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幔邊界(core-mantle boundary,CMB)是1988年公布的地球物理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幔邊界
- 外文名:core-mantle boundary,CMB
- 所屬學科:地球物理學
- 公布時間:1988
核-幔邊界(core-mantle boundary,CMB)是1988年公布的地球物理學名詞。
核-幔邊界(core-mantle boundary,CMB)是1988年公布的地球物理學名詞。公布時間1988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地球物理學名詞》1...
《地球的自由核章動及核幔耦合》是依託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由徐建橋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核幔耦合研究是地球深內部動力學研究的基礎和國際前沿課題,自由核章動(FCN)實質上是核幔之間的相對運動,其觀測包含了核幔耦合、核幔邊界的形狀及其附近介質特徵的非常重要的信息,為相關...
核幔邊界作為固態地幔和液態外核的分界面,是地球深部最重要的間斷面,界面兩側地震波速度和密度存在顯著差異。研究表明,該界面上部的D層存在較強的不均勻性和各向異性。有研究人員利用地震學的方法,發現某些區域D層下部存在有超低速區;近來更有某些學者提出外核頂部某些區域可能存在一個剛性(固體)薄層,其剪下波...
《地球各圈層能量交換過程與全球變化的關係》是依託吉林大學,由楊學祥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 重力分異使地球外層降壓膨脹吸熱自轉減速,內層增壓收縮放熱自轉加速,核幔邊界是熱交換和角動量交換界面。兩極冷水下沉使海洋降溫,冰雪在大陸擴展反射陽光使大氣降溫,兩極冰蓋壓裂地殼使赤道圈增長180m。太陽輻射...
研究表明,地核可能仍然影響著地幔的溫度分布,因而也可能間接地控制地球表面的地質過程,隨著科技發展也發現地球表面的很多熱點就起源於核幔邊界。地磁、地震和極光中包含著豐富的地核信息。江發世於2013年2月6日發表的《地球新論》一文,對固體地球結構進行了重新的劃分。江氏將傳統稱之為的外地核,修改為液態層。江氏...
核幔邊界是地球內部最大的成分、速度、密度躍變帶,在這裡核幔之間的差別之大猶如岩石圈和大氣圈的差別,所不同的是溫度、壓力和成分大不一樣。由於核幔之間的巨大差距導致極大的物理化學不平衡,而這極大的不平衡導致劇烈的物理化學反應,從而產生地幔下界約300多公里的D”層。D”區與核幔邊界一起,構成了地球深...
(6)FOZO地幔集中帶。它在DM-EMI-HIMU所構成三角形底部,它是DM和HIMU的混合物,可能源於下地幔,由起源於核-幔邊界的地幔熱柱捕獲。地幔弦動 成因 地球不是一個固體球,而是由多層同心球層組成的一個非常活躍的行星。因地球的公轉和傾斜自轉,與天體引力的存在,又引發了各層同心球層的自身運動,其中有水圈、...
在下地幔2750 km 深處太平洋西緣至東亞有大片高速異常分布。這一成片的高速異常,推測是古海洋板片在過去1~ 2 億年俯衝到下地幔, 在核幔邊界積聚成毯狀的岩石圈殘留物。在這一深度北美洲及中美洲也分布有片狀高速異常區,但其規模較小,推測也是古海洋板片俯衝到下地幔底部形成的殘留岩石圈。在太平洋中南部的...
1.4 核-幔邊界和地核 1.4.1 核-幔邊界(CMB)I.4.2 地核的組成和性質 1.4.3 外核的成分和結構 1.4.4 核心的成分和結構 1.5 地球的非對稱性 1.5.1 地球的構造系統 1.5.2 地球的非對稱性 1.5.3 地球非對稱性的新證據 1.5.4 地球非對稱性的動力學解釋 1.6 地球構造運動...
超級地幔柱(super mantle plume)又稱巨型地幔柱,是由Fukao和Maruyama(1994年)提出的一種地球內部物質運動方式和全球動力學假說。主要特徵 超級地幔柱(super mantle plume)又稱巨型地幔柱,它起初指起源於核幔邊界,直徑達數千千米的熱物質上涌體(即熱地幔柱),是大陸裂解和海底擴張的基本動力。當前全球共有...
熱能積累在外核導致地核膨脹,脹裂地幔,核幔邊界的地幔熱流———熱幔柱順勢上升,形成地表巨大火山區。這是中生代溫暖期火山頻發與異常的靜磁帶(地磁極性長期不變帶)對應的原因。其次,地磁極性反轉會產生一個地磁強度為零的時期。大家知道地球生物曾經發生過大滅絕的現象,比如某些有孔蟲在幾百萬年前之突然全部滅種...
巨型地幔柱起初指起源於核幔邊界,直徑達數千千米的熱物質上涌體(即熱地幔柱),是大陸裂解和海底擴張的基本動力。目前全球共有兩個巨型熱地幔柱,分別位於南太平洋和非洲下面。後來發現除上升熱地幔柱外,在亞洲大陸之下超級地幔柱的頸縮—膨脹構造還存在一個由俯衝物質在上、下地幔邊界堆積形成的巨型冷地幔柱,...
由於核幔耦合所產生的作用於地幔的力矩,正如布拉德和羅切斯特等所論述的那樣,可以引起所觀測到的地球轉速的較長周期項的變化。地球轉動的另一變化就是自轉軸方向的變化,它的主要成分就是錢德勒晃動。而核幔電磁耦合是否起到對錢德勒晃動的激發與阻尼作用還未有定論。我們採用布拉德地球模型,利用IGRF 推導核幔邊界的...
傳統模型認為洋島玄武岩是熱點(hot spot)作用的產物,進而推測其源區為來自核幔邊界的地幔柱(mantle plume),但是迄今為止尚未在地球化學上得到驗證。洋島玄武岩(ocean island basalts, OIB)為大洋玄武岩的一種,呈孤島狀分布於遠離俯衝帶的地方。其典型地球化學特點為:(1)在放射成因同位素組成上相對於正常MORB...
地幔對流可以是從核幔邊界上升至岩石圈底部,形成全地幔對流環;也可以是分層對流,即上、下地幔分別形成對流環。近些年來地震層析和地球化學研究成果已證實地幔的流變。地幔中,特別是地幔軟流層中發生的熱對流。地幔對流是一種自然對流,既是發生在地幔中的一種傳熱方式(通過物質運動傳遞熱量),又是一種地幔物質的...
新全球構造Maruyama,Kumazawa等日本學者通過P波在地幔中傳播的層析方法,研究了各種地幔構造,認為海洋板塊可以俯衝到670Km深處,岩石圈物質在那裡滯留下沉,一直沉到地幔底部,動搖核幔邊界的穩定性並激發地幔柱向上運動。熱幔柱的上升引起大陸的打開以至裂解,直到俯衝帶的形成。俯衝帶形成後,板塊構造將獨立於地幔柱...
在實際利用到時研究地球內部結構時,往往有類似的問題,以核幔邊界來看,D’’層的存在只套用到時研究時就有可能無法識別,以實際地震的震源函式為例,一般六級地震持續時間為數十秒,以D’’層的P波速約為13千米/秒,則能分辨的層厚約為65千米,所以用P波到時很難分辨。另一個問題在於勘探中薄層問題。勘探中...
軟流層中的地幔物質由於熱量增加,密度減小,體積膨脹,產生上升熱流,上升的地幔物質遇到地殼底部向四周分流,隨著溫度下降,地幔物質密度增大,又沉降到地幔中,這一過程稱為地幔對流作用。地幔對流作用可以是從核幔邊界上升至岩石圈底部,形成全地幔對流環;也可以是分層對流,即上、下地幔分別形成對流環。近些年來地震...
首次闡述了深部成礦物質的遷移途徑是通過源自地球核幔邊界的地幔熱柱→地幔枝,以紫色氣體→氣→液混合相→含礦流體的形式向地表遷移。溫、高壓條件下呈分散、運移狀態,在中低溫、低壓條件下,在較好的逐漸聚集,並沉澱成礦,地內流體在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及遷移、聚集、成礦作用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地球液核自由章動周期的時變特性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由崔小明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地球液核自由章動(FCN)是固體地幔與液態外核相互作用產生的地球自轉簡正模,包含了核幔邊界重要的地球物理信息,FCN周期時變性的研究對於揭示核幔邊界結構及物理性質的變化具有...
生長邊界火山島 生長邊界因為是板塊撕裂的地方,地殼都很薄,而且地下岩漿又活動頻繁,不少會有岩漿溢流出來,累計形成火山島嶼,如冰島,加拉帕戈斯群島。熱點火山島 一種較為罕見的板內火山,這種火山島的位置不處於生長邊界和消亡邊界,恰恰在板內。地下一根上升流從核幔邊界直通岩石圈底部,在地殼造就板內火山島。
(3)研究了月震所激發的全球SH波傳播特徵,討論了頻率以及月殼厚度橫向變化的影響,月球核幔邊界SH波反射震相更加清晰。(4)認為月震強烈散射尾波可能是由上月殼中的低波速、低衰減和散射這三個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這一結論提高了我們對月震尾波形成機制的認識。(5)認為月球結構和地球的根本區別是上月殼強烈散射...
隨著大洋板塊的俯衝,NAL可能會在下地幔直至核幔邊界局部地區發生聚集。NAL在c軸方向具有容積很大的近圓形孔道,獨特的晶體結構使其可以賦存離子半徑很大的鹼金屬元素。含有鹼金屬元素的礦物往往具有較低的熔點。俯衝板塊中的NAL是否能在到達地幔底部後率先發生熔化,這對於解釋近年來地震觀測發現的位於核幔邊界之上的超...
《數控磁軸承研究》是依託清華大學,由趙鴻賓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利用中國及全球數字地震台的面波波形記錄,採用多階振型迭加方法對波形進行擬合反演,結合面波頻散反演結果,建立了中國大陸及鄰近區域岩石圈及更深各圈層的速度結構模型。對地殼到地核幔邊界的層析層象表明該區域地球各圈層橫向變化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