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細菌性青枯病

桑細菌性青枯病

是廣東新發現的細菌性維管束病害,系國內檢疫對象。病株表現為青枯。有些桑株全株葉片尚保持青綠色就失水凋萎;有的從桑株上部或中部葉片的葉尖、葉緣處先失水,後變褐乾枯或擴展至全葉。剖開根莖部皮層時,可見木質部具褐色條紋,嚴重時擴展到莖枝或根的木質部,木質部褐變或變黑,橫剖病或病根,切口處可溢出白色菌膿。發病時間長的根部皮層呈濕腐狀脫落,木質部變黑腐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桑細菌性青枯病
  • 別名:枯萎病、細菌枯萎病、瘟桑
  • 病原中文名:青枯假單胞桿菌
  • 英文名:Mulberry bacterial wilt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基本信息

病原拉丁學名: Pseudomonas solanacearum(Smith)Smith
病害類型: 細菌
主要危害作物:
主要為害部位: 全株

形態特徵

Pseudomonas solanacearum(Smith)Smith稱青枯假單胞桿菌,屬細菌。菌體短桿狀,單細胞,兩端圓,單生或雙生,大小0.9~2.0×0.5~0.8(μm),極生鞭毛1~3根;在瓊脂培養基上菌落圓形或不正形,稍隆起,污白色或暗色至黑褐色,平滑具亮光。革蘭氏染色陰性

傳播途徑

病菌在病部殘體及混有病殘體的肥料里越冬。翌春開始侵染桑樹。主要靠帶病苗木的嫁接和栽植傳播,此外土壤、流水、採桑工具也可傳播。

發病條件

該病發生在4~11月。7~9月為害重。幼桑較老桑受害重。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桑園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嚴禁從病區引進桑苗。
(2)選用抗毒4號、抗毒10號、湛26號、那38號、望月、越1、巡7、羅沖11等抗病品種。
(3)加強田間管理,培育無病種苗,及時挖除病株,集中燒毀,病穴用生石灰進行土壤消毒。
(4)藥劑防治定植時用青枯病拮抗菌MA-7、NOE-104浸根,還可在發病初期噴灑或灌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50倍液、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30%綠得保懸浮劑4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5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