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伍德名人傳記叢書:奧黛麗·赫本傳

格林伍德名人傳記叢書:奧黛麗·赫本傳

《格林伍德名人傳記叢書:奧黛麗·赫本傳》講述了從孩提時代在戰亂中逃生,到在芭蕾夢中度過的懵懂青春,一直到那些或痛苦或甜蜜的愛情,以及赫本在各個年齡階段所經歷的明星生活,這一幅真實而翔實的人生畫卷,都將在此書中歷歷呈現。如今,一個時代過去了,半個世紀也過去了——時光已將赫本與我們之間拉開了越來越遠的距離,然而,當我們匆忙回望時,她卻依然如當初般璀璨奪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格林伍德名人傳記叢書:奧黛麗·赫本傳
  • 外文名:Audrey Hepburn:A Biography
  • 作者:馬丁·吉特林 (Martin Gitlin)
  •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頁數:157 頁
  • 開本:16 開
  • 譯者:武玉娟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格林伍德名人傳記叢書:奧黛麗·赫本傳》為我們講述的就是她的傳奇一生。奧黛麗·赫本迷們千萬不要錯過!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馬丁·吉特林(Martin Gitlin) 譯者:武玉娟 姜亞偉 裴乃循

圖書目錄

第一章年輕的貴族
第二章戰火童年
第三章出道
第四章賣煙女孩的明星路
第五章電影,在婚姻之上
第六章“公”“私”兼顧
第七章終為人母
第八章窈窕淑女
第九章奧黛麗的新生活
第十章老影迷,新伴侶
第十一章死而後已
奧黛麗·赫本大事記
後記
附錄舞台和銀幕作品
參考文獻

後記

奧黛麗去世的那一天恰逢比爾·柯林頓總統的就職典禮,這看起來並無關緊要。她的離世成為各大新聞的主題,也占據著所有曾和她有所來往的人們的記憶。全世界的弔唁信鋪天蓋地而來。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執行委員克里斯塔·羅斯的悼詞是其中最感人肺腑的一篇。她曾一度確信奧黛麗會度過這一劫。英國廣播公司(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曾邀請羅斯錄一段訃告,但她拒絕了,她枉然地期望著這個曾給她的組織帶來聲望的女性能夠恢復健康。然而,到最後,她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仍要經受悲慟。
最後的時刻還是到來了,關於這位偶像人物,她一吐真言,但羅斯並沒有把焦點放在奧黛麗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上;相反,她談到了奧黛麗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本能。“不論是多么私人的問題,我都早該詢問奧黛麗的建議,”羅斯說,“她有著那種側耳傾聽他人並給出正確建議的罕見能力,這既有其他因素,也是出於本能。她全心全意地待你,是讓你懷念的人。”
人們可能認為,沒有人會真去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辦公室里收到的所有弔唁信。但奧黛麗的兒子肖恩的確把它們通讀了一遍,甚至還對其中的大部分都回信致謝,對來自那些同樣致力於給遭受苦難的第三世界國家帶去希望人們的信件,他更是如此。
儘管診斷出結腸癌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做好了噩耗降臨的心理準備,但對朋友們來說奧黛麗的離世仍然無異于晴天霹靂。他們把她看成一位聖人,她本該長命百歲,享受豐富多彩的人生——儘管奧黛麗從不認為自己是聖人。在那些感到震驚的人之中,演員阿琳·達爾(Ar'lene Dahl)就是其中的一位,她說:“那時,你看著她,你所能想像到的全部就是任何厄運永遠都不該降臨到她身上。”和奧黛麗搭檔過《雙姝怨》的雪莉·麥克雷恩補充道:“如果社會精英和高貴女王有合體的話,那么她便是了。”像格里高利·派克、索菲亞·羅蘭、肖恩·康納利和艾倫·阿金這樣的世界知名影星也表示贊同,不過也許伊莉莎白·泰勒的一句簡明陳述成了最好的詮釋:“現在上帝身邊有了一位最美麗的天使。”
導演比利·威爾德認為赫本的辭世標誌著電影業一個時代的終結。他相信她在熒幕內外的獨特氣質都是顯而易見的,這一點是他在赫本憑藉《羅馬假日》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之後注意到的。威爾德說:“她毫不做作,她不裝成‘奧斯卡獎得主’。她虛懷若谷,她機智地聆聽著。她的所言所思是如此的情真意切,以至於她的搭檔——不論是荷頓還是鮑嘉還是庫珀——也就不得不正兒八經地回應她……讓奧黛麗著稱的是一些已經消失的東西,即高貴、優雅和風度,這些都是你無法選修的課程。它要么與生俱來,要么壓根沒有。成為一個真正明星所需要的額外元素,上帝把它賜給了你,抑或沒有賜給你,你無法習得它。她剛好有幸蒙神之恩,上帝親吻了她的臉頰,於是便有了那個她。”
1月24日,葬禮在德-托洛施納茲教堂(Eglise de Tolochenaz)舉行,那是她所在村莊的一所簡陋的石質教堂。小鎮曾禁止在周日舉行葬禮,但這次為她破了例,這是由於哀悼者從全世界的四面八方大量涌人,還有600名小鎮居民在街邊列隊聽禱告。主持禱告的牧師是83歲的莫里斯·因狄谷爾(Maurice Eindiguer),他曾在1954年主持了奧黛麗和梅爾的婚禮,又在6年後為肖恩洗禮,還在奧黛麗去世前的兩個小時為她舉辦了人生最後的儀式。參加葬禮的人中包括第一任丈夫梅爾和他的第四任妻子。在擁抱肖恩的時候,梅爾強忍住淚水。在最近的幾日裡,這並不是梅爾的第一次情緒波動。在奧黛麗的彌留之際,他去看了她,撫摸了她的手,並親吻了她的前額。自從10年前肖恩的婚禮後,這是他第一次再見到第一任妻子。
此後,肖恩將要度過很多美好時光,但毫無疑問,這並不包括他母親去世前後的時日。不過,得知她死而無憾並且在睡夢中離去讓肖恩感到滿心慰藉。而且,在她離世後的很長時間裡,他依然能感到她給他人帶去的善良。
“媽媽最信仰一件事:她信仰愛,”他在傳記中寫道,“她相信愛可以治癒、加固、修補一切,愛可以讓一切最終變得美好和善良……而且,它的確如此。”
赫本離世的3個月後,奧黛麗·赫本追思會在聯合國舉辦了一場音樂會,為奧黛麗·赫本紀念基金會募捐。音樂會雲集了世界上很多頗有威望的音樂家和演藝人士,他們匯聚一堂,向她的慈善工作表達敬意。一段15分鐘的電影放映是整晚所有活動中的亮點。
出席者不僅包括許多古典音樂大師,還有芭芭拉·沃爾特斯(Barbara Waiters)、羅傑·摩爾(Roger Moore)和哈利·貝拉方提(Harry Belafonte)這些娛樂界的明星。聯合國秘書長布特羅斯·布特羅斯·加利(Boutros-Boutl0S Ghali)發表了演講,他讚揚她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工作期間的無私精神。“她謙虛地說自己沒有給予太多,”他說,“相反,她一再地告訴我們她才是收穫的一方,還強調那些孩子們和母親們的勇氣和尊嚴讓她變得多么堅定和振奮。”
奧黛麗究其一生都在找尋幸福和滿足,在晚年,通過給那些支離破碎的不幸靈魂帶去笑顏,她終於找到了它;在閒逛花園的無欲無求中,她找到了它;在一個無需婚姻的伴侶身上,她找到了它;在最後,她的的確確找到了它。

序言

奧黛麗·赫本深受全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愛,很多人讚美她是天使。雖然奧黛麗在納粹占領的荷蘭長大,並經歷了一個動盪不安的童年,但縱觀她一生的諸多方面,她都是善良和仁慈的化身。奧黛麗為人謙卑,毫不做作。在工作和自身生活兩方面,對於人們的讚譽,她都一笑置之,這倒不是出於維護形象的需要,而是由於她性本謙和。
奧黛麗·赫本在她的最後一部電影裡出演了一位天使。很多有宗教信仰的人都認為天使與她的形象相符。形象地說,當時很多人都認為她是“人間天使”,這也許是由於二戰期間她曾親眼目睹了她哥哥所遭遇的暴行。
童年的種種經歷塑造了奧黛麗。終其一生,她都渴求著愛,這是由於她父親在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徹底拋棄了她。她在少女時代很少受到母親的讚揚,所以在她職業生涯的大多數時候,她都忐忑不安,備受煎熬。她以幫助那些更不幸的人為己任,這是源於戰爭期間她曾目睹了她的荷蘭同胞是怎樣被納粹所害,他們之中的大多數都還只是孩子。在她的青春期,她擔負著要出類拔萃的壓力,這些壓力既有她強加給自己的,也有別人堆在她身上的,這就促成了她渴望過返璞歸真、無憂無慮的生活。
奧黛麗並非極不情願進入演藝圈,但是她這么做的確是出於被動。奧黛麗從來不會欣然接受攝像機的頻頻閃爍和影迷們的吹捧。很多人登上明星寶座之後似乎自然而然就會自負起來,與她地位相當的明星都沉浸於此,奧黛麗卻對人們的褒獎困惑不解,她覺得自己徒有其名。她難以經受成為公眾的焦點,不堪忍受公眾及媒體對自己無休止的評頭論足。在自負感瀰漫的好萊塢人群里,與眾為伍會令她感到不安。她於是不停地追尋著回歸到家庭的懷抱,那裡愛意濃濃、溫情無限;歸隱到祥和寧靜的花園,那裡美不勝收、芳香四溢。
在評論家和影迷眼中,她縱然才華橫溢,卻並未充分施展自己的天賦。奧黛麗對此卻是滿不在乎。與她同時代的其他影星都拍了上百部電影,她卻只參演了25部,從19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她息影八年。她把很多演員眼中的黃金八年用在了追求內心平和及自我實現上。
看過她銀幕風采的人都稱道演藝是她的真正使命。到了晚年,她投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她引導那些第三世界的孩子們綻放笑顏,並將希望播撒於他們心田,直到那時,她才找到她所信奉的真正使命。直到和羅伯特·沃爾德斯共度餘年,她才找尋到理想之愛。羅伯特·沃爾斯德對她的愛和尊重是她生命里的其他男人望塵莫及的,她覺得他是個難得的朋友,以致於很難和他談婚論嫁。
可以說,奧黛麗的謙卑讓她苦不堪言;但也可以說,更多時候她是愜意的,謙卑讓她受益良多。在鏡頭之外,信心的缺失困擾著她;在舞台和銀幕上,她的表演也處處瀰漫著此種謙卑。觀眾和評論家欣然接納她的缺點,甚至與她產生共鳴,普通影迷能感到離她更近,恰恰也是因為這些缺點,她所塑造的許多人物形象都不乏一些惹人喜愛的不足之處,但又都具有一種讓奧黛麗引以為豪的內在力量,像《羅馬假日》里的公主、《窈窕淑女》里滿口倫敦腔的賣花女和《盲女驚魂記》里驚慌無助的盲女。儘管她在作品中很難展現自信,但她卻不缺乏信念的力量。她所扮演的角色亦是如此。
就與他人的感情而言,奧黛麗總是不偏不倚,也從不自以為是。她一再被生命里的男人傷害,至少在她遇到羅伯特之前是這樣的,儘管如此,對於她與他們之間感情的破裂,她從未責怪他們,甚至對風流成性的第二任丈夫安德里亞·多蒂亦是如此。相反,她曾冥思苦想她早該做些什麼來挽回這段婚姻。事實上,對於她未曾憤憤終結她與多蒂之間的婚姻,很多人都驚愕不已。
在有關人類苦難這一問題上,她的公正與善良又是無疆的。她走下飛機,踏上第三世界國家的國土,在那裡,人們飽受飢餓、乾旱、疾病、戰爭之苦。從那一刻起,她的人生就開啟了這段大愛無疆的旅程。身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代表,她勸說那些世界領導者削減戰爭裝備耗資,並加大在糧食、住所、醫療及教育這些和平手段上的投資。她態度堅定,毫不妥協。她的不辭勞苦感化了那些世界領導人,從而增加了給那些最需要幫助之人的援助。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年,美國總統喬治·布希非但沒有動用軍隊發動戰爭,反而派遣他們援助索馬里不幸的戰爭受難者,奧黛麗對此頗感欣慰。與其他明星相比,奧黛麗更有擔當。她奔走在解決全世界成千上萬人口生存問題的征程上,號召人們加大對人道主義工作的關注力度和資金投人。
這些都是她一生當中最大的成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當飾演角色以及她得知自己表演不俗的時候,她都會心滿意足。不過,事情似乎並非總是一帆風順的:她曾與演員發生爭執,就像在《龍鳳配》里和亨弗萊·鮑嘉那般;在《窈窕淑女》里,她被迫接受職業歌手為其代唱,這曾讓她付出了與奧斯卡提名失之交臂的代價。
對電影業的勾心鬥角,奧黛麗從不能應付自如。相反,對於她生命里的人,她總會甘於奉獻。在她與梅爾·費雷婚姻的頭幾年,有人指責她只接拍與費雷聯袂主演或費雷參與主演的影片。儘管那已無從考證,但是她曾的的確確期待著梅爾和她一起謝幕。就算她真的只想參演梅爾的影片,那也不是貪婪心在作祟,而是出於和她所愛之人如影相隨的需要。她等待梅爾和她共享觀眾的喝彩,也展現了她的愛意和尊重。畢竟,在奧黛麗的心底里,對親近之人的愛意和尊重往往會壓倒事業上的成功。
奧黛麗極易滿足,她會在簡單中找尋樂趣,但她身處一個躁動的世界,在這裡,媒體的指點和觀眾的吹捧鋪天蓋地。為此,她在1969—1975年這八年問離開了影壇。她渴望著與家人一起在瑞士的家中暢享天倫之樂,在那裡,她可以散散步,可以呼吸新鮮空氣,也可以在花園裡閒逛。
然而,她息影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當時的好萊塢已時過境遷。在那之前,愛情還是電影的主旋律,性會被遮遮掩掩,暴力畫面極少伴有流血鏡頭。到20世紀的中後期,性解放運動使得所有的高雅藝術形式蕩然無存。在電影中,性與暴力越來越赤裸、形象。雖然她也曾重返影壇片刻,並接演過幾個角色,但奧黛麗並不願趟此渾水。
在情感上,她量人為出,從不揮霍,這促使她早早隱退。她渴望過簡單的生活,奧黛麗從不奢望對此予以否認,因為這並不與其他任何事相悖。名利於她毫無意義,金錢也只不過是她用來顧家和養活後代的經濟手段。她的父親曾經拋棄了她,在她長大成年後,父親也並未流露出想見她的渴望,儘管如此,奧黛麗還是對他盡了贍養義務。她本可以住在豪宅里坐享其成,可以讓傭人伺候她的衣食起居,可以讓園丁種植美麗的花花草草,還可以讓廚師用她最愛的朱古力做出各種的美味佳肴來嬌慣她。然而,她只是住在樸實無華的房子裡,自做家務,樂此不疲地在花園裡忙忙碌碌,並且親自下廚。
到了晚年,她喜歡搭乘經濟艙飛往那些世界上最為偏遠、最令人沮喪的地區,她要給那些生活在無望里的人們帶去哪怕一丁點兒的快樂。在那裡,沒有人知曉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奧黛麗。她出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一職並非是為了實現自我的滿足,而是出於她內心和靈魂深處的仁慈。
有人猜想,她出訪的很多國家都是疾病肆虐橫行,她的早逝和這不無關係。如果事實果真如此,那么奧黛麗就是逝於忘我,恰如她生於無私。誠然,人們會永遠銘記她在舞台和銀幕上的非凡表演;然而,對於那些受她恩惠的人來說,奧黛麗毫不做作的人道主義精神更值得他們珍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