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哈特的工廠區位理論

格林哈特的工廠區位理論是指格林哈特在代表著作——1956年出版的《工廠區位的理論與實踐》對需求因子和影響區位的企業間相互依存的作用進行了詳細的論述。他研究了在無限的需求彈性下,所有的生產者可能在消費地進行。這是由於運費造成的價格增加會使總需求減少。這種觀點與霍特林的兩生產者集中於市場中心是明顯不同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格林哈特的工廠區位理論 
  • 外文名:Greenhart's factory location theory
格林哈特認為企業在價格和區位上越是競爭,價格就變的越低,區位就越相互接近。相反,如果企業在價格和區位上是非競爭的、壟斷的,那么區位選擇相互分散。同時,對企業產品的需求越是彈性的,生產也越趨於分散。不過,分散的趨勢依賴於運費率的高低和邊際費用的特性。到消費者的運費越高越趨於分散;邊際費用如果是遞減的,也將趨於分散。另外,企業的數量越多分散力也越強。格林哈特還比較了壟斷的兩種形態即組織化的壟斷和非組織化的壟斷。他認為企業在市場上,自由競爭的非組織化壟斷比組織化壟斷容易出現分散。
格林哈特不僅詳細地論述了需求因子對區位和市場地域的影響,而且他對其它區位因子的分析也非常透徹,這也是格林哈特對區位論作出的另一大貢獻。他把區位因子分為運費、加工費、需求因子、費用減少因子和收入增大因子等。他認為特定的因子對特定的工業是重要的,對別的工業是不重要的。一般對區位選擇某一個因子是最主要的,當在這個主因子決定下,如果區位選擇仍有幾種可能時,次要因子才開始起作用。
格林哈特認為運費是工廠區位的一個主要決定因子,應該將它與其它因子區別。運費如果占總費用的比例很大時,企業家會考慮降低運費。但只有在下列兩種情況下,區位才表現出原料指向,即原料易損傷時和原料的運費比最終產品的運費大很多時。除此之外,接近市場的區位選擇是最有利的。對於加工費,格林哈特主要研究了勞動費、資本和稅租。他認為這些因子在運費或需求因子不要求原料指向和市場指向時,對區位影響較大。
格林哈特在分析了運費、加工費和需求因子的基礎上,還分析了費用減少因子和收入增大因子的影響。所謂費用減少因子是指集聚或分散產生的某種利益,如某種企業與其相同的行業在都市內部布局可得到某種外部經濟。收入增大因子是指對銷售產生影響的集聚和分散的各種作用力。他認為對區位選擇的影響也許純粹屬於個人的考慮,即滿足度最大化的區位通常會取代利潤最大化區位。從這一點看,格林哈特的區位論已表現出向行為區位論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