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墟榆葉梅,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宿遷市地處南北方分界地,溫度高於北方低於南方,使得花期長,自然生態環境適合桑墟榆葉梅生長。桑墟榆葉梅樹高2-3米,花枝多,呈紫褐色;樹型呈圓形;葉橢圓形,先端漸尖,葉緣有鋸齒;花圓形,花瓣圓形,粉紅或緋紅,色澤艷麗,具淡香味。
2020年4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正式批准對“桑墟榆葉梅”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桑墟榆葉梅
- 產地名稱: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
- 登記時間:2020年4月30日
- 品質特點:樹高2-3米,桿高60-80厘米,採用毛桃為砧木,2-3頭劈接,花枝多,紫褐色;樹型圓形、豐滿;葉橢圓形,先端漸尖,葉緣有鋸齒;花圓形,花徑4厘米,4層以上重瓣,花瓣圓形,粉紅或緋紅,色澤艷麗
自然生態環境,地域範圍,產品品質特徵,歷史淵源,特定生產方式,包裝標識規定,
自然生態環境
2.1 氣候情況 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寒暑變化顯著。兼有南北氣候特徵,年均氣溫14.3℃,年均日照時數2363.7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53%,無霜期平均為203天,地處南北方分界地,溫度高於北方低於南方,使得花期長,自然生態環境適合桑墟榆葉梅生長。 2.2 土壤情況 土壤以沂沭河沖積母質形成的潮土為主,屬棕潮土亞類,耕層暗棕色,全剖面無石灰反應,部分剖面有少量貝殼、錦紋銹斑和鐵錳結核,表面質地粗砂、細砂、黏土兼有,剖面上下層質地砂、黏、壤相間,屬中性土,耕層PH值為7.22左右,利於根系生長和植株養分吸收,使植株粗壯,花色艷麗。 2.3 水文情況 該地年均降水量為937.6毫米,集中在6-7月份,地表河網密布,古泊河、薔薇河橫亘東西,友誼河、沭新河、黃泥河縱貫南北,灌排自由,黃泥河發源於新沂市,流經桑墟鎮境內全長十公里,與沭新河、友誼河三河合一為薔薇河經連雲港匯入黃海,充足水資源滿足榆葉梅生長需要。
地域範圍
該地位於宿遷市沭陽縣北部,地處連雲港東海結合處,東至青伊湖鎮,西至茆圩鄉,北至房山鎮,南至賢官鎮。地域保護範圍為沭陽縣桑墟鎮,轄條河村、二興村、新順河村、桑北居委會、桑墟居委會、老莊居委會、友誼村、薔薇河村、舒窯村、元興村、劉廳村、桑南村、劉寨村,總計13個行政村(居委會)。地理坐標為東經118°45′3.65″~118°50′57.41″,北緯34°16′34.22″~34°21′43.2″。地域保護面積11988畝,年產量 960萬株左右。
產品品質特徵
4.1 品質特色 桑墟榆葉梅樹高2-3米,桿高60-80厘米,採用毛桃為砧木,2-3頭劈接,花枝多,紫褐色;樹型圓形、豐滿;葉橢圓形,先端漸尖,葉緣有鋸齒;花圓形,花徑4厘米,4層以上重瓣,花瓣圓形,粉紅或緋紅,色澤艷麗,具淡香味,三月下旬開花,花期1個月左右;果圓形,直徑近1.5厘米,紅色。 4.2 安全要求 桑墟榆葉梅生產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要求執行。 4.3 包裝、運輸、貯藏等相關規程 包裝、運輸、貯藏均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進行;包裝材料符合國家強制性技術規範要求。
歷史淵源
桑墟鎮是宿遷市知名的工業強鎮,2019年,全鎮工業銷售收入達到70億元,如何用工業反哺農業、夯實農業產業的根基,實現一、二產齊頭並進?成為擺在桑墟鎮黨委、政府案頭的一個課題。“挑一副擔子,想要行穩步疾,就得一手扶著前頭,一手拉著後頭。”該鎮黨委書記姜若鳴坦言,“農業產業發展涉及到每一個農民的切身利益,而榆葉梅在桑墟鎮有著很好的產業基礎和市場前景,只要充分激發農民的內生動力,用工業財稅的資金為榆葉梅產業的發展提品質、塑品牌、拓市場,榆葉梅一定可以變成‘富民梅’。
自2018年以來,桑墟鎮圍繞制訂的“榆葉梅產業發展規劃”,先後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村組幹部帶頭種植等方式加快拓展榆葉梅的種植規模,成立鎮榆葉梅協會,以協會自治互助的形式推動新品研發、市場拓展等方面實現“握掌成拳”,同時,桑墟鎮以“梅”為“媒”,通過榆葉梅攝影大賽,全國楹聯創作大賽等形式推介產品,以中國沭陽花木節等行業會展活動拓展市場,在全國範圍選擇交通要道戶外廣告牌、在中央電視台等媒體上投放廣告,持續提升品牌……
就在這一年,桑墟榆葉梅在全國走俏,做了幾十年苗木經紀人的徐兵面對找上門的“訂單”甚至都不敢接了,“怕貨供不上毀了信譽”。就在這一年,桑墟鎮榆葉梅的種植面積從不足4000畝擴種超兩萬畝。土地成了香餑餑,“村里很多人到周邊去租地種植榆葉梅,保守估計得有2000畝。”徐高飛說。
為把握榆葉梅市場的主動權、掌握行業發展的話語權,桑墟鎮一邊引導農民對原有的榆葉梅品種進行改良,培植新特優稀品種,一邊爭取國家產業主管部門的權威認定,2018年,桑墟鎮獲得了“全國首家通過榆葉梅森林認證”,2019年,桑墟鎮榆葉梅又成功通過農業農村部專家評審,被認定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沭陽縣僅有三種農產品獲此殊榮,桑墟榆葉梅是唯一的花木類農產品。目前,桑墟榆葉梅連片種植面積已經超2萬畝,已有綠梅、烏梅、美人梅、垂絲等20多個品種,產品結構不斷最佳化,品質也極大提升。
特定生產方式
3.1 苗圃地準備 3.1.1 選地: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較低、有機質含量高的地塊作為苗圃地。 3.1.2 整地:做到精耕細作,耕深30厘米左右。每隔5-6米開一道寬60-80厘米的排水溝,旱能灌澇可排。 3.2 品種選擇 選用當地傳統栽培的桑墟大花榆葉梅作為培育品種。 3.3 砧木的培養 3.3.1 播種:選取山桃或小毛桃作為砧木。6月底-7月中旬待砧木果熟後,摘取果實,去除果肉,水沖淨核,曬乾儲存備播。於當年10月下旬,在預先準備的苗圃地進行播種。播種前將桃核在水中浸泡7-10天,以軟化果皮。播種的方法採用點播,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播種深度5-8厘米。播後用細土覆蓋,輕輕鎮壓後,淋水越冬、催芽。 3.3.2 施肥:採取以有機肥為主,無機化肥為輔的施肥原則。施肥方式為以基肥為主,適時追肥。有機肥要求充分發酵腐熟,並適量控制用量。 3.4 嫁接 幼苗培養1年後開始嫁接,嫁接的時間為當年春分前一個月至春分後半個月。嫁接的方式採用獨特的多頭劈接。即以桃樹(或小毛桃)幼樹作為砧木,選取2-3個枝頭作為嫁接枝,嫁接點高度60-80厘米。嫁接後及時蠟封,以減少水分蒸發。嫁接成活率可達95%以上。 3.5 嫁接後管理 3.5.1 日常管理:枝條長至20-30厘米左右,需進行一次摘心處理,利於擴散紙條使枝條豐滿、茂盛;並定期進行修剪作業,剪除接穗上的徒長枝、病枯枝、過密枝。桑墟榆葉梅忌澇,雨季做好排澇處理,做到旱能灌、澇能排。 3.5.2防蟲:4月1-5日需要做一次蚜蟲防治,6月份做好桃小食心蟲防治。 3.6 生產記錄要求 對生產過程的產品生產地點,所使用農機具,所施用肥料名稱、施肥方式、施肥時間、施肥量,施用農藥名稱、施藥方式、施藥時間及施藥對象,產品收穫、銷售等項目的日期、方式、數量等進行詳細的記錄登記。
包裝標識規定
境域範圍內所有的“桑墟榆葉梅”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桑墟榆葉梅”農產品地理標誌及其圖案,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沭陽縣桑墟鎮榆葉梅協會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 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桑墟榆葉梅”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