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集1號是廣西玉米研究所用從泰國引進的蘇灣1號為母本,桂單16號等13個單交種為父本進行人工雜交,隔離繁殖,再用改良穗行選擇法輪迴選擇5次,於1983年育成的玉米綜合雜交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集1號
- 作物種類:玉米
信息,特徵特性,
信息
審定時間: 1986
作物種類: 玉米
審定編號: 桂審證字第041號
品種名稱: 桂集1號
選育單位: 廣西玉米研究所
特徵特性
株高230~240厘米,穗位高90~95厘米,葉片20~21;苗深綠色,長勢旺,植株健壯,但欠整齊。雄穗發達,分枝14~16條,花葯黃色。雌穗花絲粉紅色。果穗筒形,穗長16~18厘米,穗粗4.2~4.6厘米,每穗籽粒12~14行,每行30~40粒,籽粒黃色,偏硬粒型,出籽率80~82%,千粒重285~295克。品質好,食味性好,易貯藏。根系發達,抗旱能力強,抗倒、抗大小斑病,輕感絲黑穗病。適宜石山區、丘陵坡地種植,在水肥條件較好的地方種植,產量更高。生育期早造110~115天,晚造95~98天。
產量表現: 1982~1983年在區玉米所進行測產試驗,第一年折畝產469.5公斤,比白馬牙畝產392.1公斤、墨白1號畝產319.1公斤,蘇灣1號畝產256公斤,分別增產19.7%、47.1%、83.4%;第二年折畝產388.15公斤,比白馬牙畝產327.4公斤、蘇灣1號畝產302.7公斤,分別增產18.6%、28.2%。1983~1984年分別在武鳴、凌雲、德保縣進行產比試驗。武鳴華僑農場桂集一號折畝產320.2公斤,比墨白1號增產1.25%;凌雲縣試驗折畝產260.85公斤,比墨白1號增產30.4%;比蘇灣1號
栽培技術要點: 早造桂南宜在大寒至立春前後播種,晚造大暑前後播種。每畝種植3200~3400株。施足以拌磷、鉀的農家肥為主的基肥。早追苗肥、重施攻苞肥、補施攻粒肥。注意抗旱防澇,防治病蟲害。種子繁殖要點:桂集1號不需年年制種。種子繁殖只需一個安全隔離區(周圍與其他玉米相隔300米),並在抽雄期嚴格將病株、劣株、特高株的雄穗去掉,成熟後將去雄株果穗先收作糧食處理,其餘均可留種。種子連用2~3造後,應從育種單位引進原種繁殖更換。
審定意見及適種範圍: 適宜在南寧、百色、河池地區推廣,其他地區也可引進試種。
審定情況: 2007年5月17日退出\桂農業發[2007]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