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邱清真寺坐落於梁邱鎮西村,始建於1851年,多年來經歷數次損毀和重建,最近一次在2002年重建。現今梁邱鎮清真寺院占地面積2275平方米,主要由禮拜大殿、講經堂、沐浴室、門樓等建築組成。清真寺中禮拜大殿的月台南側有一碑亭,建於1990年,頗有名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梁邱清真寺
- 類別:清真寺
- 地點:梁邱鎮
- 國家:中國
歷史沿革,規模建制,寺院大小,建築風格,主要景觀,歷屆阿訇,
歷史沿革
1851年,回族民眾募捐建成的梁邱清真寺,位於梁邱鎮西村。後遭兵火,清同治七年(1868年)由管事鄉老米聘、於容亮等8人重修擴建。由禮拜大殿、講堂、沐浴室、門樓等組成。清光緒年間,民族英雄左寶貴捐銀1000兩,贈鍍金匾一塊,上書“清真寺”。民國初年又擴修為南北兩院。新中國成立後至“文革”期間寺院屢遭破壞,損失嚴重。改革開放以來,各級政府多次撥款、駐地村居出資、回族民眾及社會各界捐資,先後於1983年、1986年、1999年、2002年重修。
規模建制
寺院大小
梁邱鎮清真寺院占地面積2275平方米,主要由禮拜大殿、講經堂、沐浴室、門樓等建築組成。
建築風格
北院南北29米、東西31米。門向西,面闊6米,進深3米,高6.8米,寺為青磚平砌,單檐硬山,頂覆灰瓦。影牆面闊4.5米,高4米,厚0.45米。北院北部,建有講堂6間,座北面南,面闊18.1米,進深8.8米,磚混結構,平頂,1997年建造。院內有一古槐,直徑約0.5米,高近6米。院內石碑二幢,一幢刻於清光緒十二年。一幢額題為回文,刻於1999年。
南院門向北,由禮拜大殿、講堂、水房、碑亭等組成。南北32.4米,東西30米。右側為禮拜大殿,座西向東,面闊11.55米,進深7.9米,高7.15米。此建築為石基,磚牆平砌,重梁起架,單檐硬山,頂覆灰瓦。正脊兩端飾螭吻,垂脊翼角分別飾有龍、獸、鳳、獅、魚等。禮拜大殿門上懸一橫匾,正中文字為“妙理清真”,右上方為“十三統領總督左寶貴題”,“大清光緒十三年夏月十四穀旦立”;左下方為“複製於公元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三日主麻立”。禮拜大殿正後方有領拜堂,和禮拜大殿連為一體,南北3.15米,東西1.85米,高5.1米。殿門南側立清同治十年碑刻,額題“遵古流源”。北側石碑額題“重修正殿講堂碑記”。其內容為修建正殿講堂的起因、籌資、建設等情況,刻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
主要景觀
禮拜大殿東側有講堂三間,座北面南,面闊9.8米,進深5.9米,高5.2米。結構為灰磚平砌,重梁起架,木質門窗,頂覆灰瓦,80年代初將灰瓦改為現代的黑釉瓦。
南院南部有水房(伊斯蘭教用語,即沐浴室)3間,講堂2間,座南面北,面闊19.2米,寬7.2米,高4米,系現代磚砌建築。原水房在禮拜大殿南側,座西面東,三間草房,較矮小。2002年被拆,改建為現水房。
禮拜大殿的月台南側有一碑亭,建於1990年,四角挑檐,攢尖頂。內立《重修清真寺碑記》石碑,碑文如下:“溯清真古教穆民自清乾隆年間遷居梁邱尊主聖之命修建清真寺一座經歷代重修擴建其教門甚盛也今值政府尊重吾穆斯林風俗習慣撥款資助重修各單位紛紛捐款相援吾同胞教友共施資財齊心協力將其正殿講堂南房浴室及一切套用之設備修繕一新望後繼者遵聖教旨意開拓新篇流芳千古”
歷屆阿訇
梁邱鎮清真寺始建於清嘉慶元年(1796年),由米氏、魏氏等共建。鹹豐年間被盜賊焚毀,同治七年(1868年)鄉老列於後: 文彥軍196O 馬清志1984 趙玉芳1967 楊興慈 1987 馬廣勝2002(中間因歷史原因有空缺。) 本寺坊現有教民260戶,2250人,均為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