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格非長篇系列”的一種,為格非長篇經典的全新修訂版。小說圍繞九十年代初期上海即將召開的一次學術會議而展開。會議執行主席賈蘭坡教授突然神秘自殺,緊接著發生了一系列離奇的事件宋子衿瘋狂、會議贊助商被捕……而曾山與張末的愛情更是讓人費解:他們一方面深陷於欲望編織的囚籠之中,另一方面則試圖衝破它的束縛,復活古老的愛情詩意,尋找自身生命殘剩的一點點真實感。正是這一點“真實感”。使他們的心靈靠得如此之近;同時也因為這種,“真實感”的脆弱和“奢侈”,他們又一次次地遠離。“猶疑”是他們生存的最基本的輪廓,欲望的旗幟升起來了;沒有安慰,沒有援手,沒有歸宿,沒有和解,剩下的只是一個迷惘的信念。
基本介紹
- 書名:格非作品系列:欲望的旗幟
-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 頁數:283頁
- 開本:16
- 定價:29.00
- 作者:格非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2144723
- 品牌: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尾聲
文摘
秋末的一天。曾山在睡夢中被突然響起的電話鈴聲驚醒。他抓起電話,對方卻已經掛斷了。時間已過了午夜兩點。在這個時候,誰還會打電話來呢?屋外下著大雨,透過陽台的玻璃窗,他聽見密密麻麻的雨點打在樹枝上,落在花叢、遮陽布以及門房的屋頂上。一輛救護車沖開淤積的泥水,從樓下呼嘯而過。在更遠一點的什麼地方,像是有幾個人在雨中爭吵,只是聲音聽上去不很真切。
作為哲學系副教授,曾山早就養成了凡事追根尋底的習慣。他知道這一習慣並非為學術研究所必需,而僅僅是智力活動遇到阻礙的明顯徵兆。那么,電話究竟是誰打來的呢?
他記得,從鈴聲響起到他拿起話筒這段時間的間隔並不太長,也就是說,對方很可能只是一時衝動,想通過電話聊聊天,臨時又變了卦,因為時間畢竟已經太晚了。這樣的情形是不難想像的,在他自己身上就常常發生這樣的事。當然,不能排除電話線被大風颳斷的可能,但曾山顯然不太願意作這樣的假設。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電話的突然中斷預示著對方遭到了暴力的脅迫。屋外的狂風大雨使這樣的聯想獲得了一定的合理性:歹徒跳窗而人,女主人電話呼救……這樣的情形原先較多出現於好萊塢式的兇殺片中,但在目前的中國,類似的案例倒也並不罕見。
在知道他電話號碼的幾個人中,他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他讀博士時的導師賈蘭坡教授。身為這次學術會議的執行主席,為了應付繁冗的會務瑣事,賈教授囑咐他的幾位弟子隨時聽候差遣。一周之前,曾山與導師之間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當時,曾山將他精心準備的一篇題為《陰暗時代的哲學問題》的論文交給了大會籌備組,打算在會議上宣讀。賈蘭坡教授在讀完這篇文章後,建議他“暫時不要將它公之於眾”。師生二人為此發生了劇烈的爭吵。曾山一怒之下便出言不遜,並聲稱他將不會參加這次會議。他的導師一時語塞,氣得渾身上下直打哆嗦。“你以為你是個什麼東西……”他從牙縫中擠出這樣一句話來。至此,師徒二人原來小心翼翼維持著的微妙關係終於難以收拾。
昨天晚上,預備會議在圖書館二樓的報告廳如期舉行。曾山沒有接到任何通知,只得早早在床上躺下。雖然此前並無跡象表明那個頑固的斯賓諾莎的信徒會放棄自己的立場,曾山依然在暗暗盼望著導師通知他開會的電話。想到這裡,他的心頭掠過一陣從未有過的闃寂之感。接下來,他想起了他的師兄宋子衿博士。近些年來,他幾乎已中斷了他的哲學研究,將興趣轉向小說寫作,並漸漸地擁有了一批讀者。與曾山相比,宋子衿與導師賈蘭坡之間的關係則要親近得多。這種親近之感並非源於學術上的一致見解,而是他們各自軀體中流淌的血液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親和力。他的論文作為本次大會的中心論題之一,已被列入議程,因此,他理所當然地出席了昨晚的預備會。
序言
《江南三部曲》問世之後,上海文藝出版社的編輯和我商量,計畫將我以前的作品也重新編輯出版,包括三部長篇小說《敵人》、《邊緣》、《欲望的旗幟》和全部中短篇小說。除了《戒指花》、《不過是垃圾》、《蒙娜麗莎的微笑》等作品寫於2000年之後,這些作品中的絕大部分都是上個世紀的舊作。編訂、翻閱這些舊作,雖說敝帚自珍,但多少有點陌生感了,也時時驚異於自己寫作在幾十年間的變化。
以前常有一種看法,以為作家的變與不變,主要是源於時代本身的急劇變化。列夫·托爾斯泰,詹姆斯·喬伊斯,威廉·福克納,納博科夫等等,都是如此。即以喬伊斯而論,若拿《都柏林人》跟《尤利西斯》比較一下,似乎有點讓人不敢相信這兩部作品出於同一個人之手。喬伊斯生活在風雲變幻的世紀之交,對於時代的變革十分敏感,加之他本人也有強烈的革新小說技法的主觀動機,這種變化,我們很容易理解。順便說一句,就算沒有後期的《尤利西斯》等現代主義作品,喬伊斯也是世界一流作家。他的《都柏林人》在文學史上也形成了一個小傳統。美國當代年輕作家耶茨所繼承的,正是這個傳統。至於納博科夫,他一生輾轉於俄國的聖彼得堡和德國、法國、美國之間,生活動盪不寧,需時時適應新的地理和文化環境,小說風格不斷出現變化也在情理之中。但也有不怎么愛變的作家。卡夫卡、霍桑、海明威等作家相對穩定,寫作風格沒有出現過劇烈的變化和調整。海明威是一個特例,儘管他的人生經歷也很複雜,但一生只寫一個主題,居然也寫成了世界級的大師。雷蒙德·卡佛是海明威的追隨者,和我們生活於同一個時代,也不怎么愛變。
說到中國現代作家,魯迅就可以算得上文風不斷變化的代表。從《懷舊》這樣的文言小說,到《狂人日記》,再到《吶喊·彷徨》和《野草》,一直在變。若不是去世較早,他往後的小說會有什麼變化,今天已不好妄加猜測了。汪曾祺的例子也比較特別。我們所熟悉的汪曾祺,是寫出過《受戒》、《大淖記事》、《故里三陳》以及大量優美小品的那位作家。可汪先生寫作《受戒》的那一年,他已經是60歲了。每念及此,總要無來由地為他老人家捏把汗:假如他活得與魯迅先生一樣長,也許《沙家浜》就要算他的代表作了。在中國現代作家中,也有不那么愛變的入。張愛玲可以算一個,在不變方面,完全可以和海明威相媲美。看她的《小團圓》,不用說語言和基本修辭方法,就連題材、情感、觀念也都沒有什麼變化。
有時候會對古典作家心生羨慕。變與不變,似乎是職業寫作出現以來才會有的苦惱。對於那些一生只寫一部作品的小說家(比如曹雪芹)而言,想變都沒有機會,倒也踏實。安心於茅廬高臥,省了多少六出祁山的左衝右突!但轉念一想,也不盡然。古代作家寫作的大宗不是小說,而是文章和詩詞,其實變化也是始終存在吧,否則就不會有“庾信文章老更成”這樣著名的感慨了。
格 非
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