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縣官倉鎮太平中學

官倉鎮素有“魅力小江南”的美譽。太平中學坐落於官倉鎮仙人山腳下,太平湖邊的文峰山上。14年前,這裡曾是一片荒地。今天,這裡已是一所有教師47人,學生700餘人的典型的農村中學寄宿制學校。當你走進太平中學時,映入你眼帘的是一所具有濃厚文化氛圍且現代化的鄉鎮學校。錯落有致的教學樓、綜合樓、宿舍、食堂、教師公租房等設施同“文峰亭”相得益彰,與樹陰下捧卷閱讀的莘莘學子,構成了一張美麗的畫卷。來訪者在百看不厭之餘,更多的是想揭開這所學校14年來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和秘密。

2000年,縣政府決定在官倉鎮鎮政府所在地太平村文峰山上新建太平中學。從那一刻起,太平中學的故事就開始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桐梓縣官倉鎮太平中學
學校介紹
“當年,為了辦成太平中學,馮發應、李光富等一批地方人士東奔西走,民眾主動承擔土地徵收稅並投工投勞,熱情很高。”太平中學校長黃遠富經常對老師們說。
2000年3月,太平中學艱辛地走出了新建學校的第一步。
2000年9月,學校首屆新生報名入學。在沒有任何辦學基礎的情況下,全校教師發揚“咬定青山不放鬆,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工作精神,爬坡上坎、走村串戶,硬是把學生“招”進了學校,全額完成了351人的招生任務。
“我們利用太平街上‘趕場’的時間,冒雨在鎮醫院門口擺個攤子招生,特別是李會開等老師冒雨招生被雨水全身浸透,那滋味和感受真的終身難忘。”老師們回想起當年首屆學生招生的情形,感慨萬千。
學生招進來了,又面臨沒有教室的困難,就和太平國小“搭夥”上課。太平中學學生上午上課,太平國小學生下午上課。
“借”教室上課整整持續4個月。2000年12月,期待已久的學校教學樓竣工,師生們迫不及待地走進了太平中學的新教室。
後來的一段時間裡,太平中學陸續建成了綜合樓、學生宿舍和食堂,其間一直克服著重重困難:遇到沒有硬化的黃泥地操場,師生就每人準備一雙雨鞋到校;平整操場缺資金,家長、師生除了捐款捐物,還用背兜一背一背地運黃土,硬是削平了半個山頭;沒有學生宿舍,就在太平街上租房輔導學生;沒有凳子,學生就自帶凳子到校;差老師,每個老師都超課時上課;為加強校外生管理,老師們三更半夜到住戶家裡親自檢查;為攻克“兩基”“國檢”,傅臣剛、苟太平、趙祖友、苟廷凱、饒生體、餘興強、黃遠賢等老師通宵達旦甚至放棄寒暑假始終工作在一線……
在師生不懈努力和共同奮鬥中,太平中學“艱苦創業、誠實奉獻”的精神文化也隨之形成,無形中形成了一股強勁的力量,推動著學校不斷發展,影響著一批批太中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