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箋,後世人將其箋命名為“薛濤箋”,這也是後來詩詞中常見的“紅箋”的由來。小山曾說:“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深情不可言盡,感動了後世多少人,後來“紅箋”便成了一種意象,專指寫給情人的信箋。容若說“撥燈書盡紅箋也”也是此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桃花箋
- 別名:薛濤箋
概述,生平,記載,特點,顏色,
概述
唐代女詩人,自貞元初被罰赴邊回,即退隱於成都西郊之浣花溪甚久。浣花之人多業造紙,濤惜其幅大,不便寫己所作小詩,因命匠狹小之,又性喜紅色,乃用胭脂摻水制出紅色的小彩箋,題上詩句,贈給那些她認為相宜的人,時人莫不以得到她的箋為榮,因箋為桃花色,故稱桃花箋,後世人則乾脆將其箋命名為“薛濤箋”。這也是後來詩詞中常見的“紅箋”的由來。小山曾說:“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深情不可言盡,感動了後世多少人,後來“紅箋”便成了一種意象,專指寫給情人的信箋。容若說“撥燈書盡紅箋也”也是此意。
生平
薛濤(約768~908?年),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父薛鄖,仕宦入蜀,死後,妻女流寓蜀中。薛濤姿容美艷,性敏慧,8歲能詩,洞曉音律,多才藝,聲名傾動一時。
其父為宮廷樂官,安史之亂入蜀逃避戰禍,定居成都。薛濤幼年喪父,生活無著,落入娼籍。早年居成都浣花溪,善制詩箋。蜀中產紙甚佳,制以為箋,早有盛名,杜甫已有“蜀箋染翰光”詩句,這句詩是為高適而言,高適時在蜀西為官。成都浣花溪自來就是產箋之地,屢見於記載,唐末韋莊有《乞彩箋歌》也說:“浣花溪上如花客,綠閣深藏人不識。留得溪頭瑟瑟波,潑成紙上猩猩色。”就是指薛濤在浣花溪制箋。明朝何宇度《益部談資》說“蜀箋古已有名,至唐而後盛,至薛濤而後精。”明哲學詮《蜀中名勝記》及萬曆刻本“薛濤小傳”都說薛濤僑居百花潭,東制深紅小彩箋。
她一生行跡風流,交遊廣闊,頗似現代的交際花,按理說這樣的女人應該很受指摘,恰恰相反讀書人卻很欣賞她,她死後當時的劍南節度使段文昌還為她親手題寫了墓志銘,並在她的墓碑上刻上“西川女校書薛濤洪度之墓”,比起那些空有艷名的女人,薛濤做人的功夫可算是做的很到家了。
記載
據《唐音要生》載:詩箋始薛濤,濤好制小詩,惜紙長剩,命匠狹小之,時謂便,因行用。其箋染演作十色,故詩家有十樣變箋之語。《牧豎閒談》載:澆花人多造十色彩箋,於是薛濤另模新樣,小幅松花紙,多用題詩。《往都談資》載:花箋古已有名,至唐而後盛,至薛詩而後精。
特點
薛濤設計的箋紙,是一種便於寫詩,長寬適度的箋。此箋原用作寫詩作為詩箋,後來逐漸用作寫信,甚至官方國札也用此箋,流傳至今。據載:薛待用毛筆或毛刷把小紙塗上紅色的雞冠花、荷花及不知名的紅花,將花瓣搗成泥再加清水,經反覆實驗,從紅花中得到染料,並加進一些膠質調勻,塗在紙上,一遍一遍地使顏色均勻塗抹。再以書夾濕紙,用吸水麻紙附貼色紙,再一張張疊壓成摞,壓平陰乾。由此解決了外觀不勻和一次製作多張色紙的問題。薛濤用自己設計的塗刷法,做出了小彩箋。為了變花樣,還將小花瓣灑在小箋上,製成了紅色的彩箋。薛濤使用的塗刷加工製作色紙的方法,與傳統的浸漬方法相比,有省料、加工方便、生產成本低之特點,類似現代的塗布加工工藝。
顏色
薛濤名箋有十種顏色:深紅、粉紅、杏紅、明黃、深青、淺青、深綠、淺綠、銅綠、殘雲。
何以特喜紅色,一般認為紅是快樂的顏色,它使人喜悅興奮,也象徵了她對正常生活的渴望。這可能就是薛濤喜愛紅色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薛濤可能有意打破當時一味黃色的沉悶枯燥的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