩東特委傳達省黨代會精神,訊息走漏,被國民黨福建省保全八團和周墩區保全隊兩個連包圍。與會者分頭突圍,左豐美在突圍時腿部中彈,炳輝冒死援救,將他轉至桐子坑土坡坪一帶治療。這時閩東特委書記郭文煥被捕,炳輝奉命接任。10月,他在寧德梅坑白岩頭村主持特委會議,傳達省黨代會關於團結抗日、避免磨擦和發展黨員、壯大黨組織的精神。會後他派人到省委領來12支步槍和一批土製手榴彈,成立擁有40多人的閩東遊擊隊。1940年3月,炳輝在拱橋頭主持召開周墩、寧德幹部和武裝部隊參加的特委擴大會議。期間4月22日,他因拆裝土製手榴彈發生爆炸,左手腕等處受重傷。翌日保全隊前來搜捕,他在羅金木的保護下輾轉於深山密林中,傷口潰爛無法就醫,於5月6日逝世於周墩梧柏洋延竹欄秘密寮,時年33歲。
鄭一成(1911-1939),原名鄭升坎,福鼎縣店下鄉嶼前村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秘密從事革命活動。1934年6月,中共閩東特委成立,鄭一成為特委機關報《閩東紅旗報》編委之一,並跟隨葉飛領導的閩東獨立師輾轉閩東山區打游擊,負責部隊的宣傳教育工作。1935年4月,任中共周墩縣西北區委書記(區駐地紫雲)。8月中共閩東特委書記葉飛在紫雲村召開縣、區委會議,成立中共周墩中心縣委(又稱寧屏古中心縣委),書記阮英平,下轄周墩、寧德、政屏、安德邊、寧壽5個縣委,隸屬中共閩東特委。時一成被派往負責周墩縣南區(駐地碧岩)工作。1937年7月一成任中共周墩中心縣委書記。1938年2月閩東主力紅軍改編為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開赴皖南抗日前線後,一成調任閩東特委委員、寧德中心縣委委員,堅持在周墩、寧德交界地帶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領導民眾抗日救亡,並對當地國民黨保甲長進行反控制,開展反頑鬥爭。1938年4月,閩東特委機關搬到茶廣、碧岩之間的橫坑秘密寮,一成兼任特委幹部訓練班教員,既教文又授武,培養了一批閩東革命骨幹。此時國民黨頑固派消極抗戰,積極反共的面目逐漸顯露,加緊對我圍攻,閩東特委幾個領導都分散活動,一成仍然潛伏於周寧南區,堅持領導鬥爭。1939年5月,一成在樟崗一帶活動。5月7日,一成從寶嶺里村下來下洋坑村,到南山里遭國民黨軍王宿村偽聯保處處丁圍攻,在激戰中不幸犧牲,年僅28歲。
江濤(1912-1941),原名江而才,福州市琅岐鄉上岐村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4年後,任中共連羅寧中心縣委書記、閩東特委委員、特委常委並工運部長等職。1939年9月,兼任周墩縣委書記。1940年底,江濤帶領排長陳銀弟等同志到鹹村一帶開展革命活動。岩兜村是我游擊隊活動必經之地。該村地主孫第五築碉堡,設崗哨。為了團結抗日和打通這個交通要道,以及解決籌集糧食、經費等問題,研究決定對孫第五做爭取工作,並以結拜兄弟爭取他為抗日救亡做些工作。1941年4月24日,是孫第五母親的生日,此時周墩特種區保全中隊長陳英帶隊正在附近的樟岡村一帶搜捕革命同志。江濤毅然來到岩兜參加生日宴會,卻中了保全中隊便衣的埋伏,江濤、陳銀弟、鄭吉成等4人不幸被捕。隨後,他被作為要犯押送周墩特種區進行審訊。面對敵人的利誘和酷刑,大義凜然,堅貞不屈。同年5月6日被殺害於周墩七步嶺頭,年僅30歲。江濤犧牲,周墩主力游擊隊受摧殘,革命受到嚴重挫折。
1988年6月,中共周寧縣委、周寧縣人民政府在下洋坑村前建設鄭一成、江濤烈士紀念堂。紀念堂牆上書寫革命先軀們的革命歷程和犧牲經過,供後人瞻仰。該紀念堂建成以來,成為鹹村鎮中小學生革命歷史教育的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