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桂門關
- 地理位置:玉林市博白縣浪平鎮浪平村桂門關隊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2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全天
- 著名景點:關隘石路、拱形石橋、鋪石棧道、英台樹橋—奈何橋等
簡介,桂門關村,桂門關古道,一個關口匯集多處名人古蹟,一條村,一座橋就是一棵樹,圍繞村寨的四座大山,相關歷史,鬼門關在鬱林西,桂門關 在玉林西,不在玉林東,鬼門關在鬱林西,鬼門關為東漢馬援南征交趾而開闢,鬼門關為古代通往雲貴川湘鄂的要塞,鬼門關是人類活動歷史地名的穩定印記,鬼門關為嶺南極為珍貴的古代關隘文物,建議,地圖信息,
簡介
這是一條美麗神奇的古代驛路,至今還保存著古代修建的關隘石路,拱形石橋,鋪石棧道,橫架小溪兩岸的英台木樹橋等。 明代嘉靖年間廣西僉事、任博白知縣的金輅在《興業過白州道中》一詩云:“官道穿崎峽,籃輿襯晚晴。水鳴如有謂,山曲更多情。野鳥迎人語,林花映日明。”至今,浪平鎮浪平村桂門關隊不僅保留了關名、地名和村名,而且仍然保存著古代修建的關隘石路、拱形石橋、鋪石棧道、橫架小溪兩岸的舉世無雙的英台樹橋—奈何橋等,是研究“鬼門關”文化和綠珠文化的重要景點之一。
據權威科研機構測定,山里負離子含量最高達每立方米21萬個,可以稱得上為天然森林氧吧。桂門關給人的印象是古、幽、秀、奇,極具地方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
在博白縣浪平鎮通往雙鳳鎮的古道上,有一處險要的關口,古代設關卡於界上,以稽查行旅,名叫桂門關。此關今屬浪平行政村管轄,舊路從今浪平中學叉路往北西方向行去,距今浪平鎮政府駐地西北約2.5公里。在地圖上的位置為北緯21°36ˊ,東經109°52ˊ。今從博白縣城經過南流江生雞窯大橋,直入雙鳳公路8公里路程碑處,再往北沿新開山路走2公里,即到達桂門關口。這是一條神奇美麗的古代驛路,至今還保存著古代修建的關隘石路,拱形石橋,鋪石山道,英台木樹橋等古蹟。
桂門關村
距桂門關口山坳西約30米遠處,有一條人村,名叫桂門關村。村民姓梁,,現有30多戶,約280人,以養殖業種植業為主。
桂門關村附近的村莊,東有沖頭嶺,西有湴垌,南有沖蘿。關口內為一個小型盆地,北面為玉皇頭、稔子嶺;南面為水碓頭嶺;東面為白雲山頭;西面為雞罩頭嶺。
桂門關村寨的房屋,依峽谷山勢而建,從最低層至最高層,共有八級;其牆基為花崗岩石築腳,牆體多為泥坯粘土磚,屋頂為桁條角皮青灰瓦頂結構,基本上全是平房。從山腳遠處觀之,整個村寨房層鱗疊,錯落有致。梯田環拱,溪澗交流,山環水繞,林蒼樹茂,鳥語花香,風光優美。清代時,村內建有兩座炮樓,每座炮樓兩層,皆為花崗岩石及泥磚砌築而成。過去一遇匪賊搶劫侵犯,村民便集中於炮樓之內,開火粉槍及鐵砂炮進行自衛防禦。東座炮樓的遺址殘牆至今尚存。
桂門關口南面山路有流田嶺埡,舊時建有山寨之寨門。行人至此,看見寨門森然侍衛,未曾入關,則先有畏懼之意。
桂門關古道
桂門關口為東西走向,進深約二十餘米。其兩邊山體間距約16米,關口寬度4米,可通過中型農用卡車。關口之泥土有新開鑿之痕跡,已比原泥層降低了1.5米左右。南向路旁有一株老松樹,其樹幹及木根皆留下了被過往車輛擦傷之痕跡。關口四周群山高聳,在懸崖峭壁之上,松林挺翠,雜草叢生。其地勢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若不走此關口,則必須攀越高山大嶺,勞力費時,險徑難行。
從關口往東面山下看,那竹木雜草掩映的山溝,便是古代的鋪石棧道。關口至山腳嶺埡古道長約200米,路寬1.5—2米。沿山坳凹陷的山溝往下步行,便可見其路面鋪疊有花崗岩山石,石料大小不等,形態各異,乃是山民當年開鑿山石,就地取材加工鑲嵌而成。因廢棄多年,人跡罕至,至今路面已長滿苔蘚。古道兩旁竹木扶疏,蒼松夾道。十餘株直徑尺余大的古松,高聳雲端。中途兩株古榕樹,枝繁葉茂,濃陰覆蓋。真是:蒼苔碧蘚飾陰石,荊棘古松結大林。層林深處聞啼鳥,石磊層層見獸跡。澗內水流如瀉玉,路旁花綻似堆金。紅梅野果真堪食,野草閒花不識名。甚具原始風貌,最富詩情畫意。難怪明代嘉靖年間任博白知縣的廣西僉事金輅《興業過白州道中》詩云:“官道穿崎峽,籃輿襯晚晴。水鳴如有謂,山曲更多情。野鳥迎人語,林花映日明……。”其秀麗風光,從詩句之中可見一斑。
一個關口匯集多處名人古蹟
桂門關地處六萬大山東南麓,位於博白西部浪平鎮浪平行政村境內。沿著古道,北通六萬大山腹地雙鳳鎮,南達南流江博白城區河段生雞窯渡口,整個“關區”包括桂門關關口、桂門關古道南段及桂門關村寨,面積約2平方公里。關口為南北走向,處在相對高度約60米高的山坳處,兩邊是連綿的群山,地理位置頗為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關口進深約20米、寬約4米,中型汽車可以通過。兩邊山崖生長有三株高大的松樹及共生的勒竹荒草,凸現幾分古關的荒涼。
駛入關口,右側山腰是新開闢的四級公路,盤山過峽連線博雙三級公路。關的正前方是古韻尚存的鋪石古道,在荒草和樹陰的遮掩下,蜿蜒曲折伸向前方。稍遠處群峰迭彩,溪澗橫流。站在關口登高遠眺,往東南可見到銀光閃閃的雞冠水庫和羅帶飄飄的南流江,還有西晉時石崇為綠珠女修建了金谷園而聞名白州大地的雙角峰。
往東北,可見到巍巍的將軍嶺,那裡曾是北宋大將狄青南征屯兵的地方。往北15公里的聖女峰下,有美女綠珠故里綠蘿村。據說此山是由於綠珠時常至,墜樓身亡後又化鶴飛回而得名。此山下500米山坡,有千株老茶樹,樹徑尺余,樹齡已超200年,茶葉濃綠,氣味芬芳。往東南不到5公里,便是以綠珠命名的南流江支流綠珠江。綠珠江與南流江匯合處有綠珠廟,距此約1公里,就是現代語言大師王力故里——歧山坡村。在以關口為中心,直徑15公里範圍內的山山水水,匯集著如此眾多的古今名人足跡,在嶺南地區實為罕見。
關口前後,便是古道。其中,從關口到南面山腳長約200米,路寬約1.5至2米的一段,最具原始特質,最具神韻氣息,雖經歷千年風雨,迄今古貌仍保持得十分完整,是典型的“茶馬古道”。從關口往下看,那荊棘叢生、草木掩影的山溝,便是古道桂門關了。只見道路沿著山谷走向延伸,路徑時隱時現。路面均鋪嵌著花崗岩片石,石料大小不等,形狀各異。想必是當年山民巧匠就地取材,稍作加工一舉修成。
由因廢棄多年,人跡罕至,大多路面已長滿苔蘚。道路兩旁是花崗岩赤紅壤山崖對峙,雖不十分險峻,但要沿著山崖攀登絕非易事。道旁崖邊,可謂花草扶疏、松榕夾道。可不是嗎?道旁三株高入雲端的勁松和那棵遮天蔭地的古榕仿佛在向我們這些來自遠方的客人招手歡迎。這裡有湧泉溪澗、卵石沙堆;處處野蕉菖蒲、藤蔓枯枝;更時時可見飛鳥爬蟲,聞松濤蛙鳴。整個峽谷,簡直就是一個小小的熱帶雨林!
一條村
關口以北緊連著一座村寨,古道就從村寨穿過。這就是與關隘同名的桂門關村,它隸屬於浪平行政村。但附近方圓幾十里的鄉鄰卻稱這裡為“鬼門關”和“鬼門關村”。村以關取名,說明桂門關的歷史比村的歷史更久遠。建村於明末清初,已有近300年的歷史。至今已傳十代,如今人口已經發展到300多人。
村寨依繞著青山山腰,用泥坯磚、衍木條、青灰瓦為建築材料,拾級而建,形成層層“梯屋”的格局,從村的最低層到最高層共有八級。遠觀之,我們村寨有如村民自己戲稱的"魚鱗迭迭,魚骨撐撐"的感覺,體現出幾分靜恬、幾分落寞。但這裡的自然景觀絕對是優美的:山環水繞、十里錦繡;山田拱衛,溪澗交流;蕉黃芒綠、雞鳴牛哞;桂門古關,春風度否?!走進村寨,總有一種回歸大自然的感覺!沿著村邊古道往雙鳳圩鎮方向行走,能讓人想起古關、古道、和古寨的往事:那肩挑背駝的客商、駝槍帶炮的兵匪,還有攜刀荷鋤的山民,他們南來北往的身影和腳印還深深地刻在花崗岩石板上。
一座橋就是一棵樹
我們村旁一條叫橋頭江的小河邊,一個大自然的奇觀——樹橋,就呈現在眼前:那是一株叫英台木的大樹,直徑約有90厘米,橫跨在寬約6米的橋頭江的兩岸,便成了一座穩穩噹噹的木橋。但仔細觀察,這可不是一般的木橋,儘管橋齡已有好幾百年,它分明仍是一棵活生生的大樹,還可見到兩岸“橋頭”都長有自己的根須,而且東岸一側,從“橋頭”橫生出兩株參天大樹。對於這座“樹橋”的形成,有兩種說法:一是從別處砍下一根成材的英才樹幹,架到橋頭江的東西兩岸作成橋,經多年後樹幹兩端在岸邊各自長出根須,後來東岸端現新芽,長出新樹幹,歷經百年成現在的樣子。另一說法是河的兩岸本來就長著現在這棵有兩株枝椏的英才樹,聰明的村民就地取材,先將岸邊部分根須砍去,然後將樹從西岸推倒擱到東岸,一座樹橋就搭成了。後來擱到東岸的那部分樹幹又再生根須,它吸收養料水份,使原來兩枝丫生長更茂盛,而原西岸樹根則繼續生長。但不論何種說法,這座“樹橋”無疑就是一株仍有著茂盛生長力的大樹,它是桂門關村的一個奇蹟,這個奇蹟還造福了一方村民,因而無論是樹或者橋也都具有了更長久的生命力。
圍繞村寨的四座大山
圍繞著村寨有四座大山,走進山里如同走進了原始森林,終年溪水潺潺,山的森林覆蓋率高達90%,林內奇樹百出,既有挺拔參天的棟樑之材,又有蒼勁古樸的原始樹木。據權威科研機構測定,山里負離子含量最高達每立方米21萬個,可以稱得上為天然森林氧吧。茂密的叢林中生長1000多種多種野生植物,有鳥獸100多種,是休閒養生探險的好去處,在山裡走著偶爾還會碰到野豬。峻岭、古樹、老藤、奇花、異草、野果、怪石等等,構成為一幅幅自然天成的絕妙風景。
相關歷史
鬼門關在鬱林西
在唐代的白州城郊南流江畔,有一條通津橋,其位置在今新村通往馬村垌的南流江上。橋東北岸有一座通津亭,由於驛路過往騷人墨客甚多,故題詩不少。其中唐詩有云:
危亭北踞水南流,檻外頻來海上舟。
十里青山花底睡,白州城上月如鉤。
此詩反映了古代的南流江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盛況。
另一首宋詩則云:
崇山峻岭雁聲淒,古樹陰森路轉迷。
寄語往來荊廣客,鬼門關在鬱林西。
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改郁州為鬱林州,治所在石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移治於南流縣(今玉林市)。此詩反映了“鬼門關”的準確位置在宋代鬱林州城之西邊。
據《舊唐書?地理志》載:“北流縣南三十里有兩石相對,其間闊三十步,俗號鬼門關。”故清代《鬱林州志》載:“天門關,在城東三十五里,雙峰屹峙,路經其中,過此則北流縣境也。一名鬼門關。”按此說法,“鬼門關”應在鬱林之東。然而,“鬼門關在鬱林東”的說法,在唐宋年間便受到了質疑。在1227年成書的南宋地理總志,王象之編纂的《輿地紀勝》載:“桂門關在(鬱林)郡之西,始呼為鬼門關,近曹德載作文辯之。”
在桂門關口瞭望,只見四面山峰高聳,懸崖峭壁,松林挺翠,雜草叢生。其地勢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此關口為古代由浪平鎮入雙鳳鎮必經之路,若不走此關口,則必須攀越高山大嶺,勞力費時。
從山上的關口往下看,有一條竹木雜草掩蔽的山溝。沿山溝往下步行,便見有花崗岩山石鋪綴的石道小路。從山腳沿古道上山至關隘,長約150米,路寬1.5至2米。路旁青松夾道,竹木扶疏。半山路旁尚有兩株直徑兩三尺的古榕樹,枝繁葉茂,濃陰覆蓋,樹下有巨石突兀。蒼苔碧蘚鋪陰石,荊棘古樹結大林,林深處處聞啼鳥,野草閒花不識名。初夏雨晴,時聞大水蛙 “嚶昂”的叫聲,確實陰森可怕。
翻過山坳關口約50米遠,有一條人村,村民姓梁,現有300餘人,村名叫“桂門村”。然而,古往今來,遠近的人都稱這裡是“鬼門村”。甚至博白縣城郊岐山坡籍的王琳《紅土地?黑土地》長篇小說里,也提到這個“鬼門村”。按民間傳說,只有人死了之後,其鬼魂才會經過“陰陽交界”處的鬼門關而進入幽冥地府。村民們覺得“鬼”字不吉利,試想,誰家願意把女兒嫁去鬼門村呢?為此,每當有人問起其村名時,村民便說:“這裡是桂門村,八桂的桂,玉桂的桂,桂林的桂,而不是鬼門村。”
嶺表夙稱用武之地,博白古稱白州,東南頻臨珠崖瓊海,西南有南流江直通交阯林邑,史稱“山海要區,八桂門戶。”因而稱“桂門關”,也就不足為奇。
翻開歷史的畫卷,桂門關在四大戰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戰事在東漢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阯女子徵側,徵貳反叛,攻沒九真、日南、合浦,寇略嶺外六十餘城,自立為王。漢光武帝下璽書任馬援為伏波將軍,以扶樂侯劉隆為副帥,督樓船將軍段志等率軍南征交阯。軍至博白縣境(當時屬合浦郡),隨山刊道千餘里。其在博白縣城飲馬之江,稱之飲馬江。又下令疏鑿縣境之馬門灘,以利舟楫之通行。至今,馬門灘岸仍建有伏波祠祀之。清代汪森《粵西文載》卷十四《博白山川志》載:“鬼門關在縣西十里,兩山相對,間闊三十步。馬援討林邑,蠻路由於此,立碑、石龜尚存。”
第二次戰事在唐懿宗鹹通四年(公元863年)春正月,南詔攻陷交阯。唐王朝遂於同年六月廢安南都護府,置行交州于海門鎮。據清道光《博白縣誌》載:“唐鹹通四年,雲南蠻叛。康承訓為嶺南西道節度使,發荊襄洪鄂兵萬人置行交州,于海門鎮出師攻蠻不克。六年,以秦州經略使高駢率禁軍五千赴邕管,會諧道兵討之。駢治兵海門,大破蠻軍,收復安南、交阯故地,蠻寇悉平。長達十年之久的安南叛亂,至此平息。”又云:“海門鎮:出馬門灘,在北戌灘之下,為入安南故道。”高駢奉詔歸闕之前,曾在宴石山建宴石寺和靜默堂,並留俸錢遺給海門防遏使楊俊營治北戌灘和馬門灘。此役戰事,桂門關再次成為陸路驛站關隘,為邕管至海門鎮的通道。關隘旁的花崗岩巨石,有索繩運輸拉扯出的深深勒痕。
第三次戰事在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夏,壯族儂智高發動了反對北宋王朝的起義。他從邕州揮師沿鬱江東下,連克九座州城,直迫廣州。宋仁宗派遣狄青率余靖、孫沔、孫節等各部官軍,展開了大規模的****活動。狄青將軍曾駐軍於博白縣境浪平鎮高山嶺下安營紮寨,嚴控鬼門關古道。後人將狄青駐營的高山稱為將軍嶺。清道光縣誌云:“將軍嶺在縣西北朗平堡,離城二十里,宋將軍狄青討儂智高駐師於此。嶺下朗平村,即古朗平縣遺址。”將軍嶺半山之上有312個火灶遺址,並在山腳挖出有銅鼓遺物。對此,清代《粵西叢載》一書中的“鬼門關與崑崙關”條載:“桂嶺九驛,至象(指象州、紅水河與柳江於其境內石龍匯合)南左右分兩岐,皆適二百里而阻山。南北十餘堠(堠為記里程的土堆,五里只堠,十里雙堠),攢峰疊嶂,萬仞蔽天。中鑿險道而渡,號曰崑崙關。左岐由貴(縣)鬱林而之雷瓊,曰鬼門關,遷客流人,遠投海表,生還者稀。”由上述記載可見,由貴縣(今貴港)至鬱林興業直穿雙鳳出鬼門關,為出雷州瓊海之捷徑。它無須東折至北流,再向西轉入鬱林而走彎路。
第四次戰事即是在1937年**************事件****後,日本帝國主義向我國發動了猖狂的軍事進攻。隨之上海、廣州、武漢等地相繼淪陷,沿海一帶及交通要道均被敵人****。由於華南局勢緊張,當局下令將接近前線的公路徹底破壞,以阻滯日軍的進攻。1938年12月,從廣州灣(今湛江市)至鬱林的公路橋樑便被破壞。當時的廣州灣屬法國的租借地,博白縣境又屬偏安一隅,故鬼門關古道再次成為南路進口貨物的安全便捷運輸線。各種中藥材和桐油、蓖麻油、苧麻、鎢砂、水銀等土特產,便源源不斷地從這古道肩挑馬馱載運出口。又將從湛江赤坎港進口的洋紗、布匹、紡織品、西藥、食鹽、煤油、化工原料等貨物,由此古道而運入雲貴川湘鄂內地。在這時期,此關曾築炮樓設卡收關稅,樓內有三塊捐修關卡道路的功德勒銘碑記。
由於歷史古籍記載有誤的原因,鬱林郡存在著兩個同名的鬼門關,一個是鬱林郡東的水路鬼門關,另一個是鬱林郡西的陸路鬼門關。由於“鬼”字不吉利,故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將鬱林郡西博白縣境的鬼門關敕命改為桂門關;而在明宣德四年(1429年)將鬱林郡東的鬼門關敕命改為天門關。至今,天門關已被開闢成一級公路,成為東西高速公路之通衢。而博白桂門關,不僅保留了關名、地名和村名,而且歷經約兩千年後,仍然保留著原始風貌。它刻印著歷代遷客騷人的腳印,淹留著各派僧侶遊方傳法的往返腳跡,見證了兩千年的歷史風雲,是一本生動的歷史教科書,為嶺南極其珍貴的古代關隘文物。
桂門關 在玉林西,不在玉林東
桂門關始呼鬼門關雖然博白縣地圖上標名此處為桂門關,浪平鎮行政自然村屯名在文字上也寫是桂門關,但是,古今往來,方圓數十里的民眾都稱這裡是“鬼門關”。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按照民間的說法和神話傳說,只有人死之後,其鬼魂才會經過陰陽交界處的鬼門關而進入幽冥地府。村民們總覺得“鬼”字不吉利。為此,每當有人問起其村名時,村民便說:“這是桂門關,八桂的桂,玉桂的桂,桂林的桂,而不是鬼門關。真正的鬼門關在北流縣。”
鬼門關在鬱林西
唐宋年間,白州城西郊南流江建有通津橋,橋之北岸構建有通津亭。由於驛路過往的騷人墨客甚多,故題詩不少。其中唐詩有云:
“危亭北踞水南流,檻外頻來海上舟。
十里青山花底睡,白州城上月如鉤。
此詩反映了南流江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盛況。
另有一首宋代七絕詩云:
崇山峻岭雁聲淒,古樹陰森路欲迷。
寄語往來荊廣客,鬼門關在鬱林西。
此詩最後一句點明了鬼門關的位置在“鬱林郡之西”。
鬼門關為古關名,古代地理志書修撰者,由於關山遠隔,交通不便,不能親自到實地考察,故山川關隘張冠李戴誤繆者不少。五代後晉趙瑩、劉昫等人於天福五年(940年)至開運二年(945年)修撰的《舊唐書·地理志四》誤載:“鬼門關,在北流縣西三十里。”從而導致了北宋樂史奉敕撰的《太平寰宇記》,明清兩代官修的《明史·地理志》、《大清一統志》、《廣西通志》、《鬱林州志》、《北流縣誌》以及現代《辭源》、《辭海》等援引《舊唐書·地理志》誤載之錯誤。直至明宣德四年(1429年),朝廷才下令將其關名敕改為天門關。故清代《鬱林州志》載:“天門關,在城東三十五里,雙峰屹峙,路經其中,過此則北流縣境也。一名鬼門關。”按此說法,鬼門關應在鬱林東。
但是,“鬼門關在欎林東”的說法,在唐宋年間便受到了質疑。於1227年成書的南宋地理總志,王象之編撰的《輿地紀勝》載:“桂門關在(鬱林)郡之西,始呼為鬼門關,近曹德載作文辯之。”
漢代設定鬱林郡,治所在布山(今屬貴港市江南之南江村)。三國兩晉因之。隋置鬱林縣,為貴州郡治。唐貞觀九年(635年),鬱林郡下的南尹州改為貴州(後改稱貴縣)。
唐`麟德二年(665年)在貴州屬的石南縣設定鬰州,唐乾封元年(666年)改郁州為鬱林州,州治在興業縣鐵城,俗稱古州肚。故宋代以前的鬰林郡及鬰林州,其治所皆在今之貴港市和興業縣。
而現今之玉林,乃1995年改鬱林縣之名而成,其治地古稱南流縣,為隋代設定。唐仍置南流縣,改屬牢州,宋改牢州為鬰林,南流縣仍屬焉。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才遷鬰林州治地南流縣。而南宋之時,博白縣浪平桂門關之位置,正好在“鬰林郡治南流縣之西”,與《輿地紀勝》所載“桂門關”的地理位置相吻合。
鬼門關為東漢馬援南征交趾而開闢
清代汪森《粵西文載》卷十四《博白山川志》載:“鬼門關在(博白)縣西十里,兩山相對,間闊三十步。馬援討林邑蠻路由於此,立碑石龜尚存。往來交趾,皆由此關。”
此段珍貴文獻的來源為唐代圖經。所謂“圖經”,是包括圖和經兩部份。圖指的是關於一個行政單位的疆域圖,後來充實內容包括山川圖,關隘圖、寺觀圖、海防圖等。經則是對圖的文字說明,兼及境界、道里、戶口、職官等情況。這段文字所載“鬼門關在縣西十里”,其道里基本上與今浪平鎮桂門關位置的道里相符。
東漢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趾郡征側,征貳姐妹率駱越人起兵反抗東漢王朝的民族壓迫。《後漢書》卷24《馬援傳》載:“九真、日南、合浦蠻夷皆應之”,攻陷60餘城,征側自立為王,定都麓縣。東漢王朝拜馬援為伏波將軍,以扶樂候劉隆為副帥,督樓船將軍段志等率長沙、桂陽、零陵、蒼梧兵萬餘人南下平息二征起兵。博白當時屬合浦轄地,漢軍行至博白,“隨山刊道千餘里,開鑿了鬼門關通道,並在關口雕置石龜,在石龜背上立碑刻文紀念,然後“緣海而進。”
鬼門關為古代通往雲貴川湘鄂的要塞
博白南瀕北部灣,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有水路交通可從南流江直通合浦,北海。在“陸事寡而水事眾”的古代,陸路交通不如水路發達,主要便是“鬼門關古道”的開通。古代雲貴川湘鄂陸路交通最安全和便捷的出口,便是通過鬼門關要塞通江出海。
鬼門關古道路線為;綠珠古渡——大玉嶺頸——新旺——和睦——浪平——鬼門關——湴垌——湯麓——山子肚——嶺埡茶亭——屋頭田——蘿村——雙鳳——興業——山心——貴縣,然後分成兩支。一支從貴縣(今貴港)往西折經賓州(今賓陽)過崑崙關而到邕州(今南寧);另一支則從貴縣北上至象州石龍,然後通過古稱牂牁江的紅水河進入貴州的古夜郎地,或通過柳江北上柳州,再經雒容、理定(今均屬鹿寨縣)至桂州,往北經興安至全州,沿湘桂走廊至湖南,然後出洞庭湖到荊州和中原地區。
對此,清代《粵西從載》中的“鬼門關與崑崙關”條文載:“桂嶺九驛,至象(指象州,紅水河與柳江於其境內之石龍匯合)南,左右分兩岐,皆適二百里而阻山,南北十餘堠(堠為記里程的土堆。五里只堠,十里雙堠),攢峰疊嶂,萬仞蔽天。中鑿險道而渡,號曰關。右岐由賓(州)而之邕交,曰崑崙關。左岐由貴(縣)鬰林而之雷(州)瓊(州),曰鬼門關。遷客流人,遠投海表,生還者稀。”由上述記載可見,從貴縣(今貴港)至鬰林州(州台曾設在石南鐵城)而經雙鳳出鬼門關,乃為出雷州瓊海之捷徑。它無須到鬰林後又東折至北流,又再向西經鬼門關轉入鬰林而走彎路。
鬼門關是人類活動歷史地名的穩定印記
唐代《圖經》稱博白為“山海要區,八桂門戶”。顧名思義,“桂門關”便是進入八桂門戶的關隘。儘管唐宋年間已將此關之名改為“桂門關”,但由於歷史印記之原因,遠近之人依然我行我素,照舊稱這裡為“鬼門關”。“鬼”與“桂”,音同,僅聲調不同。地佬話為第二、第四聲之別;國語為第三、第四聲之別。然而,人們稱其為“鬼門關”,則有更深遠的歷史內涵。考其原因,主要有五:
其一是這裡荒僻陰森,山嶺連綿,攢峰疊嶂,萬仞蔽天。古時候關口兩邊樹枝交加,繁陰如蓋,形同林洞,猛虎野獸經常出沒,常在鬼門關食人。例如,明未廣東南海人鄺露,在永曆中(約1653年左右)由中書舍人奉使還廣州,因迕縣令,棄家走粵西,為瑤女雲嚲娘之客,他為了到綠珠故里綠蘿村採訪,曾於浪平鬼門關住宿。因博白在明代時屬梧州府管轄,故其曾作《梧州即事》詩云:“朝登綠珠渡,暮宿鬼門關。合浦懸明月,長藤引白蠻。金蠶驚客夢,肉翅飽人還。從此聞征鐸,棲棲思故山。”詩句中的“肉翅”,即指肉翅虎,晨伏宵出,行走如飛,常在鬼門關食人。清道光縣誌曾有記載:清順治十三年丙申春,是年群虎噬人多至百數十,有虎入城傷人。這種猛虎,直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尚有出現。
其二,關口附近舊時山賊多,經常蒙面搶劫行人客商財物,如有反抗,輕則打斷腳骨,重者則被劫去性命,難以過關。
其三,古道瘴霧沉沉,亞熱帶森林散發出有毒之瘴氣。人一旦染上了瘴氣,輕者發冷發熱,重者高燒昏迷或猝然失語。此外,南方濕熱地帶蚊蚋多,常飛舞叮咬行人,使人染上惡性瘧疾和瘟疫傳染病。中原與北方人到此,往往因水土不服或氣候不適而患上各種急病重症。古代醫療條件欠缺,一旦染上疾病或瘴癘,就被視為絕症,極少有康復之可能。例如,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率漢軍南下平息“二征”時,軍至博白花石嶂對面南流江灣(當時屬合浦境)時,督樓船將軍段志染病身亡。後人為了紀念他,便將此段江灣命名為“將軍灣”。
其四,受王朝之命南征交趾之軍隊,打仗生死難卜。出鬼門關之後,多數戰死沙場,難以返回。例如東漢建武十九年(43年)正月,馬援所率漢軍抓獲“二征”姐妹,並斬之,傳其首級至京都洛陽。然後又率士卒2萬餘人,進擊九真,平息征側餘黨都羊等。斬獲5000餘人。在勝利歸途之中,副將劉隆亦病死於北戌灘,運柩至博白水鳴圩時,因遇暴風雨,被群蟻擔泥葬於圩頭,連棺材都不能返回鬼門關。伏波將軍馬援說:“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其軍吏因瘴疫死去者亦有十之四五。
其五,歷代被朝廷貶謫到海南島之官吏,既為帶罪之軀,又是騷人墨客,早已愁緒滿懷。因心境愁悶,自認為前路迷茫,凶多吉少,把南方災荒之地視為畏途,把鬼門關視之為出生入死之分野,是萬劫不復的地理標識。唐李德裕《貶崖州》詩:“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宋《太平寰宇記》云:“其南多瘴癘,去者難得生還。”故諺曰:“鬼門關,十人去,九不還。”與神話傳說中的地獄之門一樣陰森可怕。
地名是地理實體的語言符號,是人類活動穩定的印記。人們在某地活動,居住時,為了生活交往方便而命取地名。有的地方雖時過境遷,但地名依然留存。附近村民還不忘其舊名,世代相傳,延續至今。
因此,地名便成為人類在某地曾經活動過的印記。
鬼門關為嶺南極為珍貴的古代關隘文物
“關”在中國古代地理和人類文明歷史,特別是古代戰爭和從中原向外開發、傳播文明中占有非常高的地位。1)鬼門關刻印著歷代南征蠻夷的歷史
嶺表夙稱用武之地,博白東南瀕臨珠崖瓊海,西南有南流江直通合浦、北海轉海路而到扶南林邑。
翻開歷史之畫卷,東漢建武十六年伏波將軍馬援率漢軍南征交趾,平息“二征”戰爭,開闢了鬼門關陸路交通古道。唐懿宗鹹通四年(863年)春正月,南詔攻陷交趾。
六年(865年),秦州經略使高駢率禁軍五千赴邕管,會諧道兵通過鬼門關沿南流江而下,治兵海門,大破蠻軍,恢復安南、交趾故地,蠻寇悉平。平息長達十年之久的安南叛亂。
宋皇祐四年(1052年)夏,壯族儂智高發動了反對北宋王朝的起義,從邕州揮師沿鬰江東下,連克九座州城,直迫廣州。北宋王朝派遣狄青將軍,率余靖,孫沔、孫節等“五虎平南”。狄青將軍曾師於浪平將軍嶺下,安營紮寨,嚴控鬼門關古道。可以說,鬼門關刻印著歷代兵家、遷客的歷史腳印,見證了約兩千年的歷史風雲,是一本生動的歷史教科書。
(2)鬼門關為嶺南開闢最早的關隘文物
嶺南最著名的古代關隘,共有三個。一個是大庾關,在今江西省大余、廣東省南雄之交界處,向為嶺南、嶺北的交通咽喉。它地處五嶺之一的大庾嶺,古嶺道崎嶇險峻。唐朝開元初張九齡督促所屬開鑿新路通驛,多植梅樹,故又名“梅嶺”。五代年間驛路荒廢。宋嘉祐中(約1056~1063年)江西提刑蔡挺與其弟廣東轉運使蔡抗重加修築,夾道植松,在嶺上立關,名曰梅關,遂成坦途。
其二為崑崙關,在廣西邕寧縣東北崑崙山上,與賓陽縣接界。宋皇祐五年(1053年)元夜,狄青引兵潛渡崑崙關,即此。其事見《宋史》二九0本傳及十二“仁宗紀”四。
其三,即為博白縣浪平鎮之鬼門關。它是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連線點,也是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接點。其開闢時間(公元40年)要比以上兩個名關早1000年左右,知名度極高,素與天涯海角齊名,是一個古代人文氣息極其濃郁的名關。
(3)博白鬼門關古蹟至今尚存,依然保留著原始風貌
由於史籍記載的失誤,鬰林郡事實上存在著兩個同名的“鬼門關”。一個是鬰林郡東的“水路”鬼門關,另一個是鬰林郡西的“陸路”鬼門關。由於“鬼”字不雅,朝野皆認為不吉利,故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嶂皇帝下令將鬰林郡西博白縣境的鬼門關,敕改為“桂門關”。而且明宣德四年(1429年),宣宗皇帝朱瞻基又下令將欎林城東的鬼門關敕改為“天門關”,並在山崖鐫刻“天門關”三個大字,字下原有題詩“行行萬里度天關,天外遙看海上山”兩行石刻字。至今,天門關已被開闢為國道一級公路,成為東西高速公路之通衢,關隘及古道原貌已不再復存,僅徙有虛名而已。
唯有 鬰林郡西博白縣境的桂門關,歷經約兩千年的歷史風雲,不僅保留了地名,關名、村名,更為難得的是,它至今仍然保留著原始風貌,藏在深山人未知。因此,它是嶺南保存最完整,最古老,最珍貴的古代關隘文物,是極難能可貴的風景文物旅遊景點。
建議
1. 建議浪平鎮政府督促有關村民要切實保護好桂門關口、古道的古松、榕樹、楠木、椎木、竹林、英台樹橋等林木,不能隨意砍伐,以保持其良好的生態環境。並要重新種植松、椎、楠木,加速綠化環境。
2. 建議在關口古道下建一個桂門關公園。在關口山腳流田嶺埡舊寨門處做一個石柱拱門,拱門上方雕刻“桂門關”牌坊。
3.建議在關口之上恢復建置仿製石龜,石龜背上立碑刻制桂門關碑文。
4. 在關口古道兩旁建置歷代詩文碑廊,雕刻《輿地紀勝》、《粵西文載》、《粵西叢載》有關鬼門關條文以及歷代有關鬼門關、桂門關的詩詞。
5. 建議縣政府和縣文物保護單位將桂門關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切實做好文物古蹟保護工作。
6.組織縣中小學生開展參觀旅遊活動,使桂門關成為歷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地圖信息
地址:玉林市博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