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疫腐病

桃疫腐病

桃疫腐病,又名桃頸腐病,由寄生疫霉引起。症狀:有病斑,病部樹皮呈黑褐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桃疫腐病
  • 病原:寄生疫霉
  • 症狀:病斑,病部樹皮呈黑褐色
  • 發生因素:環境:春雨多
異名,病原,發病症狀,發病規律,侵染循環,發生因素,防治方法,農業防治,藥劑防治,

異名

桃頸腐病

病原

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as-tur和菸草疫霉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Breda,屬鞭毛菌亞門真菌。

發病症狀

  1. 枝幹:在幼樹主幹基部近地面5cm左右有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病部樹皮呈黑褐色,皮層組織壞死、乾縮凹陷、變硬。當根頸部皮層腐爛一圈時,地上部枝幹枯死。
  2. 葉片:葉片窄小,生長不良,後期產生不規則的灰褐色或暗褐色病斑,水漬狀,多從葉邊緣或中部發生,潮濕時病斑迅速擴展使全葉腐爛。
  3. 花器:花期提前,花色較深。
  4. 果實:病果小,初期產生淡褐色斑點,邊緣不清晰,擴大後病斑不規則,呈深淺不均的暗紅褐色,邊緣呈水漬狀。有時病斑部分表皮與果肉分離,外表似白蠟皮狀,病斑擴及全果時果形不變,病果裂縫和病組織空隙處生出白色毛狀的菌絲體。

發病規律

侵染循環

病原以厚垣孢子和菌絲體隨病組織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隨地面流水、雨水傳播,穿透侵入或由皮孔、傷口侵入樹體。樹幹基部嫁接口、機械傷口、凍傷是病原的主要侵染點。

發生因素

  1. 環境:春雨多、降雨頻繁的年份發病重。
  2. 栽培: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桃園發病重。在菜田建園,發病重,樹勢衰弱及耕作時造成機械傷口多的桃樹發病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 搞好桃園排水設施,保證雨季桃園不積水。
  2. 春季土壤解凍後,將根頸部土壤扒開,晾曬根頸部,降低濕度,初冬上凍前,再將土壤返回根頸部。
  3. 可採用地膜覆蓋栽培,加快微生物活動,促進幼樹健壯生長,提高桃樹抗病性。覆蓋直徑以50cm為宜,使桃樹根部不易見到明水,不利於病原生存。
  4. 加強管理,增施有機肥,注意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的配合,避免單施速效氮肥,確保樹體營養處於高水平並保持平衡,對病死的桃樹及時挖除,並帶出園外燒毀,同時對原樹穴、土壤進行消毒處理。上凍前可用麥草包捆桃樹主幹基部,以防凍害。

藥劑防治

春季扒開土壤後,逐樹檢查根頸部皮層,發現病斑徹底進行刮治,傷口部位塗抹瑞黴毒50-100倍液。隔7天塗1次,連塗2-3次。發病嚴重的桃園,除採取上述措施外,用瑞黴毒800-1000倍液或乙磷鋁.300倍液澆灌根頸部,每株灌40-50kg,病株周圍的健株亦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