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邦楚(1913-1996年),當代著名畫家,江西南昌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梁邦楚
- 出生地:江西南昌
- 出生日期:1913年
- 逝世日期:1996年
- 職業:畫家
人物簡介,主要思想,人物評論,人物作品,
人物簡介
梁邦楚(1913年-1996年)出生於江西南昌一個充滿藝術氛圍的書香世家。他父親梁敬齋是一位藝術鑑藏家,邦楚受其影響,從小酷愛中國畫。少年時代曾將仿臨《芥子園畫譜》及八大山人朱耷的作品貼在自家牆上,辦起了“梁邦楚畫展”,適被傅抱石發現,見其聰明、好學、有才氣,欣然收為弟子。1931年19歲,他考入南京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得呂鳳子、張書旗先生之親授,畫藝日進。1937年起至1949年,梁先生先後在中學、丹陽正則藝專、江西立風專、江西浮梁師範任教。建國後,先後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河北藝術師範學院(現天津美術學院)、江西文藝學院教授國畫,是一位從事藝術教育50年的教授,並長期擔任中中美術家協會江西分會副主席、顧問、江西省書畫院顧問、八大山人研究會副會長等職。
1928-1935
受家學薰陶,自幼喜愛繪畫,15歲考入江西省國立高中藝術科,求學期間,得到傅抱石先生的指點,受益匪淺。1931 年起在南京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深造,除繼續得到傅抱石先生的教誨外,還先後受到呂鳳子先生、張書旗先生悉心栽培,是兩位大師的入室弟子。
1931年考入南京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科,主攻中國畫。
1932年與恩師張書旗合作《雞菊圖》(張書旗先生題寫:“壬申夏仲,邦楚畫雞,書旗補菊),該作品被收入《書旗花鳥畫集》,該畫集由於右任生題簽,上海金城工藝社出版。
1935年大學畢業,獲教育學學士學位。
1936-1949
1936年在江蘇丹陽正則藝專任國畫教師,併兼教務主任一職。
1937年,作品,《山水》入選孝育部第二次全國美術展覽專集《現代書畫集》。
1938年在江西立風藝專任國畫教師。
1941年作品《鷺》發表於華光日報。
1946年在江西南昌青年舉行個人畫展。
1950-1965
建國以後,先後服務於江西省九江師範、中央美工藝術學院、河北藝術師範學院、江西文藝學院,從事美術教育工作。
1950年起在江西省圖書館工作。
1952年起在江西九江師範任國畫教師。
1956年作品《雙棲》入選全國展並在《解放軍畫報》刊登。
1957年應國務院專業招聘,由文化部藝術司調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系,任國畫教師。
同年《解放軍畫報》刊登作品《楊柳八哥》。
1958年《蘇聯畫報》刊登作品《雄鷹》。
同年編寫教材《中國花鳥水墨技術要點》。
195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刊登作品《楊柳八哥》。
1961年調往河北藝術師範學院。
1962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刊登作品《紅葉八哥》。
1964年調回江西南昌任江西省文藝學院教授。
1965年傅抱石先生來江西列席參加江西省文聯改選項,梁邦楚入選江西省文聯委員。
1979-1996
新時期後,其藝術生涯再度輝煌,迎來一個創作高峰,1979年、1982年、1984年、1992年、1995年連續榮獲國家級和省級大獎。其專題作品為毛主席紀念堂永遠收藏。另外,許多作品成為珍貴禮品,由省人民政府及人關機構饋贈給日本、蘇聯、美國、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等外國政府以及政要和知名人士。1985年光榮退休,從事美術教育事業整整半個世紀。
1979年《解放軍畫報》刊登作品《勝似春光》。
同年作品《漁鷹》入選江西美術展覽,榮獲一等獎。
同年十二月二日《江西日報》刊登作品《同歡大地又回春》。
1980年在江西省文聯舉辦個人畫展,展出作品六十七件。
1981年在廬山舉辦個人畫展,陳叔亮先生賀詞云:“大地回春,祝賀邦楚先生藝筆回春。”王伯敏先生題贈:“含毫命素,出入窮奇。”所有作品由江西省文化廳結集出版成冊。畫展期間應邀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錢偉長先生作畫。並與香港《大公報》社長費彝民先生會談。
1982年作品《柳塘魚鷹》入選全國工藝美術展覽,榮獲二等獎。
同年五月《星火》雜誌社發表作品《三月江南》。
同年《梁邦楚畫展作品冊》出版。
1983年作品《霜葉紅於二月花》入選北京《中國畫》。
同年《江西美術》創刊登作品《竹禽圖》。
1984年作品《鄱湖初春》榮獲江西省政府頒發全省文藝創作一等獎。
1985年作品《雙魚》入選《全國美術展覽畫冊》。
同年落實政策後,辦理退休手續。
同年作品《漁鷹》入選《江西省政協畫冊》。
同年有三件作品入選《八省市國畫冊頁展》。
同年作品《竹》刊登在《長征》畫冊。
同年《松鷹》刊登在《金陵之聲》畫冊。
1987年作品入選《第二屆當代中國花鳥畫展》。
同年為紀念中日建交十五周年,作品入選在日本舉辦的《日中水墨畫代表畫家展》,並榮獲優秀獎。
1988年應邀為毛主席紀念堂作畫。
同年應國家體委之邀為奧運金牌獲得者許艷梅創作《一鳴驚人--雄雞》,由國家體委珍藏。
1991年台灣出版畫冊《梁邦楚作品集》。
1992年作品《遠囑--松鷹圖》,榮獲全國美術作品展金獎。
同年參加台灣百人名家書畫大展,其作品入選《高雄市立圖書館藏畫集》。
1993年作品《漁鷹》入選《中國當代花鳥畫集》。
1995年作品《鄱湖之濱》入選《中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作品展覽》。由文化部頒發優秀獎。
同年作為“中國名畫第一案”的主角,倍受海內外關注。次年勝訴。
1996年4月3日因病醫治無效,在江西南昌逝世,享年八十三歲。
主要思想
梁邦楚不擅處世,一生貧困,解放前流落南京,餓困交加。傅抱石曾為之吶喊,寫下“餓死梁邦楚,是無天理!”的條幅。解放後梁邦楚混得也不好,文革期間受到迫害,曾在烈日下跪在南昌八一廣場主席台前示眾,據梁老生前好友回憶:“膝蓋骨都跪得爛出來了。”但梁老在畫藝上的追其卻受到了世人的肯定,著名美術史家俞劍華說:“江西有個梁邦楚,翎毛畫格高,超過了張書旗,有明代林良筆意,又有時代氣息。”作為梁邦楚的同鄉與老師傅抱石亦曾推許說:“邦楚翎毛,別具一格,是當代江西第一枝筆。”作為師輩的呂鳳子,對梁邦楚亦是另眼相看:“吾有至愛弟子梁邦楚,江西人,擅長國畫丶音樂丶文學,是大器也。”
人物評論
花鳥畫中的逸品大家
--為梁邦楚教授中國畫展作
自元明清文人畫興盛以來,其品評歷來有逸品、神品等的說法,如元代的倪雲林,便被稱為逸品的典型、逸品和神品的比較那一品最高?還有爭論,或者說是各有千秋吧。這些品評大多是對山水畫家而言。花鳥畫中誰稱逸品?似乎還沒有聽說過。在看了“梁邦楚中國畫展”以後,他的寫意花鳥畫堪稱逸品,且居於大家之列。
前些時各大報都曾登載關於梁邦楚教授在香港的一次畫展,23件精品被騙,新聞媒體認為是建國以來第一次也是最大的騙畫案,而引發一場官司的事(法院宣判主辦單位賠償一百四十六萬巨款)。這件事在畫壇和繪畫市場曾出現一次巨大的風波,因而引人注目。
我對梁邦楚教授慕名已久,但和他的接觸,是1986年在江西南昌參加紀念八大山人(朱耷)的國際學術討論會上。他的為人和翩翩的風範,正如這次畫展開幕式上南京大學副校長袁傳榮教授所介紹的,是個性格開朗、灑脫、放逸、幽默,有時是詼諧善謔的畫家,而內在卻是一個十分嚴肅正派的人物。
梁邦楚先生1913年出生在江西南昌繪畫世家,少年時即得名畫家傅抱石先生的賞識,親自傳授書畫篆刻,進入原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後,得到呂鳳子、張書旗二名家的教導。1935年畢業後,以《山水》一軸參加全國第二次美展而嶄露頭角。其後歷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江西文藝學校等校教授,江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等職,於1996年4月謝世,享年83歲。他從事國畫、書法、篆刻達七十餘年之久,擅畫花卉、山水、人物,尤以花鳥畫著稱。
也許因為他和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共同生長在江西南昌,梁先生的人品、畫品都與之有相似之處。這次畫展展出了十來幅他臨摹八大山人的花鳥作品,真是惟妙惟肖,以至有的觀眾懷疑陳列的是否為八大原作,這說明梁先生的花鳥畫最早是傳承自八大山人的。在展出的 《鄱湖浩渺》等作品中,也依稀可以看到八大的影子。
梁先生的寫意花鳥畫,既繼承明清以來的傳統,又師承呂鳳子、張書旗、而張書旗是既傳承任伯年而又進一步現代化了的花鳥畫家。梁教授的花鳥畫既有張書旗的靈動、活潑、色彩鮮麗,又發揮了在中大所學到的西方水彩、油畫的用色,然後出以已意,寫他胸中的花和鳥,在這些作品中,個性是十分鮮明突出的。
他的畫像一脫羈的野馬,一點也不拘謹,解衣盤礴,旁若無人,不管是巨幅還是小品,隨意發揮,得心應手。如巨幅《楓林八哥》,作襯托的大面積紅色黃色的楓葉,鋪天蓋地而來,枝幹的墨線,筆飛墨舞,群棲的八哥,有的密集,有的孤零,有的飛翔,有的似在對語。初看似乎沒有成法,而到最後,紅了的楓葉,活潑潑的八哥,色墨交融,突出醒目,令人驚嘆他構思和構圖的巧妙,真是無法而又有法,一派大家風度。
他畫《柳塘群鴨》也是匠心獨運,畫楊柳葉參用山水畫法,柳葉用筆顫動如亂石鋪街。群鴨有的引頸高鳴,有的潛水覓食,有的回首顧盼,千姿百態,都是從寫生中來,為以前畫家所未畫,熟悉鴨子的生態規律,作畫時得到自由。據說他晚年生活在南昌時期,常單獨一人到郊區鴨場,與養鴨人為友,隨時鋪開畫紙,對鴨寫生。他畫鴨子以及其他水禽,都能手到擒來,全是得自平時寫生的工夫。梁先生畫的老鷹和麻雀也堪稱一絕。所畫沒有粉本依據,胸中的寫生稿,就是粉本。《雄鷹奮翅》是他在打倒“四人幫”後畫的一幅傑作,一隻老鷹凌空而下,四隻小雀驚惶失措,儘管也作飛態,幾乎是嚇得呆住了。真是生動傳神。既是一幅花鳥畫又是一幅名副其實的諷刺畫。麻雀原是自然界野生的小鳥,是畫家賦於它以不同的品性。如徐悲鴻畫逆風振翅的麻雀,是為了表達畫家雖處逆境而奮鬥不息的精神,而在這幅上,卻又表現了“四人幫”麻雀雖小而飛揚跋扈,但在強大的老鷹爪下,只有束手就擒。平常人常說花鳥畫沒有“階級性”難以反映“政治鬥爭”和主旋律,而梁先生卻加以突破了。
梁先生的國畫也表現了原中央大學藝術系培養人才一專多能的優良傳統,既能一專,而人物、山水、花鳥畫也都很出色。這次展出的幾幅山水畫,用筆疏放,著墨不多,構圖別具一格,品位高邁,也在逸品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