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湯,中醫方劑名。為固澀劑,具有溫中澀腸止痢之功效。主治虛寒血痢證。下痢日久不愈,便膿血,色黯不鮮,腹痛喜溫喜按,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脈遲弱或微細。臨床常用於治療慢性細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結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屬陽虛陰盛、下焦不固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桃花湯
- 功用:溫中澀腸止痢
- 主治:虛寒血痢證
- 分類:固澀劑-澀腸固脫劑
- 出處:《傷寒論》
歌訣,組成,用量,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配伍特點,運用,加減化裁,禁忌,重要文獻摘要,
歌訣
桃花湯中赤石脂,乾薑粳米共用之,虛寒下痢便膿血,溫澀止痢服之宜。
組成
赤石脂、乾薑、粳米。
用量
赤石脂(一半全用,一半篩末)500g,乾薑30g,粳米500g。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內赤石脂末6g,曰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功用
溫中澀腸止痢。
主治
虛寒血痢證。下痢日久不愈,便膿血,色黯不鮮,腹痛喜溫喜按,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脈遲弱或微細。
方義
本方主治虛寒血痢證,其病機核心為脾腎虛寒,寒濕阻滯,損傷腸絡,失於固攝,故擬溫中散寒、澀腸止痢為治法。方中赤石脂溫澀固脫以止痢,為君藥;乾薑大辛大熱,溫中祛寒,合赤石脂溫中澀腸,止血止痢,為臣藥;粳米養胃和中,助赤石脂、乾薑以厚腸胃,為佐藥。
配伍特點
諸藥合用,共奏溫中散寒、澀腸止痢之功。
運用
本方常用於脾陽虛衰,腸失固攝之證。臨床以久痢不愈,腹痛喜溫喜按,舌淡苔白,脈遲弱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若陽虛陰寒較盛者,加附子、肉桂溫腎暖脾以散陰寒;腹痛甚者,加當歸、白芍養血柔肝以止痛;久瀉渭脫不禁者,加黨參、煨肉豆蔻以益氣澀腸固脫。
禁忌
熱痢便膿血,里急後重,肛門灼熱者,禁用本方。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讀《成方切用》:“蓋下利至於不止,熱勢已大衰,而虛寒滋起矣。故非固脫如石脂不可。且石性最沉,味澀易滯,故稍用乾薑之辛散佐之。用粳米獨多者,取其和平而養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