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

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

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炎陵縣城東,總面積4.7萬公頃。保護區內自然景觀有桃源自然景觀有桃源布,"雄獅滾繡球"石崖、白水寨布,"世外桃源"--田心裡和大森林。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是一個天然植物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神農谷國家森林公園
  • 原名: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
  • 位於:湖南省炎陵縣
  • 園區面積:近1萬公頃
  • 森林覆蓋率達:90%
  • 性質級別:國家級森林公園
地理環境,發展歷史,主要景點,甲水景區,桃花溪景區,珠簾瀑布,東坑瀑布,獅子岩,芳草鹿原,龍潭天河,飛茬,旅遊資源,空氣負離子,珍稀樹種群落,

地理環境

桃源洞(以更名為神農谷)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湖南省炎陵縣(原名酃縣)東北隅、羅霄山脈中段、湘贛邊境萬陽山北段之西北麓。東與井岡山市僅一山脊之隔,南接桂東八面山,北抵武功山。距縣城45公里,去井岡山12公里。園區面積近1萬公頃。
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
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
區內主要河流萬陽河,由鏡花溪、桃花溪等溪流匯合成,是湘江水系洣水支流沔水的源頭。有千米以上山峰18座,其中萬陽山海拔1800多米。
桃源洞盛長野生櫻桃,並因洞得名。天然洞穴有兩處,一在珠簾瀑布,洞口為瀑布所掩,其深莫測;一在焦石,民間傳說此洞有幾公里長,至今無人敢入。山有櫻桃樹,水為沔水源,洞也就成為桃源洞了。

發展歷史

桃源洞很早即有居民生活,傳說炎帝神農曾到此採藥,留有神農腳印、洗藥潭、搗藥臼、藏藥洞、曬藥台等勝跡。史載,唐代駱賓王避武氏之難,曾於唐武則天垂拱元年(685)客住公園北部的瓜寮婆婆仙,並題詩抒懷,現存摩崖石刻, 仍可辨“小八荒”3字;有千古奇墓之稱的“鐵頭太子墓”, 就在公園南部的小院。此外,位於東坑瀑布附近的古橋、佚名亭,甲水附近的桃源仙寺、龍王廟以及桃源洞村附近的古老仙、七姑仙、雲台仙等10餘處古蹟,都是來歷不凡,各自連著許多古老而又神秘的傳說。
1928年,毛澤東和朱德在桃源洞山腳下的十都第一次見面,商定兩軍會師,隨即進軍井岡山,建立軍事根據地。此間,這裡是根據地的一部分,並處於八面山哨口前沿、入湘要道之一的重要地位。山溝里建有紅軍醫院、中央銀行、工農兵政府、酃(縣)遂(川)中心縣委、紅軍被服廠等重要機構。1934年,紅軍主力撤出井岡山。

主要景點

桃源洞有成片原始次森林及其生態系統。有各類植物1727種,陸生脊椎動物211種,是罕見的天然動植物基因庫。桃源洞風景秀麗,山、水、石、林俱美,雅、趣、奇、險兼備,朝日晚霞,雲霧霽雪皆成美景,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森林保健功能為一體。較為獨立景點46處,是旅遊觀光避暑療養、考察、探險的好去處。主要景區有:

甲水景區

從西大門至賓館,為人園第一景區,全長約4公里,主要景點7處。區內奇石、清流、秀峰與薄霧、綠樹、紅花形成最佳風景組合。漫步溪灘,風爽泉潤,如入仙境;遠眺群山,層林疊嶂,如品丹青。
田心裡景區 從賓館至東坑瀑布,約6公里,主要景點10處。游道沿湍流飛瀑、碧潭石灘而上。灘岸古樹青藤,小橋流水,竹影泉音,令人心曠神怡。東坑瀑布落差178米,十分壯觀;田心裡村落,濃郁的客家民俗,叫人流連忘返。

桃花溪景區

從珠簾瀑布至焦名,長5公里。這裡絕壁矗立,浪喧霧騰, 常有群猴跳溪跨澗。主要景點10處。平坑景區,從桃源洞村至東大門,長4公里。 有景點5處。區內巨樹參天,仙宇半掩,古楓幽蘭,異香盈谷。平坑瀑布, 飛斷九疊,三面回音,妙趣橫生。

珠簾瀑布

從甲水橋頭進桃花溪,沿途峰迴路轉,澗深谷幽,行約300米,一巨石雄踞路頭,繞石而進,豁然開朗,瀑布自48.2米的絕壁上轟鳴而下,水珠飛濺,如滾珠噴雪,迷霧茫茫,凝視上端,有如輕紗飄蕩,又如煙霧翻滾,其趣無窮。瀑布入潭處的絕壁右側有洞壑,深不可測,瀑布如珠似簾,遮掩洞口,故得其名。周圍懸崖如刀劈斧削,翠葉掩映,藤蔓懸垂,由於得天獨厚的環境,瀑布周圍數百米內形成空氣負離子層。瀑布一測石壁邊緣天然生成一栩栩如生的美女,佇守於洞口,在當地流傳著許多關於這座天然石像的動聽傳說。
珠簾瀑布珠簾瀑布

東坑瀑布

從田心裡沿鏡花溪東行2.5公里有東坑瀑布。瀑布落差170餘米,成三疊下瀉,藍天、青山、綠樹間,似一道白練當空飄舞,又如一條雲飛身下潭。春夏時節,水量急增,天河傾瀉,一級撞擊一級,驚心動魄;枯水季節,一線瀑布則有如輕紗薄絹縹緲其間。
石板灘 沿黑龍潭上行約一公里處。溪中遍布巨石,有的寬若平台,可坐數十人,有的圓若累卵,立於飛泉險灘之中。右岸有一巨石,上面天然生成一個兩米見方的水池,傳說炎帝神農氏曾在此洗藥,近旁蹲一兔狀巨石,為當年偷食炎帝草藥的野兔所變。石板灘兩岸山勢險峻,林木茂盛,山溪自絕壁夾縫中穿過,溪流奔涌,透過幾道山樑,仍濤聲如雷。
龍母生雙子(又名樹抱石) 桃源洞賓館下行約2.5公里的萬陽河畔, 豎臥一虬曲蒼勁的古鉤栗樹,樹主幹胸圍2.1米,高19米,其根部孿生兩棵樹,樹幹渾圓,直插藍天,故當地人稱之為“龍母生雙子”。樹的根部因被溪水沖刷,大部分裸露,盤根錯節,如同巨蟒,占地百餘米見方,其主根緊緊抱著一方巨石,故又名“樹抱石”。在這棵樹的左右兩側生長兩株杜英樹,樹幹粗大挺拔,它們成雙成對,根結連理,如同一個和睦的大家庭。
桃源洞口桃源洞口

獅子岩

獅子岩是桃源洞內知名度最高的山岩, 由龍潭天河以西群山組成,立身於田心裡居之前。山岩酷似一頭昂首東望的雄獅,獅頭是數百丈高的巨岩形成,雄獅前爪撲伸,前方有一圓形小山,林木蔥鬱,形如綠色繡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出了“獅子滾繡球”的勝景。

芳草鹿原

位於桃源洞賓館西南2.5公里的橫泥山,海拔1800米,沿山脊一帶,可遠眺東坑瀑布雄姿。崇山峻岭之上托出一塊千畝草甸,十分罕見。草甸內芳草叢竹,當中有一個十米見方的水池,各種灌木、藤蔓、杜鵑、圓錐繡球沿草甸邊沿生長,並棲息著成群的紅嘴相思鳥和畫眉。一年四季山花爛漫,鳥語花香,野生動物出沒,另有一番幽靜而獨特的情調,在南國崇山中實不多見。因為這裡可以經常看到群居的野鹿,故名芳草鹿原。

龍潭天河

位於田心裡景區,是一段長達七、 八百米的極為壯觀奇險的澗流。鏡花溪與孟華溪匯合,水量激增,流到這裡後,突然為兩岸絕壁擠成一條天河。天河勢如奔騰野馬,勁不停蹄,一往直前。激流時而為橫臥巨石所阻,咆哮如雷,驚心動魄。時而從高處跌落,水落石穿,形成深不可測的石潭,潭中白浪滔天,水花翻滾,傳說水中有龍,故名龍潭。峽名崖頭,長著高大喬木,常有珍稀動物出沒,但可觀而不可及。

飛茬

位於公園北部的九曲水。從蛇形瀑布上行500米,穿過200米脂河即至。在半圓狀石壁環繞之中,一線水流噴破而出,直瀉潭底,高達100米, 在四周山勢烘托下,顯得娟秀可愛。更奇的是在板頁岩石縫中,棲息成百上千的石燕,遊人至此,客聲驚燕,環飛鳴叫,蔚為壯觀。

旅遊資源

根據規劃,桃源洞將修建各種游道50公里,直升飛機場和起落點3個;修建旅遊村、度假村、別墅、接待站等7處;森林小屋、露營場、燒烤場、森林浴場、狩獵場等9處,修建竹園、瓊花杜鵑園、藥園、盆景百花園、蕨類植物園、珍稀植物園、石園以及大眾教育館、自然博物館等。到本世紀末將建成連線炎帝陵和井岡山,年接待五十萬遊客的以森林旅遊為主的多功能旅遊勝地。

空氣負離子

當你走進桃源洞,第一感覺就是這裡的空氣格外清新,既為你提神,又為你醒腦。這是桃源洞特殊生態環境中的空氣離子的作用。經中南林學院(現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廣州環境監測中心採用美國 Beekett型測定儀測定表明:在桃源洞珠簾瀑布處負離子含量高達64626個/立方厘米,是國內外迄今已經測試過的地方空氣負離子濃度含量最高的區域。由於負離子具殺菌作用,此處經測定為無菌區。從甲水經萬陽河、鏡花溪到東坑瀑布全長15公里溪河兩側,牛角壠太平溪流域、下焦石桃花溪中段均為負離子高含量區,在13000個/立方厘米以上,比鬧市區高125-1200倍以上,這是一筆巨大的天然財富,保健、療養利用價值。公園計畫開闢空氣負離子呼吸區和保健療養區。人們在此逗留或漫遊,立感耳目一新,疲勞頓消,繼而飄飄欲仙。可以啟迪思維,增進身心健康,獲取保健效應和超然享受。

珍稀樹種群落

珍稀樹種已成“國寶”。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擁有多個群落,實為罕見。主要珍稀樹種群落有:
銀杉群落:在海拔1300米的山上生長著200多株經歷等四世紀冰川運動浩劫後,倖存下來的古老孑遺植物——銀杉。銀杉的發現對研究古生態學、古生物學、古氣候、古地質地理學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具有稀有性、脆弱性、感染力。
大院冷杉群落:位於海拔1350-1580米的中山地帶,生長著一種似松非松, 似杉非杉的樹種,這便是新發現的樹種——大院冷杉。它與馬尾松、毛竹、木荷、三尖杉、猴頭杜鵑花及楓香、玉蘭等構成了我國唯一的森林植物群落。該樹種及其群落分布極為狹窄,具有特有性,稀有性和脆弱性。
南方鐵杉群落:在海拔1500米之上的牛石坪河邊山坡上,生長著200 余株參天古木,這就是南方鐵杉群落,其中最大的一株高達30米,胸徑達75厘米,與其它伴生樹構成了穩定的生態系統,具有稀有性、自然性特點。
福建柏群落:在海拔1300米的核心區焦石山坡上,有一片枝繁葉茂、生長良好的福建柏群落,最大一株高達25米,胸徑為80厘米。
華榛群落:在海拔1200米的核心區拐子窩,有華榛純林100餘畝, 這是我國罕見的極珍貴的林木。這樣林相完整的群落是華中區系中較典型的群落,在區系地理分布上是該種群分布的最東緣,獨具典型性、脆弱性。
南方紅豆杉群落:紅豆杉雌異株,生存繁衍困難,但在桃源洞卻廣為分布,並形成了完整的群落,具有潛在保護價值和科研潛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