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柑桔小實蠅屬
雙翅目 Diptera,實蠅科Trypetidae,寡毛實蠅亞科Dacinae。一般成蟲體長7~8毫米,翅透明,
翅脈 黃褐色,有三角形翅痣。全體深黑色和黃色相間。胸部背面大部分黑色,但黃色的“U”字形斑紋十分明顯。腹部黃色,第1、2節背面各有一條黑色橫帶,從第3節開始中央有一條黑色的縱帶直抵腹端,構成一個明顯的“T”字形斑紋。雌蟲產卵管發達,由3節組成。卵梭形,長約1毫米,寬約0.1毫米,乳白色。幼蟲蛆形,類型無頭無足型,老熟時體長約10毫米,黃白色。蛹為
圍蛹 ,長約5毫米,全身黃褐色。
易與地中海實蠅混淆
桔小實蠅容易與境外的
地中海實蠅 (Ceratitis capitata,Mediterranean fruit fly)混淆了,後者原產非洲南撒哈拉西部地區,危害包括茄科(番茄、辣椒、茄子)在內的至少67個科353種水果和蔬菜,危害程度大於桔小實蠅。
地中海實蠅 易與其他實蠅混淆
除了桔小實蠅,實蠅(Tephritidae,實蠅科)的種類其實不少,大約有5000種,我國記錄有有大約400種,各種實蠅確實危害瓜果,比如2008年曾經引起部分民眾對柑橘恐慌的橘大實蠅(Bactrocera minax)雖然為我國柑橘產業一大害蟲,但沒有那么廣泛的食譜。除了這些,比較常見的還有具條實蠅(B. scutellata)、南瓜實蠅(B. tau)、瓜實蠅(B. cucturbitae)等等很多。
易與果蠅混淆
實蠅也被看成是
果蠅 (fruit flies)里的一類,不過和實驗室里使用的
黑腹果蠅 (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並非同族,後者屬於果蠅科(Drosophilidae),是迄今為人類研究的最清楚的動物之一。果蠅喜歡吃腐爛的水果.
黑腹果蠅 主要習性 華南地區每年發生9-12代,無明顯的越冬現象,田間世代發生疊置。成蟲羽化後需要經歷較長時間的補充營養(夏季約10~20天;秋季25~30天;冬季3~4個月)才能
交配 產卵,卵產於將近成熟的果皮內,每處5~10粒不等。每頭雌蟲產卵量400~1000粒。卵期夏秋季1~2天,冬季3~6天。幼蟲孵出後即在果內取食為害,被害果常變黃早落;即使不落,其果肉也必腐爛不堪食用,對果實產量和質量貽害極大。幼蟲期在夏秋季需7~12日;冬季13~20日。老熟後脫果入土化
蛹 ,深度3~7厘米。
蛹期 夏秋季8~14日;冬季15~20日。
桔小實蠅 災情特點 據2007年的記錄數據顯示,廣州地區冬春季(1~3月)平均溫度約在15~20℃之間,桔小實蠅可以卵、幼蟲和成蟲在果園或大自然中的其他場所存在。若氣溫降至14℃以下,桔小實蠅成蟲停止活動;氣溫高於14℃,成蟲可飛翔尋食;春夏季節,氣溫達20℃以上,桔小實蠅寄主食物日漸增多,可完全滿足其生存和繁殖條件的需要。
桔小實蠅 1981~1999年的調查情況顯示,1981、1987、1989、1999年是廣州地區暴發桔小實蠅較大發生的年份。從調查發現,每次的大發生都以番石榴為其中的首要受害對象,當然楊桃、芒果以及其他零星種植的桃、蒲桃等均不同程度地受害。
在冬季仍然比較溫暖的廣州地區,由於寄主植物周年存在,桔小實蠅可終年發生,儘管由於12月至翌年3月以前氣溫偏低,桔小實蠅的活動受到一定的抑制,但並未影響其生存。根據2007年的調查,桔小實蠅第一代成蟲出現在3、4月間,5月下旬出現全年第1個成蟲盛發高峰期,8、9月間出現全年第2個成蟲盛發高峰。8月,是果園中的水果受害最嚴重的季節。
防治方法 (1)厲行檢疫,嚴防幼蟲隨果實或蛹隨園土傳播。一旦發現疫情,可用
溴甲烷 熏蒸。
桔小實蠅 (2)人工防治隨時檢拾蟲害落果,摘除樹上的蟲害果一併燒毀或投入糞池漚浸。但切勿淺埋,以免
害蟲 仍能羽化。
(3)誘殺成蟲1.紅糖毒餌:在90%
敵百蟲 的1000倍液中,加3%紅糖製得毒餌噴灑樹冠濃密陰蔽處。隔5天1次,連續3~4次。2.甲基丁香酚(Methyl eugenol)
引誘劑 :將浸泡過甲基丁香酚(即誘蟲醚)加3%馬拉硫磷或二溴磷溶液的蔗渣纖維板小方塊懸掛樹上,每平方公里50片,在成蟲發生期每月懸掛2次,可將小實蠅雄蟲基本消滅。3.水解蛋白毒餌:取
酵母 蛋白1000克、25%馬拉硫磷可濕性粉3000克,兌水700公斤於成蟲發生期噴霧樹冠。
(4)地面施藥於實蠅幼蟲入土化蛹或成蟲羽化的始盛期用50%馬拉硫磷乳油、或50%二嗪農乳油1000倍液噴灑果園地面,每隔7天左右1次,連續2~3次。
入侵歷史 桔小實蠅(Bactroceradorsalis)是危害水果和蔬菜的危險性有害生物,我國於1911年首次在台灣省台北市的柑桔園發現,在大陸於1937年報導有該蟲發生。
生活史 在廣州地區,桔小實蠅1年可發生7~8代。其成蟲在開始成熟的寄主果實上產卵,在夏季其卵經過1.5d開始孵化,通常當天孵化完畢。幼蟲孵化後在果實中取食果肉,並在受害果實中發育成長,老熟幼蟲便從果實中鑽出,彈跳落地入土。老熟幼蟲約經過1d成蛹,在土壤中再經過8~9d便出土羽化。新一代成蟲羽化後,經過12~14d的時間,進入性成熟時期,雌雄成蟲開始交配,此時意味著成蟲繁殖下一代的時間開始。
生活習性 桔小實蠅在果園的活動,多發生在早上11:00前或下午16:00~18:00,也是取食、產卵和交配最適的時間,尤其是黃昏時間交配活動更頻繁。桔小實蠅成蟲一生可交配多次,雌蟲交配1次可供其用作受精產卵約1個月,一生只交配1次的雌蟲,其產卵量及孵化率均低於多次交配的雌蟲。多次交配的雌蟲,營養充足時,一生可產卵近1000粒或更多。
高濕對桔小實蠅的卵和幼蟲發育有利,幼蟲在水中可忍耐72~90h;乾燥對蛹的生存不利,會導致其羽化率下降。地面上的落地蟲果,由於果實中含水量高,有利於桔小實蠅幼蟲的生存,如果幼蟲尚成長未足夠成熟化蛹時,幼蟲仍然留在受害果內,即使果實逐漸變乾也不影響其生存,但不適宜在過乾果內生存。隨被害果落地的幼蟲,通常在1~2厘米深度的表土中化蛹,如果土質較沙性,也就是比較疏鬆的土壤,幼蟲化蛹深入到6厘米左右的土層中。
防治關鍵 由於桔小實蠅具有很強飛翔能力、寄主廣泛、生命力強和防治困難等特點的一類危險性有害生物,對水果生產可造成嚴重的破壞[7],同時嚴重影響水果國際貿易的發展。因此,全世界凡是有實蠅發生和危害的國家和地區,都無不在想方設法建立對實蠅的防除措施。在開展對實蠅防治研究的過程中,經歷了一個從最單一的食物誘餌和噴灑殺蟲劑的研究和套用,到目前已進入以實蠅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為依據且設計更高級的綜合防除措施階段。
(1)誘殺成蟲
①性引誘劑誘殺雄性成蟲目前對桔小實蠅雄性成蟲具較強引誘力的性引誘劑,是桔小實蠅引誘劑Methyleugenol(簡稱Me)。引誘劑是一種液體狀的物質,用棉花芯吸收後置於一種被稱為Steiner的誘捕器內,誘捕器懸掛在寄主果樹的枝條上,離地面的高度一般在1.5米左右。誘捕的對象是桔小實蠅及其相關的種類,據報導有80多種實蠅對該引誘劑具反應。這種引誘劑可以對處於800~1∶000米半徑範圍內的桔小實蠅具引誘力。由於引誘劑對桔小實蠅雄性成蟲具有強烈的引誘力,果園中大量的雄性成蟲被誘殺,打破了果園內桔小實蠅雌雄約1∶1自然比例的生態平衡,使雌蟲缺少雄性成蟲多次交配機會,並使增加其產卵量和提高卵孵化率的機會喪失。因此,通過性引誘劑對雄性成蟲長時間的誘殺,可使果園中的桔小實蠅蟲口密度大幅下降。
②誘殺兩性成蟲的引誘物一類是食物誘餌,另一類是利用基於物理原理的引誘工具。實蠅的繁殖,需要攝取大量的蛋白質作為營養補充,因而含蛋白質的食物,對實蠅具有較強的吸引力。但在對實蠅防治的實際操作中,套用食物誘餌捕殺成蟲的措施,一般較難推廣。究其原因主要是餌料成本高、在自然環境下保質期短、誘捕有效範圍較窄,這就決定食物誘餌不易被在防治中廣泛套用。而另一類引誘物如黃色膠粘紙,是利用實蠅對黃色光波的反應力,可以將實蠅兩性成蟲吸引而達到捕殺的目的。黃色膠粘紙具有價廉、粘蟲力強、不受雨水損壞、使用期長和環保等特點,一張黃色膠粘紙置於果園,7天內可捕殺近100頭桔小實蠅兩性成蟲。這種膠粘紙與桔小實蠅引誘劑誘殺配合使用,將大大提高誘殺成蟲的效果。
(2)果實套袋及蟲果處理
①果實套袋套用套袋技術,可使果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病蟲危害,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最佳化果實品質。然而,對果實套袋,並非任何水果品種在品質上都能忍受,甚至同一品種的不同品系,對套袋的反應都會有一定的差異。不過,大多數的水果品種都不會拒絕這種“保護”。據劉玉章報導,柑桔類果實套袋防治桔小實蠅試驗結果顯示,套袋試驗區落果率為5%,而無套袋區的落果率則為95%。果實套袋的原理,是利用一種可阻隔實蠅在果實上直接產卵而又不影響果實品質的袋狀材料,根據實蠅的產卵特性,在果實尚未進入開始成熟前的發育階段開始套果。根據對在廣州市花都區莘田二村種植的四季番石榴測定試驗,結果顯示最適在直徑處於3厘米或4厘米以下果實套袋,使果實處於最佳的發育階段。此時果質堅硬,實蠅是不會在處於這種果質狀態的果實上產卵和繁殖後代的,關鍵套袋時機是掌握在果實處於小果期。據測定,四季番石榴(據有關專家介紹,是一種由廣州本地原種和泰國番石榴雜交而成)果實直徑一旦發育到4厘米以上,桔小實蠅雌蟲就可以在番石榴果實上成功產卵。作套袋用的多為塑膠材料製品,但應有所選擇,在厚度方面太薄(10微米或10微米以下時,桔小實蠅雌蟲的產卵管可以刺穿薄膜成功產卵到果實上,起不到真正防蟲的作用。經過對桔小實蠅的產卵測定,套用15微米厚度的塑膠薄膜作套袋材料,不僅可以成功防蟲,而且對果實品質也不造成影響。
②收集和處理蟲果蟲果是果園中蟲口發展和擴大之源。桔小實蠅雌性成蟲在成熟果實上產卵,卵孵化後幼蟲在果實中取食並發育成長。據對1個基本放棄防治的番石榴果園調查發現,19個成熟果中帶蟲數最多的有203頭,最少也有61頭,由於果園為桔小實蠅提供豐富的食物和優越的繁殖條件,從而造成實蠅嚴重發生。在這樣的良好的生態環境條件下,實蠅的繁殖率高,按每頭雌性成蟲產卵1000粒計算,可孵化幼蟲近1000頭,羽化的成蟲數也將達900多頭,其雌雄比例為1∶1,則有雌性成蟲近500頭。這僅僅是1頭雌性成蟲繁殖的數量,如果按500頭雌蟲的繁殖量,就有可產生50萬頭新一代的兩性成蟲,繁殖數字驚人。因此,收集和處理蟲果,作為一種對桔小實蠅的綜合防治措施,可以說比任何一種殺蟲措施都更有效。是果園生產出高產優質產品的關鍵因素之一。收集和處理蟲果,應是一種日常不可缺少的防蟲工作:一是將掛在樹上的蟲害果摘下,二是收集果園地面的落果,尤其是在果實收穫過程中,淘汰的果實應集中處理。如果果實收穫後落果和廢棄果大量遺留在果園,經過15~20天后,果園的蟲口密度將急劇增加。番石榴夏果於8月收穫,據調查發現,由於果園落地果和收穫時遺棄的淘汰果未被及時清理,結果收穫後兩周內,果園的蟲口密度由8月上旬的平均16.88頭/誘捕器,到8月下旬實蠅捕獲量已急劇上升到68.45頭/誘捕器,桔小實蠅的捕獲量增加4倍。在這一情況下可以看出,收集和處理蟲果,更顯得格外重要。
(3)釋放不育實蠅
套用實蠅的不育技術對野生實蠅進行防治的技術,是將桔小實蠅經過60Co~γ照射處理,導致其喪失生殖能力,造成實蠅不育。將雄性不育成蟲釋放到果園,使其與果園中野生雌性實蠅成蟲交配,交配後的野生雌蠅產的卵無孵化能力,不能繁殖後代,從而使野生實蠅的發生數量得到控制。若經過反覆釋放有足夠數量的不育實蠅之後,野生實蠅群體數量將會減少甚至可能最終消失,達到對野生實蠅防治的目的。因此,在桔小實蠅發生的廣大地區,套用釋放不育蠅控制野生蠅,會將野生蠅的發生數量得到控制,是在對桔小實蠅進行綜合防治中的一種補充。套用不育實蠅防治野生實蠅的技術,是以60Co的不同劑量,對桔小實蠅蛹進行不育輻照對比測定,我們進行的試驗測定結果顯示,桔小實蠅有效不育的劑量為95gy(格雷),雄性不育成蟲在果園擴散的距離多集中在離釋放點140米的範圍,而距釋放點20~60米的範圍內不育實蠅分布更為集中。在制定套用釋放不育桔小實蠅對果園中野生桔小實蠅進行防治的措施時,從全年防治策略上,著重注意抓冬後第一代成蟲的防治,力減當代成蟲數,控制成蟲產卵繁殖而累積的蟲源,以便壓減全年第一個成蟲盛發高峰期的蟲口發生量。按照上述防治策略,釋放不育雄性桔小實蠅到果園,以便與果園中野生雌性桔小實蠅交配,按照不育技術套用的原理,該雌性成蟲將失去其天生的繁殖能力。根據在對桔小實蠅不育技術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並非任何野生雌性桔小實蠅與不育桔小實蠅交配後都能完全導致其失去繁殖能力,而可以導致失去繁殖能力的雌性成蟲,是羽化後未曾交配過的處女雌蟲,這些雌性成蟲一旦與之交配,則可終生不育。在果園中與野生雄性成蟲交配過的野生雌性成蟲,一旦再與不育雄性桔小實蠅交配,則只能導致其卵的孵化率下降,據測定,其比正常雌性成蟲產的卵孵化率低1/3。因此,在設計套用釋放不育桔小實蠅對果園中野生桔小實蠅的防治措施時,確定其最佳釋放時間,可以提高防治效果。最佳釋放時間的確定,可以根據蟲情發生預測推算第一代成蟲性成熟期的參考時間,釋放與之性成熟期相吻合的不育桔小實蠅,在此期間,不育桔小實蠅與野生桔小實蠅相遇交配,尤其是不斷與果園中其他野生雌性成蟲交配,使導致產生不育群體的幾率增大。此外,不育實蠅如與已交配過的實蠅交配,雖然不能導致其終生不育,但也能壓低其正常的繁殖能力,從而也對群體發生數量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
(4)化學防治
在對桔小實蠅進行綜合防治的過程中,使用殺蟲劑治蟲是一種應急的補充措施。殺蟲劑的使用,牽涉到用藥對水果的安全性、對食品和環境的污染、保護天敵以及對人畜和魚類等水產養殖業的安全等問題。然而,在蟲情發生處於緊急狀態的情況下,必須使用殺蟲劑配合控制蟲情時,有選擇性使用殺蟲劑也是必要的。由於殺蟲劑殺蟲速度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迅速控制蟲情的作用。套用對桔小實蠅防治,主要掌握用藥的時段和具體時間,從針對成蟲的防治設計,最佳的用藥時段掌握在成蟲羽化的高峰期,也就是性成熟前對成蟲進行噴殺;噴藥的時間,根據桔小實蠅在一天中最活躍的時間,即上午10∶00~11∶00前或下午16∶00~18∶00,進行樹冠覆蓋式噴霧,將會取得良好的殺蟲效果。此外,由於實蠅幼蟲老熟後鑽入土中化蛹的習性,因此對土壤中幼蟲或蛹的藥劑防治,根據在果園中落果或收穫過程中被遺棄的大量淘汰果分布在地面的情況,對樹下地面噴灑殺蟲劑殺死土中的實蠅,尤其是對剛從土中羽化、體壁柔嫩的初生成蟲,殺蟲效果更佳。
(5)行政管理措施
這是一種由政府管理部門建立具有一定權威的和指導性的管理措施,這種管理措施可以是在必要時行使行政管理權,帶強制性的要求果農在特定的時間採取特定的措施對桔小實蠅採取相應的對策。一旦在對桔小實蠅進行緊急處置採取行動時,即由政府有關部門統一安排和指揮下,將有關的果農組織起來對桔小實蠅進行防治。由於我國的水果種植業仍處在以一家一戶的分片種植,在治蟲的統一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難度,然而水果種植業建立專業化,在管理上科學化,行政管理作為對桔小實蠅綜合防治的措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根除措施 1.噴灑馬拉硫磷毒餌。馬拉硫磷毒餌是用蛋白作地中海實蠅的誘餌,將實蠅吸引到毒餌上,實蠅取食或接觸毒餌後中毒死亡。現在發現地中海實蠅的Hillsborough縣東部、Polk縣和Orange縣的小部分地區已用飛機噴灑馬拉硫磷毒餌。在疫區範圍較小的地區則採用地面噴灑馬拉硫磷毒餌的方法,如在Manatee和Sarasota縣,有時也採用地面施噴藥和飛機噴藥相結合。施用毒餌的目的是降低野生地中海實蠅的種群,為不育防治打基礎。飛機噴藥前要求居民積極配合,減少因噴藥帶來的不便,如藏好各自的汽車,魚缸等,並且向居民保證飛機噴灑的毒餌不形成藥霧,也不會被人吸入體內。 2.用二嗪農處理土壤。在發現幼蟲的果樹下,採用二嗪農灌注土壤,用以殺滅到在土壤中化蛹的老熟幼蟲和蛹。 3.摘果。將發現地中海實蠅成蟲200每]區域內的果實全部摘下,剖果後全部銷毀,從而殺滅地中海實蠅的非成蟲態,達到根除的目的。 4.大量誘捕成蟲。在疫區增加了誘捕器的數量,除了解實蠅在野外的種群密度外,大量誘捕也大大降低野外種群的密度,因此,大量誘捕成蟲也是根除地中海實蠅的輔助手段。 5.飛機釋放不育實蠅。不育實蠅雄蟲是最有效對付地中海實蠅發生的方法。它們與野生雌蟲交配,使其不育,從而最終消滅野生種群。1997年7月25日佛羅里達州農業廳長參加了首批釋放不育實蠅的活動。釋放不育實蠅的地點在發現地中海實蠅的中心及其緩衝區,在中心區大約以每周每平方公里202萬頭量釋放不育實蠅,在緩衝區以每周每平方公里65萬頭量釋放不育實蠅,釋放措施將至少進行90d,即3個地中海實蠅的生活周期。釋放不育實蠅的總面積為810km[2],預計將釋放6億頭不育實蠅以根除在Hillsborough縣發生的地中海實蠅。 用以上方法,美國曾幾次根除了傳入加利福尼亞和佛羅里達州的地中海實蠅,此次根除費用將達1500萬~2000萬美元。
生物防治 1902年,澳大利亞政府首次報導利用生物防治來控制實蠅,而在二十世紀的後五十年內,夏威夷在生物防治方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7]。1947-1952年間,夏威夷至少引進了30多種的天敵來控制實蠅的危害,阿里山潛蠅繭蜂Fopius arisanus (Sonan)是其中的一種,也是定殖下來的最具套用優勢的一種[7]。在夏威夷考艾島,1988年回收的4種寄生蜂中,阿里山潛蠅繭蜂占87.5%,在1999年回收的寄生蜂中,阿里山潛蠅繭蜂占95.1%[8]。在法屬玻璃西亞島釋放阿里山潛蠅繭蜂后,2002-2006年B. dorsalis, B. tryoni, 和 B. kirki 3種實蠅的數量分別降低了75.6%、79.3%和97.9%[9]。在夏威夷島的野生芭樂園內,阿里山潛蠅繭蜂對橘小實蠅的寄生率為41-72%[10]。
我國對於實蠅類的生物防治研究起步相對較遲,近十多年來才開展該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我國大陸已陸續發現了數種橘小實蠅寄生性天敵,其中寄生幼蟲期的寄生蜂有切割潛蠅繭蜂Psyttalia incisi (Silvestri)、布氏潛蠅繭蜂(凡氏費氏繭蜂)和長尾潛蠅繭蜂(前裂長管繭蜂)[11-14]。寄生蛹期的長柄俑小蜂對橘小實蠅也有良好的控制效果[15]。寄生橘小實蠅卵期的寄生蜂在國內果園的情況還沒有相關的報導。阿里山潛蠅繭蜂2005年引進後,於2008年9-11月相繼在武警福建總隊副食生產基地的芭樂園和楊桃園進行了釋放與示範研究,旨在為成功的進行橘小實蠅生物防治及果園綜合防治體系提供科學依據。
阿里山潛蠅繭蜂實驗結論
在田間釋放人工繁育的天敵昆蟲防治害蟲的過程中,靶標害蟲的種群密度、天敵的釋放時機、釋放數量和釋放次數以及田間氣候環境條件等都會對防治的效果產生影響。 橘小實蠅寄主範圍廣、產卵繁殖能力強,日產卵量為1-40粒或更多,雌蟲一生平均產卵400-1800粒[2],防治困難。武警副食品加工基地果園內的一些零星雜果為橘小實蠅提供了很好的繁殖危害的寄主。當芭樂和楊桃果園內的果實成熟時,實蠅很快集中到園內危害。本研究是在武警副食品加工基地果園的芭樂和楊桃園內進行,由於缺乏管理,芭樂和楊桃成熟時園內的橘小實蠅種群密度已經很高,在此條件下進行放蜂,其田間寄生率最高為58.2%。
表1 阿里山潛蠅繭蜂在田間的釋放寄生率 Table 1 parasite rate of Fopius arisanus on fruit fly in Fuzhou fruit orchards
寄生率(%)
寄生率(%)
寄生率(%)
寄生率(%)
寄生率(%)
寄生率(%)
寄生率(%)
寄生率(%)
果園
調查日期
阿里山潛蠅繭蜂
阿里山潛蠅繭蜂
阿里山潛蠅繭蜂
阿里山潛蠅繭蜂
本地優勢種切割潛蠅繭蜂
本地優勢種切割潛蠅繭蜂
本地優勢種切割潛蠅繭蜂
本地優勢種切割潛蠅繭蜂
果園
調查日期
樹上
樹上平均
樹下
樹下平均
樹上
樹上平均
樹下
樹下平均
芭樂
9月4日
41.5
45.8
19.0
30.1
2.5
2.9
1.7
2.5
芭樂
9月7日
33.8
45.8
23.3
30.1
2.5
2.9
2.1
2.5
芭樂
9月14日
51.4
45.8
27.2
30.1
3.4
2.9
2.8
2.5
芭樂
9月17日
41.8
45.8
32.8
30.1
2.7
2.9
2.7
2.5
芭樂
9月24日
58.2
45.8
38.2
30.1
3.1
2.9
3.0
2.5
芭樂
9月27日
48.3
45.8
40.3
30.1
3.0
2.9
2.8
2.5
楊桃
9月24日
32.1
33.3
10.0
22.1
1.9
2.3
1.6
2.2
楊桃
9月27日
22.3
33.3
19.3
22.1
1.8
2.3
1.9
2.2
楊桃
10月4日
36.1
33.3
19.1
22.1
2.4
2.3
2.3
2.2
楊桃
10月7日
29.7
33.3
24.2
22.1
2.4
2.3
2.5
2.2
楊桃
10月14日
46.2
33.3
29.1
22.1
2.6
2.3
2.6
2.2
楊桃
10月17日
33.2
33.3
31.1
22.1
2.5
2.3
1.6
2.2
橘小實蠅的成蟲種群密度及其繁殖產卵能力對釋放天敵的控害能力影響很大。在籠罩的條件下,阿里山潛蠅繭蜂對橘小實蠅卵的寄生率隨雌蜂與橘小實蠅雌蠅比例的增高而增高,雌蜂與橘小實蠅比例達1:1時,阿里山潛蠅繭蜂對橘小實蠅卵的平均寄生率達61.1±2.7%。實驗是在籠罩條件下進行,將橘小實蠅活動產卵的範圍縮小,而寄生蜂搜尋的範圍也縮小,致使其寄生蜂對橘小實蠅卵的寄生率增高,完全自然狀態下的寄生率要相對的低。橘小實蠅在田間果實內單個產卵孔內卵量對寄生蜂的田間寄生率也有一定的影響,當單個產卵孔內的橘小實蠅量過大時,寄生蜂不能將其全部寄生。因此,準確的田間監測對利用寄生蜂對橘小實蠅進行生物防治很重要。 Bautista et al[16]用被橘小實蠅寄生的果實對阿里山潛蠅繭蜂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阿里山潛蠅繭蜂的寄生率隨著寄主橘小實蠅所危害的寄主植物的不同而不同,本研究中釋放在芭樂園內的寄生率比在楊桃園內的寄生率高。而且在樹上果實的寄生率比落在地上的寄生率高,該結果與Vargas et al [10]的研究一致。 田間的氣候對寄生蜂的寄生率和繁殖存活也有影響。於2007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在武警福建總隊副食生產基地的楊桃園內釋放過兩次,但由於田間氣溫較低,回收的寄生率不到20%。阿里山潛蠅繭蜂在夏威夷成功定殖並對實蠅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與夏威夷的氣候條件和生態環境密不可分。阿里山潛蠅繭蜂在國內的適生範圍和約冬情況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