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農業科學院

桂林市農業科學院

桂林市農業科學院位於桂林市南郊雁山區雁山鎮,1955年建立的桂林農業試驗站,主要開展種植業基礎套用研究和套用研究,重點是糧、油、果、菜等作物優良新品種選育及其栽培、肥水統籌、植保等配套新技術研究。

歷史沿革,科研條件,人員編制,機構設定,科研成果,

歷史沿革

1955年,桂林農業試驗站建立。
1972年9月,更名為桂林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
1998年,更名為桂林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2009年9月,成立廣西農業科學院桂北分院。
2014年4月,更名為桂林市農業科學院。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據2018年4月官網資料顯示,農科院共有職工199人:在職人員85人,其中正高職稱1人,副高職稱4人,中初級職稱55人;退休人員112人。構建了水稻、玉米、油菜、果樹、薯類、甘蔗、果蔬、桑蠶等8個學術團隊。

機構設定

據2018年4月官網資料顯示,農科院內設糧食與油料作物研究所、園藝作物研究所、經濟作物研究所、蠶業技術研究所。
農科院建有國家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國家產業技術體系(油菜、木薯、甘蔗)桂林綜合試驗站等4個國家級試驗站;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廣西創新團隊(水稻、玉米、桑蠶)桂林綜合試驗站等3個自治區級試驗站。
農科院建有廣西水稻良種培育中心(桂林)、廣西葡萄良種培育中心(桂林)、桂林市柑桔無病毒苗木繁育中心、桂林市葡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桂林葡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桂中北水稻選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重點區域蠶種場等科研平台。
依託農科院的科研平台成立桂林生態農業人才小高地、廣西大學桂林甘蔗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與廣西蠶業科學研究院共建廣西蠶業科學研究院桂林分院。

科研成果

據2018年4月官網資料顯示,“十二五”以來,農科院共獲得科研成果獎11項,其中獲得桂林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獲得廣西農業科學院科學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科技廳成果登記4項;編制廣西地方標準一項,該標準於2013年被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頒布實施;發表論文27篇,合著專著1部,其中獲桂林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