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縣第十中學

桃源縣第十中學

桃源十中建立於1968年,當年招收國中生55人,開辦初一班。1969年春季招收高中生26人,開辦高一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桃源縣第十中學
  • 創辦時間:1968
  • 所屬地區:湖南省常德市
  • 類別:公立中學
  • 學校屬性:常德市示範性初級中學。
簡介,發展歷程,資源介紹,辦學理念與成果,

簡介

桃源十中建立於1968年,當年招收國中生55人,開辦初一班。1969年春季招收高中生26人,開辦高一班。原名理公港區中學,校址在桃源十中現在的所在地——桃源縣理公港鎮小河口村。
校園內景校園內景

發展歷程

1980年理公港鎮政府創建了理公港鄉中學(現在的中心學校所在地),理公港區中學於1981年停止招國中生,成為獨立的高級中學。1982年桃源縣政府、縣教育局將該校命名為桃源縣第十中學。1996年全縣調整教育布局,將理公港鄉中學與桃源十中合併,實行“縣鎮聯辦,縣鎮共管,聯校參與”的管理體制,使桃源十中成為一所規模較大的完全中學。1997年我校順利通過了“兩基”驗收。1999年經過市教育局驗收為“規範化高級中學”。2002年下學期桃源縣再次調整學校布局,學校停辦高中。成為現在的縣屬初級中學。2003年作為必到學校接受了湖南省素質教育實驗縣評估團的驗收,並且順利通過。2004年被評為常德市示範性初級中學。
桃源縣第十中學地圖

資源介紹

學校占地面積32000平方米,建有高標準的教學樓一棟,學生宿舍兩棟,教工宿舍五棟和多功能大禮堂一個,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有專用的儀器室、理、化、生實驗室、體育器材室、音樂室、美術室、衛生室。有藏書1萬5千多冊的圖書室和閱覽室。近幾年學校為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裝備多媒體教室一間,處室辦公實現了計算機網路辦公自動化。購置了一台多功能一體機,邁入了高速辦公時代。三機一幕裝備到了每一間教室,建起了校園廣播系統和電視轉播系統以及寬頻區域網路。建有高標準的室外水泥球場和室內球場各一個。有300米環行跑道和運動場,建起了有13檯球桌的室外桌球場和兩個專用練球室。建成了學校中心花園和綠化草坪,實現了校內道路硬化、綠化和亮化。學校在加強校園硬體建設的同時,著力於校園文化的建設,成立了校園廣播站、《小草》文學社、創辦了校報、有校園文藝隊、體育運動隊,建設了校史陳列室。“綠色校園、人文校園”成為桃源十中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題。目前,學校有在職教職工33人,其中專任教師31人,本科學歷16人,專科學歷15人。中學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24人,初級職稱7人。現有教學班級9個,學生526人。

辦學理念與成果

多年來,學校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定不移的實施素質教育,學校結合自身辦學的實踐,初步形成了較完善的辦學理論體系,這就是“以人為本,以德為先,質量興校,科學發展”的辦學理念;“為培養素質全面,個性鮮明,善於創造,適應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奠基”的辦學宗旨;“為成功的人生做準備”的校訓;“尚禮、樂學、合作、超越”的校風;“自主、勤奮、探究、創新”的學風;“嚴謹、民主、啟導、獨創”的教風。學校把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創新精神”作為重點,形成了自已的特色,這就是“挖掘潛能,全面提高,因材施教,發展特長”。學校在保證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前提下,積極開發學生非智力因素,儘可能地使學生的潛能得到顯露和發揮,音樂、體育等特長的培養是桃源十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特長生的培養已形成了學校顯著的辦學特色。近幾年,學校的女子籃球隊、田徑隊、藝術隊在市、縣級比賽中都取得了突出成績。尤其是學校女子籃球隊,近幾年,兩奪全縣冠軍,一次第二名,一次第三名。
學校高度重視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近三年來,學校承擔國家級子課題1個,省級課題1項。20多名教師參與研究,參研率達80%以上。2008年4月,我校作文課題《作文教學個性化與學生作文個性化研究》獲得縣級二等獎。三年來,全校教師共有120多篇論文獲得縣以上獎勵,多篇論文在市級以上報刊雜誌上發表。近三年,學生參加各類學科文體競賽獲省市縣獎勵150多人次。九年級學生參加中考成績優異,三年來,中考優秀率、合格率,以及綜合評估,在全縣同類學校中均名列前茅。
學校現任黨支部書記校長蔡志堅,副校長余秀全,辦公室主任杜洪軍,教導主任譚一軍,團委書記彭光平,總務主任賴純華,工會主席楊潔,組成了一個團結向上,精簡高效,作風過硬的領導集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