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元初,桑峪地區生活50多戶
居民。元朝至元七年(1271)或稍後一年桑峪社建立。元朝時期的"社"為地方村民互助組織,有別於鄉、村行政區劃。社長的任務為"勸導農桑","專一照管教勸本社之人,勸勤農業,不致惰廢"。但在實際
生產和
生活中,社的職能和地位卻不可避免地取代鄉村,鄉村的重大事務,都由里正與社長共同磋商決定共同完成。元末明初時,"桑峪社"已成為當地普遍而公認的地域名稱。明朝確定桑峪社為鄉級建制,並實行里、甲編制,稱為桑峪社一圖至六圖。按一圖即一"里",編戶110戶計算,到明代初年,桑峪社已有660戶。
桑峪村
隨著西方
宗教的東進,元統二年(1334),後桑峪出現了
天主教堂。這也是桑峪村從此有了前後之分的源頭。後來,村民因為信仰不同開始分村而治,即
前桑峪村和後桑峪村。
1979年,兩村合為一村,統稱為桑峪村。但是人們似乎習慣了過去的稱法,至今還以前後相稱。 1928年民國時期,桑峪鄉隨齋堂全境屬河北省宛平縣第四區,後又改稱八區,區下設鄉,有桑峪鄉。
新中國建立後,京西地區行政區劃重新調整。1952年9月1日,桑峪隨河北省宛平縣劃入
北京市京西礦區。1958年5月,隨京西礦區改為
門頭溝區至今。
20世紀90年代初,地質工作者在門頭溝區清水河流域的前桑峪村內的馬欄台地的地層中發現的一根人類骨化石,經專家鑑定,確認該化石屬晚更新世古人類化石,至今已有11萬年。專家學者們將以此骨為標誌的北京地區古人類定名為"前桑峪人"。
由此,我們可以猜想,早在11萬年前,有一支"北京人"離開周口店,經西山峽谷溯永定河而上,向西遷移,進入清水河流域,在現在的桑峪村一帶找到了新的家園,並定居了下來。
"前桑峪人"的發現,解析了"
北京人"的歷史蹤跡,見證了桑峪一帶曾經生活過的古人類與"北京人"一脈相傳。因此,桑峪在11萬年前的古老歷史中,便有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桑峪地區由此以無可辯駁的歷史事實,成為孕育北京地區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文化
桑峪村人文歷史久遠厚重,
民間文化遺存豐富,對研究古代京西地區的村民的生產和生活、人生價值取向具有一定價值,讓我們看到了從前桑峪特有的鄉村文化。
桑峪古道仍然比較完好地保存於崇山峻岭中。從軍響向北,經桑峪,走崖間嶺,上古道,通書字嶺、碣石、珠窩湖等地,多樣的地形造就了這條古道的不凡和彌深。片石鋪砌的古路、在山體岩石上開鑿的路及蹄窩,到今天還保存得較好。由桑峪天主教堂向上攀登,即可找到,且有摩崖石刻,字為:"嘉靖四十三年(1564)二月內修道,人人方便。"
清代村中建有戲台,在村中神廟的對面,每逢神廟祭祀日或逢年過節、祈雨還願、慶祝豐收都要演唱戲劇。遺憾的是,戲台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塌毀,只遺存基址。
桑峪社學為明洪武八年(1375)設立,當時宛平縣建立社學17所,桑峪社學是其中之一。這也是齋堂地區最早的官辦學堂之一,表現了官府對齋堂地區文化教育的重視。據說,桑峪社學的建立,與後來齋堂地區崇尚文化,屢出科舉中的者不無關係。
桑峪的
歷史文化厚重,在這裡有著濃濃的鄉土氣和豐厚的
民俗文化,那是桑峪最本真的面孔--讓人微笑的鄉村表情。每逢春節,聲聲的爆竹聲中,家家戶戶寫
春聯,貼
對子。古樸的建築藝術和濃郁的鄉土風情無不充滿村民對文化的執著與質樸的理解,顯示出濃厚的中國鄉村文化底蘊。
經濟
北京門頭溝區潭柘寺鎮的桑峪村是一個以煤致富的村莊,多年的礦山開採,使得村莊環境受到破壞。2005年年底,為積極貫徹落實門頭溝“生態涵養區”的功能定位要求,桑峪村將煤窯、灰窯等礦產資源型企業全部關閉。為了培養主導產業,實現不以犧牲資源和生態環境為代價的可持續發展,該村共投資400多萬元進行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這些工程建設主要包括:將原廢棄煤窯及周邊改造成觀光景點,修建了休閒亭和停車場,使環境面貌大為改善;對村中垃圾坑進行改造,使整體景觀和諧;對村中“小花園”附近的土坡表面進行硬化處理,在坡面上砌硬石塊,加強了防洪效果,同時栽種花草,美化環境;在南桑公路沿線進行了扶唇壘堰,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並防止洪水災害;對經濟林、水保林、整修梯田、田間路、
蓄水池、揚水站節水灌溉;對鋼絲石籠、排洪溝、防護牆封禁治理。這些工程的實施加強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該村農業發展,同時極大地改善了村莊環境。
此外,
桑峪村積極推廣新能源,發展循環經濟。該村探索性的將沼氣池與庭院經濟結合起來,有利於從資源耗費型發展模式到生態休閒型發展模式的戰略轉型,為發展循環經濟開闢思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把生活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提供給沼氣池,有利於保持村莊環境衛生水平,產生的沼渣、沼液還可以為果桑、京白梨、櫻桃基地提供綠色環保無公害的優質肥料,滿足有機生產需求。目前該村已有18戶建造了沼氣池,並在沼氣池上建設了生態保溫棚,不但可以給沼氣池保溫,還可以利用沼氣池產生的熱量在保溫棚內種植有特色的瓜果菜。
沼氣池建成以後,預期一年可為農戶增收1.2萬元左右。
通過一年多的環境、基礎設施、生態園區和新能源工程建設,該村面貌煥然一新,發展前景看好。巨大的變化正鼓舞著桑峪村村民不斷進取,牢牢把握機遇,為建設穩定、發展的和諧村莊而努力。
桑峪村歷史文化悠久,村北有古剎廣慧寺與望都峰。廣慧寺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相傳漢朝初年,張良故人劉氏高官為找風水寶地以清修而建,取名“廣弘慧力”,其佛語是大智大慧、消除煩惱之意,後改廣慧寺。
望都峰雄偉壯觀,最巧合也最難得的是峰頂與首都西長安街沿長線直對,毫無偏差,登高遠望俯瞰北京城盡收眼底,由此也稱定都峰,寓意是首都的“定海神針”。
悠久的歷史文化,孕育了勤勞智慧的桑峪人。在黨的領導下,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內建成了生態農業觀光園,此外還有許多經濟型作物,如香椿、花椒等。其中以黃金梨、櫻桃為主的採摘園區,已通過有機認證。
目前,隨著“生態涵養區”的提出和採礦業的關閉,桑峪村走上了探索新能源的道路,有效地將沼氣的利用與庭院經濟結合。
通過衛生間循環系統給沼氣池提供能源,並利用保溫棚種植特色瓜果蔬菜,對發展民俗接待業,增加農戶創收十分有利。沼氣池的建設使桑峪在節約能源、保護生態環境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現在的桑峪村街道乾淨整潔,綠樹成蔭。山村變了、山村美了,熱情好客的桑峪人正滿懷信心,笑迎八方來客。
潭柘寺桑峪是您尋古訪幽、避暑休閒、登山採摘的好去處。到桑峪一游會借潭柘古剎的靈氣,使您未來的生活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建築
隨著歷史的變遷,
桑峪村大部分古建築已成殘垣斷壁,但部分古老民居建築依然得以保存下來,以清代建築居多。村落中古老的
四合院、
三合院隨處可見,精雕細刻的門樓、影壁更是讓你目不暇接。
磚雕、
石雕、
木雕的雕刻之精美,藝術之精湛,令人嘆為觀止。徜徉在古老的村巷之中,讓每一位造訪者都感受到這一古老村落的豐厚歷史文化底蘊。
桑峪村原有十二條胡同,兩個
過街樓和一個村西邊的"官大門",如今官大門已不復存在,十二條古老的胡同大多已失去了往日的風貌。但一大一小的兩個過街樓和保存較好的幾條村巷仍能展現當年桑峪村的村落建構的格局,訴說昔日的輝煌。
旅遊
步入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座古建築就是桑峪過街樓。桑峪過街樓為
清代建築,民國二十二年(1933)重修,後又幾經修繕。過街樓坐北朝南,磚石結構,高6.5米,寬11.6米,進深7.5米。過街樓下辟有券洞,券洞高6米餘,寬4.6米,券洞上方嵌石額,前額曰"紫芝",後額曰"凝瑞"。城台上置殿堂,面闊3間,進深一間。其頂部已改建成琉璃瓦頂。
過街樓的作用是保障安全,裝飾村口,供奉神像,保佑村莊。
桑峪村
早在元代的時候,天主教隨蒙古大軍傳至北京。當時,西方天主教士,以行醫為名,到桑峪一帶傳教,元統二年(1334)在後桑峪村修建了教堂,名為"
耶穌聖心堂",就是我們看到的這座教堂。那個時候,信教者發展到100餘人,屬天主教北京教區。明嘉靖十三年(1534)教堂進行重修,並擴建為五間,大門上方有匾,題額為"萬有真源",下款為"嘉靖十三年修建"。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6),
教堂擴建到九間,青磚雕砌,結構精巧,建築精良堅固,教堂內還懸著兩口法國鐘,南牆間辟有尖拱落地大窗。整個建築具有歐洲哥德式建築風格。大門內的屏風門上有匾,上書"博愛為懷",下款為"光緒二十一年重建"。
後桑峪村的天主教堂,歷經擴建,現已從元朝的兩間教堂擴建為二層樓建築,成為京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天主教堂。這座教堂是1988年重建的,仍然保留著原有的哥德式建築風格。
去往聖母山的路石砌甬道盤轉曲折,意味著通往天堂之路的艱辛,在甬道上下方的起止點各立有一塊聖訓碑。路上沿途有十四個十字架,象徵著耶穌十四難。
建於1902年的"露德聖母山"到了1993年4月,這個有些破敗的聖母山得到重建。1999年再次重修。
交通提示
公交:在捷運蘋果園西站乘坐892路公車在桑峪口站下車,步行約1公里進入
桑峪村。
自駕:阜石路或蓮石路到門頭溝,再沿109國道到74公里處向右轉,行駛約1公里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