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松岡懷集縣人是廣東省南海縣縣丞,一生忠心為國、勤政愛民。
基本介紹
- 本名:梁松岡
- 別名:梁壯
- 字:行之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懷集縣
- 出生日期:1488年(弘治元年四月初四)
- 逝世日期:1564年
- 主要成就:任廣東省南海縣縣丞;抗擊倭寇
- 堂號:集義堂(又名樂善門)
- 銘言:以孝道事母,以忠恕之道事君
梁松岡,懷集縣人,。晚年還鄉後,梁松岡在其故居“集義堂”官廳題一對聯:官勿論高,惟以愛民為最貴;廳休嫌小,但能昌族亦云佳。這既是梁松岡的真實寫照,也是他留給後代的傳世家訓。該堂匾是嘉靖十三年(1534年)甲午仲春穀旦立,是在南京時任明朝兵部尚書湛若水贈予。
忠心為國,勤政愛民
梁松岡自幼受聰明好學,書房掛有“夜眠人靜後,早起鳥啼先”聯,激勵自己惜時勤讀。在梁松岡故居“集義堂”上寫有“詩書傳家,文章華國”的古訓。
據《南海縣誌》記載:梁松岡於明朝嘉靖年間任南海縣正堂,兼理署番禺、順德。當時正逢倭寇侵擾廣東沿海,倭寇劫掠民船、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七品縣令梁松岡不畏艱險,聯合地方士紳,一邊加固城牆,一邊組織武裝力量主動出擊,多次擊潰倭寇的進攻。當地人為感念其保境安民的功勞,明末建墟時,將三江都司山南堡改名為松岡墟,即原南海區松岡鎮。
清德為本,以廉傳家
梁松岡後代受家族文化影響,為官出仕者均忠心為國、勤政愛民,守廉明恥,清正廉明。
梁松岡育有六子,其中三子是舉人,分別擔任湖南湘潭縣主薄、上海縣知縣等官職,其中一子梁允璋還由湘潭縣知縣升任貴陽府知府。在這三個兒子的後人中,曾經產生19位舉人,19位拔貢、歲貢和恩貢,100多位秀才。
到了清代康熙二年(1663年),梁松岡的後人梁騉和侄子梁殿柏一同考中舉人。二人恪守先祖梁松岡“官勿論高,惟以愛民為最貴”的家訓,以民為本,不染纖塵,守節如璧。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梁騉任職四川屏山。當地自然災害頻發,百姓痛苦不堪。梁騉想盡辦法接濟災民,同時上書朝廷陳述百姓疾苦,提出改革措施並請求減免當地賦稅。後因朝廷沒有採納他的意見,梁騉遂上書辭職回鄉。他為官清廉,散盡官俸賑濟災民,以致辭官返鄉時盤纏費短缺,民眾聞訊紛紛解囊相助,始得從四川回到梓里。梁騉感念至深,詳細記錄各筆善款。並題詩抒懷:“一塵不染自安貧,亦是為官本等身。我念斯民民念我,青錢個個送行頻。”
與叔叔梁騉同年中舉,同年出任縣令,梁殿柏出任江蘇江陰知縣。為官介然獨立,不納塵垢。梁殿柏對當地文教事業尤為關切,重視人才培養,倡導擇優取士。曾在縣試考錄時,有人用千金賄賂,他嚴詞拒絕,不為所動。他依據才學選拔童生陳均為冠軍,受到官民的交口稱讚。他去世後,江陰縣立祠祭祀,錄入地方志“名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