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核
- 外文名:Outer nuclear
- 構成:液體的鐵和鎳
- 厚度:大約2,200千米
- 內測溫度:6100℃
- 學科:地質學
簡介
![從核心到散逸層的地球橫切面 從核心到散逸層的地球橫切面](/img/3/27c/cGcq5SYxcDM4UzM5kTMwQjMiFWYzIzNxUTM4Q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外核(Outer nuclear)是地球在固體的核心之上並在地幔之下,由液體的鐵和鎳構成,厚度大約2200千米(1367英里)。...
地幔圈之下就是所謂的外核液體圈,它位於地面以下約290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整個外核液體圈基本上可能是由動力學粘度很小的液體構成的,其中2900至4980公里深度稱為E...
外核作業系統減少傳統概念,即作業系統必須提供構建應用程式的抽象內容。該方法實現了套用級資源管理,即由應用程式而不是作業系統管理硬體資源。這時,進程間通信、虛擬...
外核膜面向細胞質基質, 常附有核糖體, 有些部位與內質網相連, 因此在形態和性質上與內質網相似。...
外核心(外核心系統),也被稱為縱向結構作業系統,是一種比較極端的設計方法。...... 理論上,這種設計可以讓各種作業系統運行在一個外核之上,如Windows和Unix。並且...
2%。根據地震波的變化情況,發現地核也有外核、核心之別。內、外核的分界面,大約在5155千米處。因地震波的橫波不能穿過外核,所以一般推測外核是由鐵、鎳、矽等...
當然,地球中心是高溫狀態並沒有磁鐵棒,而是通過外核的電子隨地球自轉的電流效應(近似於電生磁)產生磁場的。地球磁場屬於電磁場,隨地球公轉而不隨地球自轉。...
在外核中,根據橫波不能通過,縱波發生大幅度衰減的事實推測其為液態;在核心中,橫波又重新出現,說明其又變為固態;過渡層則為液體一固體的過渡狀態。...
從此刻開始,你就可以大膽地說“最新的科學發現表明,我們的地核其實是由三層構成的,分別是外核,核心和內核心”了。內核心地球的核心里,還有一個核 編輯 ...
穿過地核又回到地面的體波稱為地核穿透波,相應的震相稱為核震相。...... 穿過地核又回到地面的體波稱為地核穿透波,相應的震相稱為核震相。外核只能傳播縱波,...
地幔圈之下就是所謂的外核液體圈,它位於地面以下約290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整個外核液體圈基本上可能是由動力學粘度很小的液體構成的,其中2900至4980公里深度稱為E...
《核科學與技術》是一本關注核科學領域最新國際中文期刊,主要刊登國內外核科學領域相關論文。...