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桓台忠勤祠
- 所屬年代:清
基本信息,其他信息,
基本信息
王重光(1502~1558年)字廷宣,別號濼川,山東新城(桓台縣新城鎮)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升戶部員外郎。因秉性剛直,堅持正義,直忤當事,觸冒權奸嚴嵩黨徒,被貶為貴州布政使司左參議,分守貴寧、安平二道。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北京皇宮遇雷擊遭火災,燒毀奉天,謹身、華蓋三座大殿,急需修復。嘉靖帝詔令王重光從貴州採伐大木,當時雲貴高原的原始森林被三萬羿蠻起義軍占據,無法進入。王重光授命後,經充分調查,周密計畫“分兵關隘,絕其援”,爾後親率騎兵實入起義軍首領營鎮,平蠻不在斬而在腳踏車諭降,“宣布明王朝政令”“以恩德詔降”“全活三萬眾”。這樣“不遺一镟。不費斗糧”,安撫了蠻民起義軍,解決了民族矛盾,取得了招撫的勝利。
王重光平蠻功成後,隨即帶領武士壯工到果峽口、大落包、霧露溝等原始森林勘采大木。林區地形複雜,崇山峻岭,深流激湍,又有虎豹豺狼出沒,探木、砍伐運輸都十分艱險。王重光身先士卒,排萬難,除險阻,終於把大木輾轉運出,跟隨他的兩員部將(王之屏、張朝)為輸通大木被卷進激流溺死。王重光也因深入森林達一年之久,操勞過度,觸冒瘴煙,於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以身殉職。王重光平蠻勤勞死職的事,貴州巡撫上報朝廷,嘉靖皇帝為之感動,認為“平蠻”功成為“忠君”,督木殉職是“勤事”。降旨禮部尚書吳山書:“忠勤報國”以示嘉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諭旨遺山東布政使司右參議李一瀚到新城諭祭王重光。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三座大殿竣工,朝廷“追敘前烈”,贈王重光為太僕寺少卿。並在公專轄貴州永寧特立祠以祀,嘉靖帝御書“忠勤可憫”諭旨額“忠勤祠”。王重光死後三十年,其次子王之垣官至戶部左侍郎,長孫王象乾官至僉都御史,其子侄在朝聽政者達三十餘人,他們認為“歲時嘗酹”貴州祠遠,家鄉無祠“雅不稱成功盛德”,於萬曆十六年(1588年)奏請萬曆皇上的恩準,“在邑城西南隅別立祠,額仍用‘忠勤’示不忘本,且彰群賜。”祠在萬曆十六年經始,次年落成。
其他信息
明末清初祠盛時,占地三十餘畝,院內及廣場參天松柏百餘株,遮天蔽日,翠蓋濃蔭,莊嚴肅穆。有廳台,碑廊、制門、碑亭等,碑碣林立,松柏成林。院內東南隅有古槐一株,蔭下有方碑一幢,名為“功誄碑”,為建祠時督修管員及祭者題名,是嘉靖、萬曆兩朝來祭祀過王重光的官員及王氏家族的至親好友,約千餘人名。方碑正止方懸石匾“三朝恤典”,內容是嘉靖、隆慶、萬曆三代皇帝分別對王重光的加封及賜贈。這種形制的四面方碑是極為罕見的。設定為國家二級石刻。
王廳正中,原有王重光,王之垣吼及“平蠻督木”時得力部將王之屏、張朝二指揮的碑刻彩繪像。王重光是高與人等的坐像,文職裝扮,頭戴烏紗,另著螃袍,”手把玉帶,端然正坐在虎皮交椅之上,神情莊重慈和,須有鬢飄拂,栩栩如生。左側為王之垣的采繪像,面部表情安詳、沉穩。溺於赤水的王、張線刻彩繪像,神彩威嚴,氣宇軒昂,腰挎長劍,肅立左右兩椅角一併祭祀。四尊畫像雕刻精美,線條簡潔流暢,五管生動,衣飾紋縷自然勻整,富立體感,均出自名雕刻家之手。左、中、右三面牆上九十厘米至一百七十厘米處,鑲嵌碣石八十五塊,記敘著王氏家族的興起、功德、人物傳記以及墓誌和當代名人頌詞等。多數為歷代名家書體刻石成文。其中有王羲之、王獻之、锺繇、歐陽詢、褚遂良、柳公權、顏真卿的集字刻石。還有明代著名書法家董其昌、邢侗、祝允明、申時行、程可中、王象晉等、墨跡刻石。祠內明吏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申時行撰寫的《少司徒王公墓表》碣石刻文中記:“集文遒勁貌美,宛然孤峰拔起。”又稱:“搜古書法,自晉右軍大令及唐顏、柳輩,凡數家,擇抉剪剔,繩連櫛比,占畫波拂,並出手摹……使人悅目醉心,把玩不能去乎,觀者可以興焉。"《新城縣誌》載:“忠勤祠石刻琳琅滿目,海內知名。”
正廳後面,有三間抱廈後廳,形制略小。是王氏後人紀念兵部尚書王象乾的處所,名日:“司馬祠”,只設有牌位。桓台 忠勤祠東原有三個跨院,占地面積不小於西主院,後跨院有接官廳三間,接待二八月春秋致祭的政府官員,內懸“四代翰林”匾,進士舉人題或匾等。中跨院與後跨園僅有一道花牆相隔,園門相通,該院有東、西屋各三間,為護祠人所住。前跨院東側設有碑廊,內列嘉靖、萬曆兩朝的龍頭御製碑和功德碑十豎。廊外院內還有碑十五豎。東南隅另有大門,便於迎送朝拜者。忠勤祠建築古樸典雅,松柏四季長青。碑碣林立,古色古香。自建成時,文人墨客雲集絡繹不絕。
經滄桑,歷浩劫,桓台忠勤祠到一九八四年底,僅存碑碣一百三十餘塊,檜柏兩株。建築物只剩大廳、後廳和西廂房,也已破爛不堪,余蕩然無存。為了保護這組明代建築和珍貴石刻,繼承我國文化遺產,省、市、縣三級政府先後拔款百萬元,將大廳、後廳、西廂房翻修一新。新修了東廂房、接待室、大門、迎風屏風、東跨園也在恢復其原貌的基礎上。參照明清時期王氏家族庭院的模式,設計建造,增加了人工湖、樓、閣、長廊等,在有效的保護其遺蹟的前題下,又從民間徵集到石造像和碑刻,太湖石等,闢為石刻園。石刻園,九一始建,九四年完工,園中有園,景中套景,將我國石刻藝術與古典園林藝術有機結合,有樓閣、碑廊、石像以及著名的國家一級保護石刻。“水月松風”石屏,祓園林專家稱之為江北第一歷史文化名石的國家二級石刻:“蒼雲”“振玉”兩塊天然巨形太湖石,“百鹿石”等古蹟。還有人工湖、水榭等,所有這些令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
桓台忠勤祠八六年對外開放,現設七個展室,占地一萬餘平方來。正廳為第一展室,陳列展出明代石刻八十五塊,線刻彩繪人物畫像兩尊。東廂房為第二展室,陳列明代刻石及民間流散石刻三十五塊。所有這些是書法愛好者不可多得的藝術範本。後廳為第三層室,是王氏藏品展,陳列展出王氏族明清時期的部分家書,手稿珍品,明代版本《王氏世譜》、王之垣編著的《炳燭編》《攝生編》,記敘王之垣(王漁洋曾祖)親身經歷的人物工筆畫《陳情圖》等珍品,向人們展示了書香門第、官宦大家的風範。西廂為第四展室,是古玩書畫服務中心。展出我館從民間徵集來的精品數百件,供遊客鑑賞、收藏。其他三個展室設在東跨院石刻園內。樵唱桿為寓教於樂的現代根藝展。陳列展出作者精心製作的根藝作品近百件。這些佳作體現出了作者“化腐朽為神奇,注生機於枯木”的獨具匠心,可謂雅俗共賞。樓上為現代書畫展,陳列當代書畫家和學者為王士禎紀念館題贈的書畫精品,其中有中國書協主席沈鵬及歐陽中石、李鐸、劉炳深、蔣維松等名字的墨跡。樓下為王漁洋生平展,詳實的介紹了清官廉吏、文壇領袖王漁洋既做官又治學的一生。
王漁洋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別號漁洋山人。生於明崇禎七年(1634),卒於清康五十年(1711),享年七十八歲。身後因避雍正(胤禛)諱,被追改士正,到乾隆時,高宗認為“所改正字與原名音大不相近,恐流傳日久,後世幾不復知為何人。”下詔改為士禎,補謚“支簡”。“以示褒榮,為稽古者勸”。(見《清史稿》卷266),今天仍恢復其原名“士禛”。
生平展綜合陳列展出了王漁洋的部分詩文著作,手稿、印章,康熙御賜“帶經堂”“信古齋”御書匾額,“御書中堂”“湘竹金扇”、褒獎王漁洋為官清正的“聖旨”等國家一級文物。歷年對王漁洋研究的學術論文集等,所有這些為世人研究和了解文壇泰斗王漁洋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桓台 忠勤詞這組古建築反映著當時當地建築傳統藝術的最高水平,是我國鄉土建築的藝術瑰寶。一九八五年被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一年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二年被評為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