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冬1號,天門冬選育種,優培種。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利用玉林市六萬大山野生植株的種子實生苗後代群體經過多年篩選獲得的優良單株,並結合生物技術培育而成。
審定編號:桂審藥2016003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冬1號
- 別名:天門冬選育種桂冬1號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百合目
- 科:百合科
- 屬:天門冬屬
- 種:天門冬選育種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
- 分布區域:廣西桂南
簡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要點,審定意見,
簡介
桂冬一號是天門冬優培選育種,玉林市六萬大山野生植株的種子實生苗後代群體經過多年篩選獲得的優良單株,並結合生物技術培育而成。
選育用途:入藥。
天門冬具有養陰潤燥,清肺生津之功效。常用於肺燥乾咳,頓咳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熱,內熱消渴,熱病津傷,咽乾口渴,腸燥便秘。
特徵特性
圓柱形,莖蔓粗,長1.0-3.0米,分枝較細而多,小葉扁平或略呈銳三棱形,長0.5-3厘米,2-3枚成簇腋生,主莖上的鱗狀葉常變為下彎的短刺。花1-3朵簇生葉腋,花瓣一般6片,黃白色或白色,花梗長1-2毫米,花期3-6月。果實漿果球形,直徑3-6.8毫米,未成熟綠色,熟時白色,內有1-3粒種子,種子黑色,呈近圓形或半圓形。果期8-12月。塊根呈紡錘形,長7-18厘米,中部直徑1.0-2.0厘米,表面淺黃色或黃白色,單株塊根數234-389個。
二年生鮮品多糖、天冬皂苷、浸出物含量分別為18.0%、1.14%、88.8%,
三年生鮮品多糖、天冬皂苷、胺基酸含量分別為27.2%、3.98%、9.17%。
產量表現
2009年在廣西玉林市福綿區、南寧市西鄉塘大棚試種2011年測產,三年生鮮品產量分別為6189.55公斤/畝、6049.73 公斤/畝。
2013年在玉林、南寧、貴港試種,2014年二年生鮮品畝產為4724.7公斤,乾品畝產1181.1公斤;
2015年三年生鮮品畝產為6477.6公斤,乾品畝產1619.4公斤。
栽培要點
1、適宜種植在年平均溫度18℃-20℃,無霜期在180天以上。
2、種苗可用種子繁殖、分株繁殖和組培苗育苗等。
3、種植季節宜在9月至翌年春萌芽前,畝種植密度為1500-2000株。做寬85厘米的高畦,按株行距40-50厘米×80-90厘米,分兩排種植,挖穴,每穴直徑35厘米,深40-50厘米,穴底施入少量腐熟的農家肥,然後覆土3-5厘米。
4、合中耕除草,在3-4月份和6-7月份各追施人畜糞水1次,也可畝用15公斤尿素(或複合肥)兌水淋,每隔1個月淋一次,9-10月份追施1次土雜肥並培土。以後每年在萌芽前(即春節前)畝施發酵好的農家肥或有機肥2000-2500千克,其餘追肥兩次與第一年同。當莖蔓長到20-30厘米左右時,可適當設立支柱。
5、注意防治紅蜘蛛或短須蟎等病蟲害。
6、定植2-3年後可採收,4-5年產量會更高,於9月至翌年春萌芽前採收。
審定意見
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通則,通過審定,可在廣西桂南天門冬產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