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讀書與做人》精選梁實秋談讀書和談做人的散文七十餘篇,希望能反映一代大師才、情、趣之一端。 “以一般人而言,最簡便的修養方法是讀書。” 梁實秋談讀書:深入淺出,以文學家、翻譯家談讀書經歷、閱讀感悟,從中可見出一代大師的成長及東西方文化之精髓,讀者亦可從中體悟到學習外國語言、閱讀外國文學的心得。 梁實秋談做人:信手拈來,對生死,幸福,金錢,友誼等,梁實秋都有自身的獨到見解,謙和之下暗藏幽默,見出大師的修養與睿智。
基本介紹
- 書名:梁實秋讀書與做人
- 作者:梁實秋
-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2014年5月1日
- 頁數:300 頁
- 開本:32 開
- ISBN:9787512506718
- 品牌:國文傳媒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名人推薦,
內容簡介
梁實秋一生留下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梁實秋讀書與做人》精選梁實秋關於讀書與做人的經典名篇,重溫一代文學大師的成長經歷和思想境界
以一般人而言,最簡便的修養方法是讀書。
人生到了一個境界,讀書不是為了應付外界需求,不是為人,是為己,是為察主妹了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實而有意義。吾故曰:讀書樂。
叔本華說,幸福即是痛苦的避免。所謂痛苦是實在的,而幸福則是根本不存在的。痛苦不存在時之態,無以名之,名之曰幸福。是故人生之目標,不在幸福之追求,而在痛苦之避免。人生即是由一串痛苦所構成。能避免一分的苦痛,即是一分的幸福。
“與朋友交,久而敬之”。敬也就是保持距離,也就是防止過分的親呢。要注意的是,友誼不可透支,總要保留幾分
談話,和作文一樣,有主題,有腹稿,有層悼重腿想次嬸備境,有頭尾,不可語無倫次。 --梁實秋
一個人應當像一榆屑祖朵花,不論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茅民抹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個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實秋最像一朵花。 --冰心
圖書目錄
讀書篇
Part1漫談
書
漫談讀書
好書談
影響我的幾本書
曬書記
學問與趣味
文藝與道德
作文的三個階段
紐約的舊書鋪
Part2我讀
亞瑟王的故事
莎士比亞與時代錯誤
斯威夫特自輓詩
拜倫
瑪麗·蘭姆
陶淵明"室無萊婦"
讀杜記疑
劍外
竹林七賢
管仲之器小哉
Part3有感
詹森的字典
桑福德與墨頓
《造謠學校》
《大街》
《曾孟朴的文學旅程》
《傳法偈》
《飲中八仙歌》
獨來獨往——讀蕭繼宗《獨往集》
書評(七則)
《忽必烈汗》
做人篇
Part1修身
162錢的教育
166利用零碎時間
169敬老
172談時間
176時間即生命
178閒暇
181說儉
184廉
187麻將
192獎券
Part2處世
退休
臉譜
厭惡女性者
醫生
好漢
窮
升官圖
代溝
為什麼不說實話
廢話
沉默
生病與吃藥
花錢與受氣
鷹的對話
第六倫
推銷術
Part3做人
大學教授
暴發戶
談學者
剽竊
談友誼
了生死
談幽默
談話的藝術
教育你的父母
罵人的藝術
談禮
悲觀
義憤
快樂
作者簡介
梁實秋(1903~1987):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
他生於北京,畢業於清華大學,1923年赴美留學,在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及哈佛大學研究英國文學三年。歷任東南大學、青島大學、北京大學等校教授。抗戰期間,曾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國立編譯館編篡。抗戰勝利後,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去台後曾任編譯館館長嬸故、台灣師範大學教授及文學院院長。
梁實秋曾與魯迅等左翼作家筆戰不斷。一生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趨碑組台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代表作有《雅舍小品》、《莎士比亞全集》等。
序言
序言:讀書苦?讀書樂? 文/ 梁實秋
從開蒙說起
讀書苦?讀書樂?一言難盡。
從前讀書自識字起。開蒙時首先是念字號,方塊紙上寫大字,一天讀三五個,慢慢增加到十來個,先是由父母手寫,後來書局也有印製成盒的,背面還往往有畫圖,名曰看圖識字。小孩子淘氣,誰肯沉下心來一遍一遍地認識那幾個單字?若不是靠父母的撫慰,甚至糖果的獎誘,我想孩子開始識字時不會有多大的樂趣。
光是認字還不夠,需要練習寫字,於是以描紅模子開始,“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再不就是“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或是“王子去求仙,丹成上九天,洞中才一日,世上幾千年”。手搦毛筆管,硬是不聽使喚,若不是先由父母把著小手寫,多半就會描出一串串的大黑豬。事實上,沒有一次寫字不曾打翻墨盒硯台弄得滿手烏黑,狼藉不堪。稍後寫小楷,白摺子烏絲欄,寫上三五行就覺得很吃力。大致說來,寫字還算是愉快的事。
進過私塾或從“人,手,足,刀,尺”讀過初小教科書的人,對於體罰一事大概不覺陌生。念背打三部曲,是我們傳統的教學法。一目十行而能牢記於心,那是天才的行徑;普通智商的兒童,非打是很難背誦如流的。英國十八世紀的詹森博士就贊成體罰,他說那是最直截了當的教學法,頗合於我們所謂“扑作教刑”之意。私塾老師大概都愛抽旱菸,一二尺長的旱菸袋總是隨時不離手的,那菸袋鍋子最可怕,白銅製,如果孩子背書疙疙瘩瘩的上氣不接下氣,當心那菸袋鍋子敲在腦袋殼上,“砰”的一聲就是一個大包。誰疼誰知道。國小教室講台桌子抽屜里通常藏有戒尺一條,古所謂檟檚,也就是竹板一塊,打在手掌上其聲清脆,感覺是又熱又辣又麻又疼。早年的孩子沒嘗過打手板的滋味的大概不太多。如今體罰懸為禁例,偶一為之便會成為新聞。現代的孩子比較有福了。
從前的孩子認字,全憑記憶,記不住便要硬打進去。如今的孩子讀書,開端第一冊是先學注音符號,這是一大改革。本來是,先有語言,後有文字。我們的文字不是拼音的,雖然其中一部分是形聲字,究竟無法看字即能讀出聲音,或是發音即能寫出文字。注音符號(比反切高明多了)是幫助把語言文字合而為一的一種工具,對於兒童讀書實在是無比的方便。我們中國的文字不是沒有嚴密的體系,所謂六書即是一套提綱挈領的理論,雖然號稱“國小”,小學生誰能理解其中的道理?《說文解字》五百四十個部首就會使人暈頭轉向。章太炎編了一個《部首歌》,“一、上、三、示、王、玉、珏……”煞費苦心,誰能背得上來?陳獨秀編了一部《國小識字讀本》(台灣印行改名為《文字新論》),是文字學方面一部傑出的大作,但是顯然不是適合國小識字的讀本。我們中國的語言文字,說難不難,說易不易,高本漢說過這樣一段話--
北京語實在是一種最可憐的方言, 總共只有四百二十個音綴;普通的語詞不下四千個,這四千多個的語詞,統須支配於四百二十個音綴當中。同音語詞的增進,使聽受者受了極大的困難,於此也可以想見了……(見《中國語與中國文》)
這是外國人對外國人所說的話,我們中國兒童國語嫻熟,四聲準確,並不覺得北京語“可憐”。我們的困難不在語言,在語言與文字之間的不易溝通。所以讀書從注音符號開始,這方法是絕對正確的。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是舊式的啟蒙的教材。《百家姓》有其實用價值,對初學並不相宜,且置勿論。《三字經》《千字文》都編得不錯,內容豐富妥當,而且文字簡練,應該是很好的教材,所以直到今日還有人懷念這兩部匠心獨運的著作,但是對於兒童並不相宜。孩子懂得什麼“人之初,性本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民國初年,我在北平陶氏學堂讀過一個時期的國小,記得國文一課是由老師領頭高吟“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全班一遍遍地循聲朗誦,老師喉嚨幹了,就指派一個學生(班長之類)代表他領頭高吟。朗誦一小時,下課。好多首詩經作品就是這樣注入我的記憶,可是過了五六十年之後自己摸索才略知那幾首詩的大意。小時候多少時間都浪費掉了。教我讀《詩經》的那位老師的姓名已不記得,他那副不討人敬愛的音容道貌至今不能忘!
新式的語文教科書顧及兒童心理及生活環境,讀起來自然較有趣味。民初的國文教科書,“一人二手,開門見山,山高日小,水落石出……”,“一老人,入市中,買魚兩尾,步行回家”……這一類課文還多少帶有一點文言的味道。後來仿效西人的作風,就有了“小貓叫,小狗跳……”一類的句子,為某些人所詬病。其實孩子喜歡小動物,由此而入讀書識字之門,亦未可厚非。抗戰初期我曾負責主編一套中國小教科書,深知其中艱苦,大概越是初級的越是難於編寫,因為牽涉到兒童心理與教學方法。現在台灣使用的“國立編譯館”編印的中國小教科書,無論在內容上或印刷上較前都日益進步,學生面對這樣的教科書至少應該不至於望而生畏。
紀律與興趣
高中與大學一、二年級是讀書求學的一個很重要階段。現在所謂讀書,和從前所謂“讀聖賢書”意義不同,所讀之書範圍較廣,學有各門各科,書有各種各類。但是國、英、算是基本學科,這三門不讀好,以後荊棘叢生,一無是處。而這三門課,全無速成之方,必須按部就班,耐著性子苦熬。讀書是一種紀律,談不到什麼興趣。
梁啓超先生是我所敬仰的一位學者,他的一篇《學問與興趣》廣受大眾歡迎,很多人讀書全憑興趣,無形中受了此文的影響。我也是他所影響到的一個。我在清華讀書,竊自比附於“少小愛文辭”之列,對於數學不屑一顧,以為性情不近,自甘暴棄,勉強及格而已。留學國外,學校當局強迫我補修立體幾何及三角二課。我這才知道發憤補修。可巧我所遇到的數學老師,是真正循循善誘的一個人,他講解一條定律一項原理,不厭其詳,遠譬近喻地要學生徹底理解而後已。因此我在這兩門課中居然培養出興趣,得到優異的成績,蒙準免予參加期終考試。我舉這一個例,為的說明一件事,吾人讀書上課,無所謂性情近與不近,無所謂有無興趣。讀書上課就是紀律,越是自己不喜歡的學科,越要加倍鞭策自己努力鑽研。克制自己欲望的這一套功夫,要從小時候開始鍛鍊。讀書求學,自有一條正路可循,由不得自己任性。梁啓超先生所倡導趣味之說,是對有志研究學問的人士說教,不是對讀書求學的青年致辭。
一般人稱大學為最高學府,易令人滋生誤解,大學只是又一個讀書求學的階段,直到畢業之日才可稱之為做學問的“開始”。大學仍然是一個準備階段,大學所講授的仍然是基本知識。所以大學生在讀書方面沒有多少選擇的自由,凡是課程規定的以及教師指定的讀物是必須讀的。青年人常有反抗的心理,越是規定必須讀的,越是不願去讀,寧願自己去海闊天空地窮搜冥討。到頭來是枉費精力自己吃虧,五四時代而不知所從。張之洞的《書目答問》不足以饜所望。有一天幾個同學和我以《清華周刊》記者的名義進城去就教於北大的胡適之先生,胡先生慨允為我們開一個最低的國學必讀書目,後來就發表在《清華周刊》上。內容非常充實,名為最低,實則龐大得驚人。梁啓超先生看到了,憑他淵博的學識開了一個更詳盡的書目。沒有人能按圖索驥地去讀,能約略翻閱一遍認識其中較重要的人名書名就很不錯了。吳稚暉先生看到這兩個書目,氣得發出“一切線裝書都丟進茅坑裡去”的名言!現在想想,我們當時惹出來的這個書目風波,倒也不是什麼壞事,只是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罷了。我們的舉動表示我們不肯枯守學校規定的讀書紀律,而對於更廣泛更自由的讀書的要求開始展露了天真的興趣。
書到用時方恨少
我到三十歲左右開始以教書為業的時候,發現自己學識不足,讀書太少,應該確有把握的題目東一個窟窿西一個缺口,自己沒有全部搞通,如何可以教人?既已荒疏於前,只好惡補於後,而惡補亦非易易。我忘記是誰寫的一副對聯:“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很有意思,下句好像是左宗棠的,上句不知是誰的。這副對聯表面上語氣很謙遜,細味之則自視甚高。以上句而論,天下之書浩如煙海,當然無法遍讀,而居然發現自己尚有未曾讀過之書,則其已經讀過之書必已不在少數,這口氣何等狂傲!我愛這句話,不是因為我也感染了幾分狂傲,而是因為我確實知道自己的譾陋,許多該讀而未讀的書太多,故此時時記掛著這句名言,勉勵自己用功。
名人推薦
一個人應當像一朵花,不論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個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實秋最像一朵花。
——冰心
166利用零碎時間
169敬老
172談時間
176時間即生命
178閒暇
181說儉
184廉
187麻將
192獎券
Part2處世
退休
臉譜
厭惡女性者
醫生
好漢
窮
升官圖
代溝
為什麼不說實話
廢話
沉默
生病與吃藥
花錢與受氣
鷹的對話
第六倫
推銷術
Part3做人
大學教授
暴發戶
談學者
剽竊
談友誼
了生死
談幽默
談話的藝術
教育你的父母
罵人的藝術
談禮
悲觀
義憤
快樂
作者簡介
梁實秋(1903~1987):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
他生於北京,畢業於清華大學,1923年赴美留學,在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及哈佛大學研究英國文學三年。歷任東南大學、青島大學、北京大學等校教授。抗戰期間,曾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國立編譯館編篡。抗戰勝利後,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去台後曾任編譯館館長、台灣師範大學教授及文學院院長。
梁實秋曾與魯迅等左翼作家筆戰不斷。一生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代表作有《雅舍小品》、《莎士比亞全集》等。
序言
序言:讀書苦?讀書樂? 文/ 梁實秋
從開蒙說起
讀書苦?讀書樂?一言難盡。
從前讀書自識字起。開蒙時首先是念字號,方塊紙上寫大字,一天讀三五個,慢慢增加到十來個,先是由父母手寫,後來書局也有印製成盒的,背面還往往有畫圖,名曰看圖識字。小孩子淘氣,誰肯沉下心來一遍一遍地認識那幾個單字?若不是靠父母的撫慰,甚至糖果的獎誘,我想孩子開始識字時不會有多大的樂趣。
光是認字還不夠,需要練習寫字,於是以描紅模子開始,“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再不就是“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或是“王子去求仙,丹成上九天,洞中才一日,世上幾千年”。手搦毛筆管,硬是不聽使喚,若不是先由父母把著小手寫,多半就會描出一串串的大黑豬。事實上,沒有一次寫字不曾打翻墨盒硯台弄得滿手烏黑,狼藉不堪。稍後寫小楷,白摺子烏絲欄,寫上三五行就覺得很吃力。大致說來,寫字還算是愉快的事。
進過私塾或從“人,手,足,刀,尺”讀過初小教科書的人,對於體罰一事大概不覺陌生。念背打三部曲,是我們傳統的教學法。一目十行而能牢記於心,那是天才的行徑;普通智商的兒童,非打是很難背誦如流的。英國十八世紀的詹森博士就贊成體罰,他說那是最直截了當的教學法,頗合於我們所謂“扑作教刑”之意。私塾老師大概都愛抽旱菸,一二尺長的旱菸袋總是隨時不離手的,那菸袋鍋子最可怕,白銅製,如果孩子背書疙疙瘩瘩的上氣不接下氣,當心那菸袋鍋子敲在腦袋殼上,“砰”的一聲就是一個大包。誰疼誰知道。國小教室講台桌子抽屜里通常藏有戒尺一條,古所謂檟檚,也就是竹板一塊,打在手掌上其聲清脆,感覺是又熱又辣又麻又疼。早年的孩子沒嘗過打手板的滋味的大概不太多。如今體罰懸為禁例,偶一為之便會成為新聞。現代的孩子比較有福了。
從前的孩子認字,全憑記憶,記不住便要硬打進去。如今的孩子讀書,開端第一冊是先學注音符號,這是一大改革。本來是,先有語言,後有文字。我們的文字不是拼音的,雖然其中一部分是形聲字,究竟無法看字即能讀出聲音,或是發音即能寫出文字。注音符號(比反切高明多了)是幫助把語言文字合而為一的一種工具,對於兒童讀書實在是無比的方便。我們中國的文字不是沒有嚴密的體系,所謂六書即是一套提綱挈領的理論,雖然號稱“國小”,小學生誰能理解其中的道理?《說文解字》五百四十個部首就會使人暈頭轉向。章太炎編了一個《部首歌》,“一、上、三、示、王、玉、珏……”煞費苦心,誰能背得上來?陳獨秀編了一部《國小識字讀本》(台灣印行改名為《文字新論》),是文字學方面一部傑出的大作,但是顯然不是適合國小識字的讀本。我們中國的語言文字,說難不難,說易不易,高本漢說過這樣一段話--
北京語實在是一種最可憐的方言, 總共只有四百二十個音綴;普通的語詞不下四千個,這四千多個的語詞,統須支配於四百二十個音綴當中。同音語詞的增進,使聽受者受了極大的困難,於此也可以想見了……(見《中國語與中國文》)
這是外國人對外國人所說的話,我們中國兒童國語嫻熟,四聲準確,並不覺得北京語“可憐”。我們的困難不在語言,在語言與文字之間的不易溝通。所以讀書從注音符號開始,這方法是絕對正確的。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是舊式的啟蒙的教材。《百家姓》有其實用價值,對初學並不相宜,且置勿論。《三字經》《千字文》都編得不錯,內容豐富妥當,而且文字簡練,應該是很好的教材,所以直到今日還有人懷念這兩部匠心獨運的著作,但是對於兒童並不相宜。孩子懂得什麼“人之初,性本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民國初年,我在北平陶氏學堂讀過一個時期的國小,記得國文一課是由老師領頭高吟“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全班一遍遍地循聲朗誦,老師喉嚨幹了,就指派一個學生(班長之類)代表他領頭高吟。朗誦一小時,下課。好多首詩經作品就是這樣注入我的記憶,可是過了五六十年之後自己摸索才略知那幾首詩的大意。小時候多少時間都浪費掉了。教我讀《詩經》的那位老師的姓名已不記得,他那副不討人敬愛的音容道貌至今不能忘!
新式的語文教科書顧及兒童心理及生活環境,讀起來自然較有趣味。民初的國文教科書,“一人二手,開門見山,山高日小,水落石出……”,“一老人,入市中,買魚兩尾,步行回家”……這一類課文還多少帶有一點文言的味道。後來仿效西人的作風,就有了“小貓叫,小狗跳……”一類的句子,為某些人所詬病。其實孩子喜歡小動物,由此而入讀書識字之門,亦未可厚非。抗戰初期我曾負責主編一套中國小教科書,深知其中艱苦,大概越是初級的越是難於編寫,因為牽涉到兒童心理與教學方法。現在台灣使用的“國立編譯館”編印的中國小教科書,無論在內容上或印刷上較前都日益進步,學生面對這樣的教科書至少應該不至於望而生畏。
紀律與興趣
高中與大學一、二年級是讀書求學的一個很重要階段。現在所謂讀書,和從前所謂“讀聖賢書”意義不同,所讀之書範圍較廣,學有各門各科,書有各種各類。但是國、英、算是基本學科,這三門不讀好,以後荊棘叢生,一無是處。而這三門課,全無速成之方,必須按部就班,耐著性子苦熬。讀書是一種紀律,談不到什麼興趣。
梁啓超先生是我所敬仰的一位學者,他的一篇《學問與興趣》廣受大眾歡迎,很多人讀書全憑興趣,無形中受了此文的影響。我也是他所影響到的一個。我在清華讀書,竊自比附於“少小愛文辭”之列,對於數學不屑一顧,以為性情不近,自甘暴棄,勉強及格而已。留學國外,學校當局強迫我補修立體幾何及三角二課。我這才知道發憤補修。可巧我所遇到的數學老師,是真正循循善誘的一個人,他講解一條定律一項原理,不厭其詳,遠譬近喻地要學生徹底理解而後已。因此我在這兩門課中居然培養出興趣,得到優異的成績,蒙準免予參加期終考試。我舉這一個例,為的說明一件事,吾人讀書上課,無所謂性情近與不近,無所謂有無興趣。讀書上課就是紀律,越是自己不喜歡的學科,越要加倍鞭策自己努力鑽研。克制自己欲望的這一套功夫,要從小時候開始鍛鍊。讀書求學,自有一條正路可循,由不得自己任性。梁啓超先生所倡導趣味之說,是對有志研究學問的人士說教,不是對讀書求學的青年致辭。
一般人稱大學為最高學府,易令人滋生誤解,大學只是又一個讀書求學的階段,直到畢業之日才可稱之為做學問的“開始”。大學仍然是一個準備階段,大學所講授的仍然是基本知識。所以大學生在讀書方面沒有多少選擇的自由,凡是課程規定的以及教師指定的讀物是必須讀的。青年人常有反抗的心理,越是規定必須讀的,越是不願去讀,寧願自己去海闊天空地窮搜冥討。到頭來是枉費精力自己吃虧,五四時代而不知所從。張之洞的《書目答問》不足以饜所望。有一天幾個同學和我以《清華周刊》記者的名義進城去就教於北大的胡適之先生,胡先生慨允為我們開一個最低的國學必讀書目,後來就發表在《清華周刊》上。內容非常充實,名為最低,實則龐大得驚人。梁啓超先生看到了,憑他淵博的學識開了一個更詳盡的書目。沒有人能按圖索驥地去讀,能約略翻閱一遍認識其中較重要的人名書名就很不錯了。吳稚暉先生看到這兩個書目,氣得發出“一切線裝書都丟進茅坑裡去”的名言!現在想想,我們當時惹出來的這個書目風波,倒也不是什麼壞事,只是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罷了。我們的舉動表示我們不肯枯守學校規定的讀書紀律,而對於更廣泛更自由的讀書的要求開始展露了天真的興趣。
書到用時方恨少
我到三十歲左右開始以教書為業的時候,發現自己學識不足,讀書太少,應該確有把握的題目東一個窟窿西一個缺口,自己沒有全部搞通,如何可以教人?既已荒疏於前,只好惡補於後,而惡補亦非易易。我忘記是誰寫的一副對聯:“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很有意思,下句好像是左宗棠的,上句不知是誰的。這副對聯表面上語氣很謙遜,細味之則自視甚高。以上句而論,天下之書浩如煙海,當然無法遍讀,而居然發現自己尚有未曾讀過之書,則其已經讀過之書必已不在少數,這口氣何等狂傲!我愛這句話,不是因為我也感染了幾分狂傲,而是因為我確實知道自己的譾陋,許多該讀而未讀的書太多,故此時時記掛著這句名言,勉勵自己用功。
名人推薦
一個人應當像一朵花,不論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個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實秋最像一朵花。
——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