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子新論上》是出自《桓子新論》的一篇文言文。
(謹案:《隋志·儒家》:「《桓子新論》十七卷,後漢六安丞桓譚撰。」舊、新《唐志》同。本傳:「譚字君山,沛國相人。成帝時為郎。哀、平間,位不過郎。莽時為掌樂大夫。更始立,召德行大中大夫。世祖即位,征待詔,極言讖之非經,出為六安郡丞,道病卒。譚著書言當世行事,號曰《新論》,世祖善焉。《琴道》一篇未成,肅宗使班固續成之。」章懷注曰:「《新論》:一曰《本造》,二《王霸》,三《求輔》,四《言體》,五《見徵》,六《譴非》,七《啟寤》,八《祛蔽》,九《正經》,十《識通》,十一《離事》,十二《道賦》,十三《辨惑》,十四《述策》,十五《閔友》,十六《琴道》。《本造》《述策》《閔友》《琴道》各一篇,余並有上下。」注又引《東觀記》曰:「光武讀之,敕言卷大,令皆別為上下,凡二十九篇。《琴道》未畢,但有發首一章。」案二十九篇而十七卷者,上下篇仍合卷為十六卷,疑復有錄一卷,故十七卷。其書宋時不著錄。《群書治要》所載十五事,當是《求輔》《言體》《見徵》《譴非》四篇。《意林》所載三十六事,當是十三篇,惟少《本造》《述策》《閔友》三篇。各書所載,又三百許事,合併重複,聯屬斷散,凡百七十二事,依《治要》《意林》次第,以類相從,定為三卷。諸引但《琴道》有篇名,余無篇名。今望文分系,仍加各篇舊名,取便檢閱。君山博學多通,同時劉子駿《七略》徵引其《琴道篇》,揚子云難窮,立毀所作蓋天圖。其後班孟堅《漢書》據用甚多。王仲任《論衡·超奇篇》《佚文篇》《定賢篇》《案書篇》《對作篇》皆極推崇,至謂「子長、子云論說之徒,君山為甲」,則其書漢時早有定論。惜久佚失,所得見者僅此。然其尊王賤霸,非圖讖,無仙道,綜核古今,亻面僂失得,以及儀象典章,人文樂律,精華略具,則雖謂此書未嘗佚失,可也。嘉慶二十年歲在乙亥二月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